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歷史問題」終究會踢到美國鐵板

中、韓宜勤做「美國工作」

李中邦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總編輯)


日本的「歷史問題」,也就是篡改教科書、扭曲二次世界大戰史實、否定「東京大審」,以及政府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等此一概稱作「靖國史觀」〔註1〕所引起跟中國大陸、韓國等亞洲國家之間的摩擦。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的「靖國史觀」成為東亞國際問題之後,一直是中國、韓國與日本之間爭執的焦點,美國坐壁上觀,但現在美國似乎也不是局外人了。

右翼、保守派是日本「靖國史觀」堅強的擁護者,偏偏這類人物又有著複雜、交錯的「親美」、「反美」雙重性格,其對中、韓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狂潮難道不會繼續轉向美國衝去?

美暗助,日躲掉一堆戰爭責任

日本「靖國史觀」傷害到亞洲國家固不用說,可是對美國真的無關痛癢?先回溯戰後初期的一段歷史。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勝利的盟國(聯合國)執行了審判德國納粹幹部的「紐倫堡大審」和審判日本戰爭領導者的「東京大審」(正式名稱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1945年8月,美、英、法、蘇締結了「關於追訴及處罰歐洲軸心國家重大犯罪者的協定(倫敦協定)」及其附屬文件「國際軍事法庭條例(紐倫堡條例)」,而設置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東京審判就是倣傚紐倫堡法庭而成立的。

「東京大審」的審判官由美國、英國、法國、蘇聯、荷蘭、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菲律賓等11個國家各推出1人組成,審判長是澳大利亞的威普,被推選出來的首席檢察官是美國的基南。參與國雖多,但事實上完全是由美國一手主導、安排。

況且,美國因許多個別的因素,在許多方面放了日本一馬,譬如:昭和天皇的戰爭責任,當年澳大利亞、法國和美國國內的輿論及國會皆堅決主張追訴昭和天皇,可是昭和最後還是沒有被起訴,這是因為美國為了能夠順利地執行佔領日本政策所做的「政治判斷」。又如:七三一部隊的生化戰責任,關東軍防疫給水部隊(即七三一部隊)對中國俘擄進行黑死病、霍亂菌等細菌感染實驗及活體解剖,並在中國實施細菌戰,美國以「實驗結果等交給美方,換取免除對當事人的追訴」政策,讓七三一部隊人員亦逃過一劫。

再加上,在形成東西冷戰的過程中,美國一再敦促亞洲當事國盡快與日本改善關係,使得日本屢次幸運地擺脫戰爭責任。

於是,歐亞兩個發動侵略的國家德國和日本,出現了迥異的面對戰爭態度。戰後德國分成西德、東德,1952年西德與美、英、法締結「德國條約」,結束被佔領狀態,東德則成為蘇聯的衛星國家。即使西德、東德分裂,兩德司法機構仍繼續追究納粹的犯罪(且一直延續到東西德統一以後),並對戰爭受害者,特別是猶太人做出道歉、賠償、補償。相對的,在亞洲保持著國家延續、沒有被分裂的日本,其司法機構不但不追究舊日本軍的戰爭犯罪,國會還通過《關於赦免因戰爭犯罪而受刑者的決議》,平反、幫助舊軍人;對於受侵略國家,沒有道歉、只有「遺憾」;沒有賠償、只有無償和有償「經濟援助」。

令人驚訝的是,美國這樣寵日本、暗助日本,可是日本右翼、保守派仍不滿足,私下早就在圖謀改寫侵略歷史、推動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否定「東京大審」。

侵略戰爭是「自衛」!

日本的不服輸、不認錯、不認帳是有跡可循的,這種心理可說自戰後就一直存在,隨時伺機突圍。1945年9月日本剛戰敗,東久邇宮首相在施政方針的演說中,呼籲日本國民「一億總懺悔」,然而,其呼籲的「總懺悔」只是悔恨為什麼會戰敗,看不到面對亞洲國家的反省。

頭號甲級戰犯東條英機更曾向遠東軍事法庭提出書面狡辯說「(日本所發動對整個亞洲、太平洋的戰爭)是為了自衛不得已的戰爭」──試想:如果日軍大舉攻入中國全境、千里迢迢偷襲珍珠港、進兵南洋,都成了「自衛」的話,這世上還有所謂的「侵略戰爭」?那麼,先挨日本攻擊,被迫起而和日本作戰的美國、中國、……等一大堆國家,特別是帶頭反攻的美國,又變成什麼立場?

同樣的,日本政治人物質疑「東京大審」也不是現在才開始,早從經歷過戰爭、被稱作「瞭解戰爭的世代」就有了。1972年4月,連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佐籐榮作首相在國會答覆質詢就說「我認為(「東京大審」)是片面的判決、審判」。

有這些例子在先,會醞釀、演變到80、90年代「歷史問題」登上國際舞台應該是不意外的,看看日本政界要員怎麼說:

1.1986年9月,籐尾正行文相(教育部長)「(日韓合併)韓國方面也有若干責任」;又表示「我不認為東京大審是正當的」。

2.1988年5月,國土廳長官奧野誠亮「(之前的戰爭)日本沒有侵略的意圖」。

3.1994年5月,永野茂門法相(法務部長)「南京大屠殺是捏造的」。

4.1993年10月,時為眾議院議員的石原慎太郎在國會上說「太平洋戰爭有殖民主義國家間戰爭的性質。戰敗國沒有必要向美英等戰勝國道歉的必要」。

5.1994年8月櫻井新環境廳長官「不是想要侵略而進行的戰爭。自然不是單單只有日本不對」。

6.1995年8月,島村宜伸文相「(關於之前的大戰)戰爭哪一邊都會侵犯對方,由於會有勝負,所以是不是侵略是看法問題」。

7.1995年11月,江籐隆美總務廳長官「殖民地時代日本對韓國也有做好的事情」。

「東京大審不公」意在顛覆美國

日本這些內閣部長或重量級人物不當的發言,傷害到的絕大多數是當年受侵略的亞洲國家,是在亞洲人民歷史記憶的傷口上撒鹽。

不過,那時至少是隔一段時間才有人跳出來大放厥詞,而且閣員說完不是道歉、收回就是辭職下台,而現今則是毫無顧忌的、組織性、集體性的昭示世人,講話也好像「理直氣壯」、越來越大聲,而且出現明白否定「東京大審」的聲音。

今(06)年4月在強烈支持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祈願和平思考真正的國家利益支持參拜靖國年輕國會議員之會」〔註2〕的一系列聚會中,6日受邀來的講師--右翼作家上板冬子即明言「勝利者審判戰敗者的東京大審當然是不公平的。中韓批判靖國很奇怪」;與會的自民黨眾議員稻田朋美說「東京大審違反國際法是沒有爭議的」。4月12日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出席時,也表示「不承認東京大審」,但當他談到甲級戰犯移出靖國神社分祀時,立刻招來與會者「下一任首相絕對必須參拜(靖國)」、「分祀就是承認了東京大審」的聲浪。

原來,經過了60年,今天日本社會就東京大審的評價還沒確定,全世界大概只有日本這樣子,日本保守、右翼勢力硬咬那是「事後法」、「勝利者的審判」。--戰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逼迫中國、朝鮮、南洋國家屢簽不平等條約,那也等於是沒有法庭審判的另類「勝利者審判」,日本佔盡便宜,如今不僅避而不談,甚且極力要推翻「東京大審」。

美國精英否定「靖國史觀」者多

終於,美國社會注意到了。先是去年11月自由派《紐約時報》說日本仍有「圍堵中國」的冷戰思維;「布希政府已捨棄了對戰後(國家主義)日本政府軍事的制約,反而促使日本積極地邁向更具野心的地區安保目標」;日本修憲具有「危險的軍國主義傾向」等等。今(06)年《波士頓地球報》(TheBostonGlobe)2月8日在標題為「日本的歷史教訓」的社論上寫著「新日本國家主義者(民族主義者)具有復活軍國主義的意圖,正在散播過去日本帝國主義是好的這種神話。……他們為了模糊日本帝國主義勢力佔領中國和韓國期間所犯的殘暴行為,而修改教科書。並且就海底能源資源的權利刁難中國及韓國,小題大作」。

接著,一些美國的日本專家也講話了。曾任美國駐日大使特別助理、現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賴世和東亞研究所所長的肯特.卡爾達(KentE.Calder)表示「正當化戰爭,就跟和日本打仗的美國的歷史觀對立了。在不一樣的歷史解釋上,是不能建構穩定的同盟的」,他擔憂「一旦多數美國人瞭解靖國,一定就會成為美日關係的障礙」。喬治.華盛頓大學亞洲研究所所長麥克.摩契茲基(MikeM.Mochizuki)也指出,「美國的精英大都是否定靖國神社的歷史觀的。因歷史問題的因素,對日本批判的看法正在增強」。

戰後日本能重返國際社會,是經過舊金山和約並接受了「東京大審」。然而,靖國神社將在東京大審被判為甲級戰犯的東條英機合祀在內,令美國有識之士憂心,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結果必然會得出違反戰後日本的出發點的論點。很明顯的,「靖國史觀」和美國的歷史觀及其亞洲戰略是不相容的、矛盾的。

日右翼懼怕美國自由派上台

儘管目前美國布希總統並沒有批判日本首相參拜靖國,國防部也不重視日本的歷史問題。但負責外交的國務院,值此美日合作,要將中國當成國際社會的夥伴之際,對中日領袖沒有會談、對話是很著急的。關於國務院的不快,卡爾達分析說,「無法跟鄰國對話的日本,對美國是沒有用的。美日同盟得產生機能,這正是日本在亞洲要扮演的角色」。

而負責對美關係的日本外務省官員也意識到「在政權之外,華盛頓對歷史問題的氣氛是很嚴峻的。現在的日美領袖因為有蜜月關係,沒有鬧起來,如果換了首相可就不知道了」。美國學界會浮現出這樣的看法,是個頗值得注意的發展。

美國是個多元社會,有各種意見並陳〔註3〕,政界、學界及其他領域,大體上可分成兩個對立的史觀,即自由史觀與保守史觀。日本右翼非常敵視美國的自由派,始終懼怕美國自由派的「反日礦脈」上台掌權,這顯示了日本右翼的心虛。

日本右翼的「靖國史觀」,既惹來美國自由派的批判,而保守派亦未必全都認同,畢竟戰後超級強權美國在安排和樹立國際秩序,都是依據美國的利益來佈局的,保守派向來最在乎美國的利益與主導權。屬共和黨、保守派的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海德(82歲)4月下旬致函眾議院議長哈斯塔特表示,如果6月小泉訪美時要在美國國會演講的話,有必要先聲明不再參拜靖國。儘管日本政府高層一副輕鬆的說「那是迄今他一個人的意見吧?」、對日美關係「沒有影響」。但是,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多人表示意見,媒體連篇報導、分析此事,甚至冒出有左右下屆總裁(自民黨是執政黨,其總裁幾乎就是日本首相)選舉的疑慮,可見日本政壇人士心裡其實是很在意的,對「靖國問題」快速浮上檯面且投影到美日關係上,恐怕也覺得「毛毛的」。

日本的保守、右翼政人物很想以靖國史觀積極地向世界發聲,替軍國主義翻案且說服國際認同其史觀,對海外不認同或反對其史觀的,都攻擊是「反日」,然而,環視全球,除了日本右翼、保守派本身和台灣「反中親日」的獨派,國外能再找到認同者?

中韓應多做「美國」、「國際」工作

現在可以確認的是,小泉首相持續參拜靖國神社所導引出正當化戰爭的歷史觀,等於就是否定了日本當初承認戰爭責任的國際體制。如果日本成功合理化了二次大戰的侵略戰爭,則當年和日本在太平洋激戰的美國,不啻也被否定掉了。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諸多作法,不光是對中、韓的關係,對美日關係也會有壞的影響,這種疑慮正在美國的日本專家間擴散。不難理解,中日、日韓關係惡化,並不符合美國希望亞洲安定的國家利益。

中(包括台灣)、韓的有識之士應抓住這個時機,多做「美國工作」,讓美國政界、學界、民間,乃至國際間更多人知道日本扭曲戰前的歷史,就是在顛覆美國在戰時反攻日本的作為及戰後的安排。而做「美國工作」、「國際工作」並不是要「反日」,而是要求日本反省歷史、正確看待歷史。

戰後日本獨尊美國、唯美國馬首是瞻,中、韓跟日本說理無效,不妨省去跟日本爭執的力氣,釜底抽薪,迂迴去促請美國注意。

〔註1〕廣義的尚包括拒絕就「慰安婦」由政府正式賠償、道歉,且在教科書內抹去相關記述;否定、質疑南京大屠殺和其他諸多屠殺事件;不顧台灣、朝鮮人民的感受,自我肯定殖民地統治。
〔註2〕05年6月成立。日本許多右翼團體的名稱都很長,且先冠上漂亮的詞藻或目標,可是此一推動「靖國史觀」的組織會真心祈願和平?)
〔註3〕到去(05)年底擔任美國布希政府國家安全會議(NSC)亞洲高級部長的麥凱爾.葛林5月12日在紐約日本俱樂部用日語演講時,就日本與中、韓間的歷史問題,將美國國內的意見分成四類:1.支持參拜靖國強硬的反中右派;2.希望日本與中、韓改善關係,認為美國介入會使事情複雜而多所節制的布希政府;3.基本上是親日的,但是正因為日本的角色重要,而主張美國應該介入的民主黨右派;4.主張批判日本,認為一旦強化美日安保,則美國在亞洲也會孤立的民主黨左派、《紐約時報》社論委員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