姜思章
姜思章
元月卅日,自稱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自由時報》,刊登一篇「焦點評論」的特稿,標題為「威權思考逐步吞噬國民黨」,其中幾項主要論點「是非不分、黑白顛倒」使人讀了啼笑皆非。
該文的第一段推崇李登輝對國民黨貢獻︰「若非李登輝主政時期帶頭走向本土化,國民黨恐怕早已消褪於台灣政壇,迄今仍能維持一定的局面,不能漠視李登輝時期的累積。」
國民黨的政權明明是李登輝斷送的,若非李剛愎自用、一意孤行,造成國民黨內部分裂,連、宋對立競爭,方使民進黨陳水扁以百分之三十九未過半的選票以「相對多數」僥倖當選。而去年十二月立委選舉,泛藍選票也同樣超過泛綠,如未分裂為國、親兩黨、民進黨怎能成為立法院第一大黨?新聞記者、報紙主編豈可不顧事實真相、指鹿為馬。
該文的第二段認為:「從連戰全盤接受宋楚瑜的主張,未經黨內民主程序,即獨斷獨裁「受命」推出立法院副院長,以及黨內仍將民進黨列為頭號敵人的僵化思考來看,國民黨若不改變列寧式威權思考,無形中將把自己推向歷史的煙灰。」
此屆立法院副院長選舉,國民黨提名的江丙坤在國民黨內被接受的程度遠超過洪奇昌在民進黨內部被接受的程度,而江又有財經背景、資歷完整,備受社會肯定。國、親合作不但是立法院多數,也正是國民黨拋棄李登輝以「本土」分化的路線,重回以民意為依歸民主的自救道路,更何況江丙坤系國民黨籍,是親民黨自願共同推薦,何來「受命」、「聽令」之說?此外,在野黨視執政黨為競爭目標、頭號敵人,時欲「取而代之」本是政黨政治的常態,當年民進黨的競爭策略與手段,其激烈的程度,國人仍記憶猶新,而今將國民黨扣上「列寧式威權思考」的紅帽子,新聞工作者的邏輯觀念與民主政治的素養何在?
該文的末段將台灣政局不穩的責任完全推給在野黨,認為「六十八席的國民黨聽令於四十六席的親民黨,將成為肉票,親民黨將可隨時提案改選院長、副院長,造成政局不穩」。又認為「未來民進黨堅持改選,不僅師出有名,勝算也大。」
台灣政局不穩是朝野政黨不肯、不敢堅持憲法的「雙首長制」,民進黨國會不過半但要「整碗全捧去」所造成的。依憲法,行政院應由立法院多數黨或多數聯盟(過半)組閣,也就是由現未過半的執政黨與在野黨,或在野政黨聯盟形成過半,才能組閣,才能有穩定的政局,這是民主政治的常識。該文既認為國民黨受制於親民黨,使親民黨可隨時提案改選立法院正、副院長,將造成台灣政局不穩,但認為民進黨(未過半)如堅持改選則系「師出有名」,豈非黑白顛倒。
以「自由」為名的新聞媒體實在不應該如此的欺騙人民,迎合權威當局。◆
社論
國際觀察
布希訪華與兩岸關係
錢其琛講話
中國統一
台灣事情
歷史與人物
連載
海峽短評
編後
網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