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親民黨,永遠的在野黨?

劉義鈞
(佛光大學教授)


政治學中,只有永遠的在野黨,而沒有永遠的執政黨。如果一個政黨與政治市場的需求曲線脫節,在選舉競爭的過程中,永遠無法擁有執政的實力,只有淪為永遠的在野黨。

國親聯盟在立法院的多數早已經名存實亡,國親聯盟推出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無法贏得總統大選。作為一個政治學者,爰針對年底的立委選舉,國親會不會淪為「政治彈性疲乏的在野黨」一事進行分析:

第一、泛藍的支持者已經在質、量上發生重大變化。總統大選之後,有相當多的泛藍支持者,已經由對槍擊案的憤怒,轉化為對「連宋領導階層」,在槍擊案後,進退失據,誤判情勢的失望與冷漠;有相當多的泛藍支持者,已經由對選舉弊案的挫折,轉化為對「連宋領導階層」選前驕傲自滿,選舉監票無能,選後懦弱、愚蠢,一再坐失良機的憎恨與無奈。影響所及,泛藍民眾,政治的冷漠與疏離揮之不去,對年底大選的投票率沒有幫助。在民進黨、台聯黨的支持者興奮與喜悅的高度參與對此之下,選民的數量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在另一方面,針對泛藍政黨形象弱化,連宋領導階層走不出失敗的陰影,影響所及,泛藍政黨的影響力大大式微,議題愈益模糊的情況下,候選人個人的特質會在年底單一項目的選舉中,扮演關鍵的力量。

第二、連宋領導階層必需勇於承擔敗選責任,才能提升國民黨、親民黨立委選舉的競爭力。由比較政治學的觀點檢視世界民主國家的趨勢是:下台的國家元首或總統落選人,愈是勇於承擔敗選責任,新陳代謝速度愈快,下次重要選舉的競爭力愈強。反之,如果由敗選的高爾或是柴契爾夫人在失敗後,仍然在檯面上主導重要選舉,焉能一掃選敗之陰霾,重新振作,投入下次的選舉競爭。

以國民黨而言,台北市的立委提名六人,四個黨務主管,兩個中常委。這些都是應該為總統大選負責的人,卻爭先恐後的企圖在政壇上搶位子,除了為總統大選失敗找理由,成就代理人的戰爭,實在看不出有什麼高明之處。

以親民黨而言,黨的首腦在台北市市長選舉中跪了一次,總統大選中在雲林又跪了一次,總統大選敗選之後竟脫口說出,如果當選,當初的計劃是要兼行政院長,凡此種種,讓其支持者感到錯愕之際,究竟其人還有多少「剩餘光環」可以照耀,提攜一群小雞,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在選舉策略上,連宋領導階層以為「立委選舉提名總量控制」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在年底將鑄下大錯。一個已經早就不在一黨獨大的弱勢政黨,仍然活在一黨獨大先前的陰影下,企圖規劃,限制參選的人數,是不切實際的。固然可以用所謂黨紀去約束部分的黨員;但是由供給面來看,連宋領導階層面臨基本票源急遽流失、財力今非昔比、無法進行配票、又無法吸引新的政治精英的認同與支持,其在政治市場上的競爭力是下降的。

另一方面,由需求面來看,總統大選後,民意結構與民意需求曲線已經大大的改變,基本上,選民求新求變的心是非常殷切的。但是,連宋領導階層仍然用舊的腦筋,計算「舊的領導階層利益」。企圖用舊的面孔、舊的方法,以「總量管制」為振衰起弊的萬靈丹。這種供給、需求之間的鉅大落差,就是今年年底連宋領導階層必然面臨空前挫敗的重要原因。

高雄市市議員的補選,可以進一步的驗證相關幾個看法:

第一、這次高雄市市議員補選,投票率只有三成二。究竟這是一個普遍跨黨派的現象,還是有許多民眾突然蒸發掉了,還是有許多人對政治根本提不起興趣了,值得更深一層的研究。

第二、親民黨提名的人選全軍覆沒,值得重視。親民黨在市議員選舉時也曾有不錯的成績,為什麼再補選時會這麼慘?政黨主席在選舉時出走國外,基層經營不確實,提名「賄選家族」自毀形象長城,都是可能解釋的原因。無論如何,勢力的嚴重消褪,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第三、國民黨當選了六席,卻輸掉了議會的相對多數,做為黨主席。為什麼連戰不曾到高雄助選、造勢?連宋領導階層不是也進行提名總量管制麼?為什麼選舉不理想?為什麼有許多當選人士為無黨籍人士呢?難道是年底立委選舉結果的先期指標不成?

第四、民進黨與台聯在高雄市市議員補選中穩穩的拿下了多數的席次與議長,二黨合作的氣勢是否能繼續到年底立委選舉?

另外,幾個會影響年底立委的變數是:

第一、李登輝的健康。李登輝是台聯黨的教父,不但是台灣基本教義派的教主、台聯黨的精神領袖,更是台聯最重要的金主。上屆立委選舉時,據說,所有台聯提名人都獲得李登輝一人二千萬的資助;雖然說李登輝的光環不如三年前,但是因為國民黨的本土派逐漸鬆動,台聯不但加倍提名,相信將有更多潛在的金主支持之下,台聯在立法院的席次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在台灣,許多人相信台聯黨是一人政黨,成也李登輝,敗也李登輝。如果在選前李登輝有什麼重大意外,台聯黨或許在一日之間消失,也不會令人覺得意外。

第二、槍擊案,選舉舞弊的官司,進一步發展的結果,也對年底選舉有莫大影響。連宋領導階層迄今為止,仍然對槍擊案的偵破,選舉舞弊的官司有正面發展寄予厚望。但是,國家的機器在陳水扁掌控下,要翻案的難度是相當的高。如果在選前這兩個事件都沒有重大的突破,幾個月來持久低靡的泛藍士氣,要重新振作起來,形成又一次藍、綠對絕的氣勢,發生的機率微乎其微。但是,如果二事件有任何一件逆轉,它對年底選舉的影響將會讓政黨勢力重新解組。

第三、無黨籍、獨立參選人投入選舉中的人數與當選的席次,對立委選舉有相當大的影響。長期觀察台灣民主政治的觀察家都同意,在民進黨、台聯黨、國民黨、親民黨之外,有許多政黨成長的空間。由供給面來看,在立委選舉之前,民進黨應該沒有一分為二的機會;親民黨在高雄市市議員補選後,士氣雖然大不如昔,但是應該在選前不會分裂;至於國民黨,一些本土派委員會不會在選前出走,以個人身份參選;一些沒有被提名的現任立委,加上一些有當選邊緣實力,卻因故沒有參加黨內初選的全國性政治人物會不會積極參選,都是在年底前觀察國民黨是否提前展示「政治彈性疲乏」的重要指標。

如果有實力的人都出來參選,那麼選舉爆炸的結果,最大的輸家,當然是國民黨與親民黨。因為,民進黨與台聯黨的人數可以被節制,而國民黨、親民黨在領導階層隨時都有下台可能的情況下,根本無心,也無力約束有實力的政治人物站在岸邊觀看,可能延續個人政治生命的重要戰役。果真如此,國民黨的潰敗就難以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