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是國家認同的風向球

蔣欽堯
(前《海峽評論》編緝)


教育政策決定了未來國家公民的養成方式,如果台灣的教育政策是傾向台灣獨立建國,那麼未來十年、二十年後所培養出來的大部分國家公民自然就不會擁有中國情結。反之,如果台灣的教育政策是如同《自由時報》所說的,「台灣教育中國化」,那麼十幾、二十幾年後,一般的國民自然也很難認同「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說法」。教育政策攸關國家認同、人民團結的問題,也會對未來台灣的大小選舉造成莫大影響。當選舉人口中的多數人民都沒有「台灣獨立」、「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認知時,主張讓達賴訪台、熱比婭訪台的政黨,大概就比較難以吸收選票,也離全面執政越來越遠;而如果台灣的教育真的成功地把台灣國民意識中的「中國」,塑造成為一個外國,那麼和大陸共產黨合作共推國共平台的中國國民黨,就難以在「不是中國的」台灣立足。

教育政策是政治介入教育的體現

教育不是人民的自我學習,而是一群擁有專業知識的人員,在特定的環境中,依照一定的有形或者無形的指示,來執行政府既定的教育政策,從而影響、型塑人民的知識、意識、生活模式。任何有前瞻性的執政政府一定會對教育政策的制定進行規劃;這些教育政策見諸於教育單位的各種計畫,例如教育部網站中要斥資1,099,165,000元來推動的「海洋教育執行計畫」;而最能表現政府對教育政策的規劃莫過於課程綱要。在九年一貫的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的總綱中,就指出課程綱要的兩個修訂背景,一、國家發展的需求;二、對社會期待的回應。在高中課程綱要的總綱中,也指示「各校應將生涯發展、生命教育、性別平等教育、法治教育、人權教育、海洋教育、環境教育、永續發展、多元文化及消費者保護教育等重要議題納入相關的課程中」。教育政策的制定絕對不是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專業決定,而是受到各種政治力量的左右;這些政治力量以國家發展需求、國家發展定位、課程改革、教育改革的理由,來介入並指導、指揮教育的運作。

如果教育單位是政府單位中的一環,如果教育部長的任命,會隨政黨輪替而更動,那麼對於政治介入教育,就必須視為常態,畢竟文明世界中大概也找不到不介入教育運作的政治。所以如果教育部之下的各種中央輔導團,企圖以縮減教育部對各縣市政府的補助款,來強行推動教育部的海洋計畫、人權教育計畫,也就令人見怪不怪;各級教育人員縱使對這些規劃心存疑慮,但是在教育部補助款的壓力下,不但只能束手就縛,還必須充當教育部的馬前卒,為這些不合自己認知的計畫「赴湯蹈火」,除非退休,否則不能推辭。這就是當前政治介入教育的模式,儘管各縣市政府教育單位無法深刻地體會海洋教育、人權教育的核心意涵,但也必須認真地推動各項研習、計畫,甚至列為對教育工作的考核重點。這就是從過去延續到現在的教育推動模式,不論誰,只要是負責任的執政者不可能會放棄對教育進行指揮、指導的權力。

國民中小學課綱中中國是外國

對於各級學校課程綱要的檢視,可以明白執行政府的政策走向。在九年一貫的社會科課程中,教育部就要求學生的學習「應該包括『海洋文化』,例如不同時期的台灣先民(如原住民或其他族群)海洋拓展的歷程,及其和台灣文化之間的關係。」而在課程組織中,也提到「七年級時以『台灣及其周邊』環境做探討的區域範疇,首先鋪陳南島語系原住民在台灣及其周邊舞台的演出做為序曲,隨著時序演進,探討不同時期各民族在台灣及其周邊的出入和耕耘,最後,深究台灣做為一個海洋國家在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等方面的活力和發展。」而社會科的課綱在說明我國國家定位時,指出了三個重點:「1.國際社會的組成說明國家乃是國際社會的基本單位。2.國際社會上通稱我國為台灣說明國際社會上將我國通稱為台灣的事實,例如台灣產品外銷國外時註明『Made in Taiwan』、美國所制定的法律稱台灣關係法。3.台灣非聯合國會員國的現狀說明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並要求其他國家承認『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以致除在邦交國外,無法使用『中華民國』名稱參與,甚或不能參與國際活動的現狀,並強調爭取國際承認的重要性。」而在個人參與國際社會活動的項目中,課綱中也指示,「瞭解外國的政經與風土民情,以及尊重異國文化的重要性,特別是與台灣有密切的文化、經貿往來的國家,比如美國、東南亞各國、中國、日本等。」所以台灣的教育必須培養國民瞭解外國的政經與風土民情,而這其中的外國就包含了中國。

而國民中小學的課綱除了眾多學科外,也包含了海洋教育議題。在海洋議題中,教育部的課綱說:「為達成『台灣以海洋立國』的理想,涵養以生命為本的價值觀、以台灣為本的國際觀及以海洋為本的地球觀,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應以塑造『親海、愛海、知海』的教育情境。」所以,海洋教育議題的目的就是要達成「海洋立國」目標。為了達成這項立國目標,教育部規劃在未來的所有國中教科書中都必須有海洋議題的教材,也就是海洋議題必須被加到所有的學習領域,所有的學習領域都必須有海洋教育議題的內容;如此一來,才能讓所有的學習科目都能為「海洋立國」的目標貢獻力量。

除了社會課程、海洋教育外,在課綱中也增加了人權議題。在人權議題中,課綱指出:「聯合國通過《關於人民與民族自決權的決議》與《關於發展權的決議》,使人權內涵擴充到民族自決權、發展權、和平權、繼承人類共同遺產權、民族平等權、環境權。此時期的人權觀念也從個人人權延伸到集體人權範疇。」

依據課綱的精神,台灣已經是個海洋國家,而基於「集體人權」的權利,台灣可以擁有民族自決權與發展權。

高中課綱說中國是台灣唯一的威脅

在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全民國防教育」課程綱要中,國防政策中的國家安全概念涵蓋四個重要內容:一、國家概念與國家意識,二、安全與國家安全意涵,三、我國國家安全威脅評析,四、中國對台灣飛彈等軍事威脅。教育部的課綱指出對台灣的唯一威脅就是「中國對台灣飛彈等軍事威脅」。所以我們從小傳唱,由桂濤聲作詞,夏之秋作曲的《中國一定強》就不能出現在我們的愛國歌曲中。中國既然構成對台灣的唯一威脅,所以台灣的國防教育自然就必須將中國視為台灣國防的唯一目標。

在高中公民課程中,關於兩岸的狀況,課綱也要求教科書必須說明,兩岸分治的事實、台灣的中國政策,以及中國的台灣政策。在「主題八、台海兩岸關係的演變」中的「台海兩岸政治交流中的重要議題」裡,共列出兩項子題:一、說明台、中雙方在政治上承認的問題。二、說明中國對台灣軍事武力威脅的問題。而在:「主題五、台海兩岸之經貿」中,課綱也要求教科書必須指出,「台海兩岸經貿之經濟因素,並分析中國雙軌制下,政治影響經濟及台灣社會國族認同等所致之非經濟因素。」公民的課綱指出「中國對台灣的威脅」、以及「台灣社會國族認同因素」的存在,對於被教育部認定存在的威脅或者國族認同因素,無論有無全民共識,所有的教科書都必須將這樣的威脅和國族認同列為教材的內容。

教育部反駁「教育中國化」

教育部的課程綱要從國民中小學到高級中學的十二年規劃中,明白地宣示台灣「海洋立國」的旨意,而這樣的旨意必須透過受課綱指導的教材編寫,以及教育單位的實踐才能實現。國民中小學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因為缺少特定的阻力因素,因此已經於97年1月開始提交審議,並進行部分微調,預計在100學年度實施。而高級中學的課程綱要,雖然受到部分阻力,但是據《聯合晚報》報導,雖然監察院最近完成98課綱調查,指教育部98課綱違法失當,要求檢討改正。但是教育部長吳清基在立法院明確表示,98課綱是經過委員會審慎評估後達成的共識,除了國文和歷史課綱外,其他已公佈的21課綱將如期於明年、99學度實施。吳清基表示,國文學科領域已達成共識,歷史學科領域昨天也經委員會開會討論,會盡快上路。(2009-10-12《聯合晚報》A5版/焦點 ,《98課綱明年如期上路》)

而中教司所發佈的新聞稿中,也指出「有關媒體報導吳清基部長領導台灣教育中國化一節,教育部鄭重澄清說明如下:

一、教育部繫於98年2月10日以台中(一)字第0980020522號函頒布《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各科課程綱要修訂專案小組組織及運作要點》,該要點明確規範委員聘任條件及建置人才庫相關事項,並自98年4月3日起組成國文及歷史科綱要修訂專案小組。國文科之張曉風委員及歷史科王曉波委員之聘任,並非吳清基部長任內所為。課程修訂過程之運作,從成立課綱專案小組→研訂草案→舉辦公聽會,搜整各方意見修訂草案→提送教育部課程發展委員會審議定案後→公佈實施。上開運作程序教育部均充分尊重教育專業及民主程序,絕非黑箱作業。

二、(略)

三、吳清基部長於民國82、83年期間擔任中等教育司司長任內,首先提出並落實推動自國中一年開始認識台灣歷史及地理;高中歷史課程內容應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並重。教育部將尊重課綱專案小組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討論後之共識,並建立以學科知識及教育專業為主軸之高中歷史課程。歷史課綱之制定程序亦將依前述民主程序辦理。」(《教育部鄭重澄清有關普通高中國文科文言比率、及歷史科中國史比重加倍之報導》,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2820&pages=0)

教育部長在立法院的報告,以及中教司在教育部網站中的新聞澄清稿都具體說明了台灣教育政策的方向,透過對這些訊息的解讀,台灣未來國家認同的方向也就昭然若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