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憲戲碼是否就此打住?

紀欣
(中國統一聯盟副主席/律師)


自從4月28日《中國時報》頭版大幅揭露,由陳水扁幕後操盤的跨黨派立委修憲聯盟,將在5月正式提出修憲案,主要訴求是將下屆立委席次從113席提高到164席及內閣制,台灣就正式進入了二度憲改的暴風圈。

由於輿論一致反對立委利用修憲自肥,並一面呼籲立委「別再丟人現眼」,一面呼籲選民「不可再讓憲法禿鷹得逞!」,國民黨又以黨紀約束黨籍立委不得連署修憲案,因此儘管民進黨立委蔡同榮、尤清的修憲版本完成了60餘位跨黨派立委連署,但該案於5月16日在立院程序委員會闖關時被封殺了。惟此一修憲戲碼是否就此打住,仍有待觀察。

內閣制只是包裝紙

為怕外界質疑修憲只為自肥,所有修憲版本都搬出內閣制來做包裝。他們說,只要實施內閣制就可以節制總統權力,避免朝野僵局。輿論則直指,「內閣制只是包裝,增加席次才是重點」,而且民進黨人就算真想推動內閣制,也是基於馬英九聲勢上漲的權謀考量。其實正如《中國時報》社論建議,要推內閣制其實不必捨近求遠,立院只要立法終止《國安會議組織條例》,陳水扁就少掉決策平台,也就沒有過問政務的正當性,權力也就自然回歸到行政院了(見《中國時報》2006/4/29)。《聯合報》社論也點出,「現行憲法雖規定總統任命閣揆,不須經立法院同意;但憲法並未禁止總統經政治協商,而主動任命國會多數支持的人選為閣揆。」(見《聯合報》2006/5/7)。這一點已獲得馬英九認可,他強調,閣揆同意權可用信任投票取代,若國民黨執政,可將行政院長人選提到立法院信任投票,建立憲政慣例,不必另外修憲。

其實就算「憲政體制」是修憲主事者的重點,但立委推動修憲的最大動力還是來自增加席次。面臨席次減半加上單一選區新制的衝擊,不少立委早已私下表態將支持立委席次增加,甚至有人直言「攸關政治生命存續,都要死了,誰還管黨紀?」不分黨派的「伺機而動型」立委更是立院的「主流勢力」,他們時時觀望社會輿論風向;如自肥的修憲案有機會過關,絕不會吝於出頭。只是依時程來看,要想在下一屆立委選舉即增加立委席次幾乎已不可能,因此立委「拼修憲」的能量已大大降低。

除內閣制及增加立委席次,綠營及獨派團體當然也希望納入其他議題。正如《中國時報》社論所言,「在遮羞布旁繡些花邊,以內閣制、閣揆同意權為餌,去啟動修憲列車。等到列車上路之後,再來討論立委席次、統獨、國號等真正關心的議案。」(見《中國時報》2006/5/6)。台聯黨5月11日公佈的《台灣國憲法》草案,全文共九章,就是標準的制憲版本。而民進黨不論是立委蔡同榮、尤清的修憲版本,或陳金德所提出的「一次公投、兩次憲改」主張,除主張內閣制、調整立委席次外,也都主張降低現行修憲門檻,將現需四分之三立委出席、四分之三同意,才算通過的修憲案門檻,降為三分之二立委出席、三分之二同意,也將現行公民復決門檻由公民總額之半數,改為以公民復決合併舉行的當次選舉有效選票數為基準,半數以上同意修憲案即算通過。

降低修憲門檻茲事體大,它不但將使修憲之門從此大開,也將增加法理台獨的可能性。美國顯然也看到了此危機,才會透過AIT台北辦事處處長楊蘇棣,以及前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葛林頻頻放話,台灣修憲必須謹慎從事,「如果把統獨的象徵意義作政治操弄,讓美國及其他主要國家認為台灣正在追求法理獨立,意圖改變現狀,就可能引發一連串國際反應,這對台灣將非常不利。」(見《聯合報》2006/5/17)。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5月17日也在華府表示「美國十分在意未來兩年扁在憲改方面的動作」(見《中國時報》2006/5/19)。

從以上種種警告看來,美國對陳水扁的執意「終統」、大玩「迷航外交」已極端不滿,又由於美國自身問題已夠多,確實希望台海維持平靜。但民進黨也已學到「追求法理獨立」不能亦不必一步登天,只要持續不斷地、技巧地以「切香腸」方式,讓綠營選民產生幻覺,台灣在朝法理台獨一步步邁進,民進黨當局及未來總統候選人即可操弄民粹,而美國亦不無可能又以「尊重台灣實踐民主」為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此,當前首要之務,就是不能讓任何降低修憲門檻的提案闖關成功。

馬英九是阻擋修憲的關鍵

既然無法靠立委本身自制,那各黨中央對於修憲的立場,以及能否善盡約束責任,就成了阻擋修憲的關鍵力量。

陳水扁不預設修憲立場,並納入不同黨派意見,甚至同意增加立委席次,就是為了擴大獲勝機率。民進黨主席游錫坤雖表示「反對自肥」,卻不約束黨籍立委提案中包含增加席次,擺明了說一套作一套。只是輿論看破手腳,陳水扁又因扁嫂及駙馬爺趙建銘陷入更大更多的弊案風波,原本想利用修憲操弄民粹,製造藍營內哄的計謀終未得逞。

親民黨中央表示反對立委參與修憲,卻放任親民黨籍立委連署蔡同榮、尤清的修憲版本,5月16日該案在立院程序委員會闖關時,親民黨團也表明不阻擋,最後還是因國民黨團將該案和幾個預算解凍案、調高保費的健保法修正案等18個法案綁在一起,進行一次「包裹表決」,親民黨才被迫和國民黨一致行動,封殺了修憲提案。

國民黨中央從一開始即反對修憲,秘書長甚至說出「修憲連署成案,開除決不手軟」重話。但黨籍立委許舒博仍發出「寧被砍頭拒絕摸頭」反彈聲,王金平也對媒體表示,「只要修憲案一切合乎修憲程序,我樂見其成」。馬英九隻好跳上火線表示,2005年修憲國民黨推動國會減半,「這麼堅定的立場還不到一年,如果就要改變的話,要怎麼服人啊!」他更要「這些主張增加席次的先生們」,聽聽基層民眾的心聲。

王金平對馬的「基層說」大表不滿,並強調跨黨派修憲版本重點不在於增加立委席次而已,而在於改變國家體制,與去年修憲內容完全沒有關聯。馬、王的隔空交火,一度使國民黨中央與立院黨團裂縫擴大,而民進黨也見縫插針,質疑馬英九表面說不能違逆民意,其實是面對2008年大選的焦慮與不確定感使然。王金平在國民黨內達成不修憲共識後,態度已轉為低調,只表示如果他黨提案,國民黨要理性因應。許舒博在與連戰會面後,仍表示不放棄修憲,但他畢竟不敢連署民進黨的修憲提案。

在馬英九出面制止、分批約見黨內同志,努力說服之下,國民黨終於達成共識,確立了不修憲、尊重憲法及推動行憲的立場。自比為「烏鴉」的馬英九這一次不只有效掌控了國民黨,也成功逼使民進黨放棄推動修憲的大動作。就連蔡同榮、尤清也將原本立即增加立委席次的提案,改為第七屆立委席次維持113席不變(只調整區域與不分區立委的比例),第八屆才增加席次到165席。馬英九這次破了立委自肥的局,但立委諸公會不會東山再起,仍須密切注意。

民意反對陳水扁再度主導修憲

儘管綠營質疑馬英九的反修憲立場,但民意顯然站在馬英九這邊。根據《中時電子報》5月5日公佈的電話民調,受訪民眾當中只有10.2%贊成今年再度修憲;當提到修憲是為了增加立委席次,更有70.3%的受訪民眾抱持不贊成的態度,足見民眾對於去年修憲才確定立委席次減半,但一次立委選舉都還沒舉行,又要修憲增加立委席次極為反感。另外,如果修憲是為了讓台灣獨立更具法理基礎,有19.9%的受訪民眾贊成;55.7%的受訪民眾不贊成;其他民眾沒有意見,也可看出民眾並不認為台灣獨立這個議題,急迫到需要用修憲來給予法理基礎。

見此民意,連原來主張將政府體制改為內閣制,也趁便推銷「一中兩憲」的民主行動聯盟,也於5月19日在報紙刊登大幅《民粹修憲,出爾反爾》廣告表示,「現行憲法版本是國民兩黨聯手修憲的最新成果,任何人要倡議修憲,最少得等到2008年,讓這部憲法有施行一次的機會。在國政紊亂、國事日非的今日,本屆立委根本沒有資格再奢言修憲。」

台灣政治人物不知廉恥,視誠信為無物,一再拿修憲開玩笑,已讓老百姓深惡痛絕。有立委及綠營學者說「不能將錯就錯」,可是「立委減半案」在2005年修憲時,國、民兩大黨任務型國代可是全數投下了同意票,難道不到十個月,同一批立委會忽然想通,並勇於承認「昨非而今是」嗎?

再說,以台灣過去七次修憲來看,每一次修憲都是主事者為了製造矛盾,鞏固權力,也都把憲法愈修愈糟。《中國時報》社論就大罵「在過去十五年的修憲歷史中,憲法不但不是主角,甚至也不是配角。當政客以憲改為名行奪權之實時,修憲其實只是一塊格局方正的遮羞布。」(見《中國時報》2006/5/5)。陳水扁再度修憲,旨在攪亂藍營,以及走向台獨,如此「陽謀」眾人皆知,為什麼歷經「凍省」、「扁宋會」、「聯合組閣」同樣戲碼的一些藍營高層卻看不懂?

馬英九應以民意為後盾,繼續堅持改革

選民在此次修憲風暴中,不只支持馬英九的反修憲立場,也希望馬英九以強勢作風處理黨內修憲爭議。有民眾呼籲「馬主席,是該你必須要拿出應有勇氣與智慧的時候了!」更有人直指,如果馬英九退讓半步,以後休想再發號施令。大概就是仗著有民意支持,馬英九的態度始終相當強硬。他強調若不把立場講清楚,可能會來不及力挽狂瀾,雖然改革會遭遇兩方面的挑戰,但他不會因為要兩面作戰就退縮,該改革的還是要改革。

當然,馬英九雖有民意支持,仍應發揮政治智慧,在堅持立場之餘兼顧黨內和諧。但平實而論,無論馬英九怎麼努力與黨籍立委溝通,姿態放的再低,總有修憲派立委視他為擋路狗、眼中釘,也難免遭到不分黨派的修憲主力部隊(包括陳水扁及整個民進黨、政治機器)的污衊。即令如此,馬英九的改革之路似乎已無退路,否則必將面臨「改革、妥協,兩面落空」,也讓泛藍選民大失所望。至於國民黨立委諸公,若真為自己政治前途打算,就應該好好經營明年的選戰,更應該顧及國民黨及自己形象,以便2008年改朝換代之後,在空出來的幾千個大小政務官中挑個好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