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會後感
大連「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會後感
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台灣研究會及台聯會主辦的第1屆「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於8月初在氣候宜人的大連市召開。該會雖屬定期性質之研討會,但因時值2004年台灣總統大選後,與會的大陸學者除了對民進黨繼續執政,兩岸形勢恐將更加險峻表示憂心外,也透露出他們所看到的大陸對台政策新思維。由於該新思維對未來兩岸關係、統一時程表及台海安全將有一定的影響,筆者想在此介紹及試著解讀該新思維的背景,並提出個人淺見,就教於大陸學者。
一、「反獨」為大陸對台的首要工作
「反獨」與「三通」一直是過去多年來大陸對台工作的重點。大陸推動反獨是既定政策,原不足為奇,但從多位學者的論文及發言中,大陸反獨的論述,顯然較以往更具分析性,而且將其與促統做了「必要的區別」,並定了先後次序。以下兩篇論文即是表達這種新觀點的代表作。
(一)「爭取談、準備打、不怕拖」
第一位在大會宣讀論文的大陸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黃嘉樹,在其《517聲明與北京對台政策新思維》的論文中,指出該聲明是「大陸歷年來發表的重要對台文獻文告中,第一次把反獨列為『最緊迫的任務』」,而「其背後隱含的政策考量思考,是把反獨與促統做必要的區別,在現階段以反獨為重,以反獨優先」。黃嘉樹並表示整篇聲明「反映的戰略心態是爭取談、準備打、不怕拖,這同以往大陸對於促統持求急求快的心態似已有所不同。」黃嘉樹接著以列舉方式說明反獨與促統在目標、性質、手段、效果上均有所區別。例如反獨的目標是為確保台灣作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法理地位不被改變,而促統則須通過談判實現兩岸政權的整合;反獨的核心關切是要保領土保主權,促統的核心關切則是「合法性」或「代表權」;反獨的終極手段是使用武力,促統使用武力的可能性則很小;反獨成功僅僅意味著台灣不脫離中華民國的法理架構,並不意味著促統成功。
黃嘉樹的發言時強調兩岸問題的嚴峻性、長期性及複雜性,並坦承美國不支持兩岸統一,但基於現實需要,將繼續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及反獨立場,因此如果民進黨政府敢執意走獨,大陸為保領土、保主權被迫動武,在性質上屬於維護台海現狀的防禦性動作,美國沒有任何理由阻攔。至於促統,遠較反獨複雜,它必須克服及解決三大問題:台灣政權的轉換、美國甘心放棄對台灣的控制、台灣人民對統一的接受度;這些問題有待中國更加崛起,或世界上能產生足以與美國抗衡之第三勢力,及島內民意明顯轉向後才能順利解決。在此之前,大陸應集中火力反獨,使台灣當局及美國清楚知道「台獨沒有和平,分裂沒有穩定」。
(二)「壓制台獨,避免戰爭」
福建社科院現代台研所所長吳能遠,在其《兩岸的分歧》論文中指出,兩岸在目標、定位、現狀認定及民意上有嚴重分歧,而未來兩岸關係是否惡化甚至走向戰爭的三個重要因素在於:和平統一前景是否完全遭致破壞,民進黨是否堅持「法理台獨」,及台灣問題是否成為大陸和平崛起的障礙。針對第三點,吳能遠坦承大陸致力於改革開放及發展經濟,與實現國家統一,在客觀上的確時常構成孰先孰後、孰輕孰重的矛盾,但由於美、日更深地介入台灣問題,而台灣又更積極地充當美日等國的馬前卒,台灣問題對中國國家利益的傷害,已從局部性演變成全局性了,因此大陸若不首先解決台灣問題,便無法捍衛中國的主權及國家利益了,這才是決定兩岸和戰的深層因素。
吳能遠接著提出五個足以制約兩岸關係惡化的因素:大陸的快速發展、國際對一中格局的穩固性、民進黨的局限(其追求台獨實質上是為了權力上的需要,只要壓住民進黨,讓它不敢進行法理台獨,其台獨遊戲終將玩不下去)、台灣民意的主流(如能讓台灣人真正感受到台獨即是戰爭,民進黨的台獨冒險必受民意掣肘)、美國對台政策的底線(美國想利用台灣問題牽制中國發展,但只要中國不讓步,美國不會願意捲入台海戰爭而付出沉重代價)。
吳能遠在論文結語中指出,「壓制台獨,避免戰爭」是兩岸關係目前面臨的最嚴峻的課題,而結論是:「兩岸緩和,大陸有讓步之空間,台獨猖獗,大陸無妥協之餘地。」
兩位學者的論文主題不一,論述亦不相同,但結論卻不脫以下二項:(1)反獨是大陸對台政策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即令反獨僅意味著台灣不脫離中華民國的法理架構,並不必然能促統成功,但仍應以反獨優先;(2)如果台灣執政者執意走向「法理台獨」,大陸將「準備打」,但只要台灣不走向「法理台灣」,大陸也「不怕拖」。
二、對「反獨優先論」的解讀
從以上論點觀之,「反獨優先論」所以形成,應該是大陸學者在深入瞭解、評估了美國在兩岸事務上的立場,島內政黨及民意走向,及「反獨」與「促統」並進可能產生的矛盾後,所得到之不得不然的結論。
(一)識破美國的底線
大陸學者深知獨霸天下的美國絕不希望看見崛起中的中國統一,美國雖聲稱信守三個公報,但總不忘加上《與台灣關係法》,反對大陸動武。2004年台灣大選前後,美國雖強力反對公投、制憲,但更強調兩岸任何一方均不能片面改變台海現狀,且是它所定義的「現狀」。據說美國就是因為清楚大陸對統一有堅定的決心及較強的實力,才放縱扁政府走獨,甚至提出6108億的軍售案,希望讓台灣問題發揮遏制中國和平崛起的最大效果。但反獨則不一樣,「不統不獨不戰不和」本來就是美國的基本立場,亦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在道理上沒有理由不支持反獨,加上美國在六方會談、反恐等國際事務上需要中國,美國在現實上亦不得不支持反獨。
其次,大陸學者也看準了台灣朝野均唯「美」是從,並樂於當美國之馬前卒,由美國出面反獨,正是阻獨最有效的策略。再說,台灣當局就是吃定了美國不希望兩岸統一,才敢放任而行,因此只要美國向台灣表明「台獨即戰爭」,美國不見得會出兵保衛台灣,對台獨就有一定的嚇阻作用,也可逼使美國不再繼續對台獨發出錯誤訊號。更進一步言,大陸學者認為如將「反獨優先」講在前頭,如日後台灣當局仍執意走向法理台獨,大陸不得不打,也是屬於為保領土保主權,維護台海現狀,被迫採取的防禦性動作,美日等國將不具有出兵保衛台灣的正當性。
綜言之,大陸目前既然沒有打贏美國的把握,不如先讓美國發揮反獨的最大功能,等到未來中國軍力更強大時,或美國國力減弱時,或其他國家或地區能產生足以與美國抗衡之第三勢力時,再來大力促統。
(二)迫於島內的形勢
島內朝野政黨的立場及民意的走向,也是「反獨優先論」形成的重大原因。2004年總統大選中,一向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標榜中華民國法統的藍營,也隨著綠營搞公投、制憲,甚至爭相比獨,使得本土化、台灣主體意識一步步成為台灣的主流民意。大選後,國親至今未能整合成功,亦未檢討缺乏中心思想、核心價值才是導致選戰失利的主因,反而提出「在地化」,「要國民黨脫胎換骨」,「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等主張。大陸學者即令對藍營的表現十分失望,但仍希望至少未公然主張台獨的藍營能在年底立委選舉中過半,發揮制衡扁政府、削弱台獨勢力的功能。既寄希望於泛藍,就得承認中華民國法統及維持現狀是台灣社會最大的公約數,基此,反獨當然比促統實際,也較容易取得共識。
其次,台灣一向選舉至上,公職掛帥,政治人物為騙選票,只想搶短線,譁眾取寵,就算看清楚了台灣的處境,也不會說實話,而統一運動欠缺政治代言人及資源,媒體又全面綠化,在這種形勢下,要想把民意轉為支持統一及接受「一國兩制」的確很難。而反獨則似乎比較容易。歷次民意調查發現,支持維持現狀者永遠佔大多數,如再加上支持統的,則遠遠超過支持獨立者。看到這種民調,任何人都難免認為現階段反獨較可行,也較單純,尤其「如能讓台灣人真正感受到台獨即是戰爭,民進黨的台獨冒險必受民意掣肘。」
再者,促統比反獨複雜很多。如黃嘉樹所述,促統需要通過談判實現兩岸政權的整合,並且妥適處理中華民國的「合法性」問題。大陸雖一再表示只要台灣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中華民國的地位問題不是不能談,但台灣卻拒絕接受「一中」,或只同意將「一中」當作一個議題來談。在這種兩岸根本無法溝通、進行談判的現狀下,要想處理統一後的種種實質問題,確實困難重重,而反獨的目標則比較明確、實際。
(三)反獨與促統應有先後次序
據說有大陸學者在台灣大選後,檢討大陸對台政策是「恩不足以收攬人心,威不足以嚇阻人心」。換言之,大陸說「台獨就動武」,台灣沒人怕,大陸給予台商、台生各種優惠,台灣沒人領情,搞得「經濟向心、政治離心」,台商在大陸賺足了錢,在政治上還挺扁。或許正是因為這種痛定思痛,大陸學者才詳細地從各個層面區別了「反獨」與「促統」,更進而決定現階段「反獨優先」,以免一手反獨,一手促統,兩者都做不好,甚至左手打右手,事倍功半。
依據以上邏輯,大陸可能不排除繼續對少數「綠色台商」進行有限度的經濟制裁,而三通也將更清楚地定位為「兩岸中國內部的事務」,以免陳水扁利用三通來搞「一邊一國」。至於反獨的最大利器--「準備打」,大陸也將表現得更強硬,更胸有成竹。
三、反獨不促統,未必能阻止得了台獨勢力進一步發展
從以上論文內容,筆者發現大陸學者不但對美國的底線、島內的形勢有充分、正確的掌握,也願意承認兩岸分治的現實,同意中華民國法統的問題有待解決,並顯現出願意以更有彈性、更有效的方法來突破兩岸困境之強烈企圖心。這些都是改善兩岸關係,及最終解決台灣問題的必要條件。筆者也理解反獨比促統更為迫切的道理,因為一旦台灣走向「法理獨立」,就無所謂統不統的問題了,因此在大力促統前,必須先有效反獨。然而,基於對台灣政黨及民意的瞭解,筆者一向認為反獨不促統,未必阻止得了台獨勢力的繼續壯大,反獨必須是為了促統,促統當然需要反獨。
(一)維持現狀,無法阻獨
去年大選期間,《聯合報》曾主張台灣「沒有統獨之爭,只有台獨與反台獨之爭」(見《聯合報》2003/9/12社論),王曉波立即回應「如果台灣沒有統獨之爭,只有『中華民國』與『台灣共和國』之爭,幾乎敢斷言,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台灣共和國』」;陳映真則表示「沒有民族統一論的反台獨,只是『另類』的民族分離現狀的固定化和長期化論」(見《海峽評論》第154期2003/10/1)。大選的結果及選後的發展,都證明二人的判斷是正確的。進一步言,反獨不促統,將使扁政府一方面繼續玩文字遊戲,利用中華民國的殼欺騙世人,一方面則是一步一步以愛台灣、台灣認同(最近已升化為「國家認同」)、去中國化,擴展其台獨版圖,並企圖以拖待變,等待時機,爭取「法理台獨」。這個心機已充分顯現在李文忠的《族群與國家認同》,及民進黨的《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草案中。
雖然民進黨企圖收買外省人的策略未必能立即奏效,但筆者同意李文忠所言,隨著外省人第一及第二代的凋零,不支持台灣認同的「問題在趨緩中」。道理很簡單,任何社會中寧為少數、不怕寂寞者永遠是少數,外省人第三代在民進黨政府全面的去中國化下成長,如別無其他選擇,多半將屈服在多數暴力、主流民意下。民進黨一旦收服了佔人口比例13%的外省人後,即將往修憲的75%門檻大步邁進。以民進黨在短短六、七年間,就從30%的選票增加到50%,難保民進黨加台聯黨不在可見的未來,迅速增長到75%。到那時,恐怕就更難阻止「法理台獨」了!
美國目前的確在道理上及現實上不該支持台獨,但台獨無一日不在造謠生事,企圖製造中美之間的矛盾。例如游錫坤8月22日又在紐約直指大陸「要來西太平洋,和美國對干,對亞太安全造成威脅」(見《中國時報》2003/8/23)。設想當台灣有四分之三的人支持制憲、正名,美國及日本難道不會假藉「尊重台灣人民自決」之名,想盡各種辦法,甚至發動外交戰,阻攔大陸對台動武,最終迫使大陸接受「台灣和平獨立」。這正是李登輝等台獨基本教義派所打的如意算盤,也是他們正在努力的目標。由此看來,即令台灣在短期內尚不可能走向「法理台獨」,但統一大業還真的拖不得!筆者同意民進黨人主張台獨多半是為了自己的政權,但如能有強大的民意支持,又有美、日的保護,何不繼續稱王?
(二)寄希望於泛藍,無法阻獨
大陸學者顯然與島內泛藍選民一樣,即令對國親的表現灰心失望,依舊希望泛藍能順利整合並在年底過半,這當然是為了遏止台獨勢力進一步擴張。然而,從近來的發展看來,泛藍在立委大選前整合的機會渺茫,「管制總量提名」則難以避免更多的「自家人」在爭奪變得較小的餅時不自相殘殺,並導致選後整合困難重重。泛藍過半目前並不被看好,但就算過半了,真的能阻止得了獨嗎?先不說國民黨未來的發展是否將如王金平建議的要「全面本土化」,要「脫胎換骨」,最近蕭萬長提議的「中華民國就是台灣」,與民進黨所說的「中華民國等於台灣」有何差別?就算連戰所修正的「中華民國已經和台灣合為一體」,能在九月的國民黨中全會上通過,難道它不是指台灣與大陸「一邊一國」嗎?就這個層面來說,李登輝講得對,「中華民國早已不存在」,「中華民國不是個國家,只是個名字」,因為台灣朝野政黨早已聯手一步一步地終結了中華民國。即令泛藍選民對這個剩下來的空殼子仍有依戀,但也不該任由政客利用它來抵擋「一中」,或主張「一邊一國」。
筆者樂見大陸學者有心面對中華民國法統問題,這將有助於促成兩岸對等談判,以及最終解決台灣問題。然而,在兩岸正式展開談判之前,大陸應堅守「一中」原則,而不必輕信泛藍政客釋放出來的「中華民國是台灣最大公約數」,或忍受民進黨的「默認『中華民國』,但不承認其象徵性」(見李文忠《族群與國家認同》文)。簡言之,大陸即令在反獨的工作上,不得不選擇與泛藍及在野勢力站在一邊,但仍應積極促統,讓台灣民眾知道在「台獨與反台獨」之外,有其他的選擇。
(三)統獨問題不該簡化成「打不打的問題」
隨著最近兩岸各自及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演習不斷,愈來愈多台灣民眾將統獨問題簡化成「打不打的問題」。支持獨立者叫囂「大陸不敢打」、「大陸打不過美國」;支持統一者憂心地問「大陸為什麼還不打?」甚至有人要求島內統派停止呼籲「和平統一」;中間人士則一方面說「小心美國說話不算話,像以前對待南越一樣,說不管就不管」,一方面主張「應繼續利用中華民國,以拖待變」。
筆者一向認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台灣人民的最佳選擇,在和平統一的眾多好處中,當然也包括了台灣民眾從此不必再為緊張的台海局勢擔心受怕,台灣在統一後可以穩定發展。然而,為了有效反獨,及確保統一後台灣能長治久安,大陸必須及早爭取民心,讓台灣人民瞭解台海安全是統一的必然結果,而不該是台灣人支持或不反對統一的唯一原因,這可不是僅僅「反獨」可以做到的。
四、結 語
在目前的兩岸及國際形勢下,要大力、積極促統,的確不容易,也難免有挫折感及無力感。但為扭轉台灣民意,避免台灣一步一步走向分裂,促統工作顯然不能拖,反而應該更積極。大陸既然有心較彈性地處理兩岸之間現存的一些法統問題,就應在積極反獨的同時,研究出一套以「一中」為架構,又較可能為台灣接受的方案,吸引台灣當局早日走上談判桌。同樣的,島內統派在努力與泛藍在野勢力反獨之際,也應設法壯大自己的力量,更應早日發展出一套能為台灣民眾接受的統一論述,確實做好阻獨促統的中流砥柱工作。◆
社論
美台軍購與817公報22週年演講
族群與認同
反獨促統
台灣事情
追悼胡秋原先生
歷史與人物
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