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


兩岸和解道路多艱。「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與「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還未簽署,島內已傳出兩岸啟動和平協議或軍事互信機制談判前,「政府高層目前的想法」有必須完成「三項準備」說。「高層」高到什麼層次,不得而知,本期王曉波教授大作援引「政府最高層」馬英九總統當選前後接受兩家平面媒體專訪,訪談中完全看不到要「國際(指美、日)接受」的「想法」,並在大作中語重心長的提醒當道,在有能力排除美國的介入前,啟動兩岸和平協議宜稍安勿躁。

楊志誠教授大作分析美國對華政策的新作法,系透過「公共外交」,潛移默化中國社會的意識型態,進而改變中國政府的政策思維及行為,亦即當年所謂「和平演變中國」。

華府在台灣的潛移默化則「成效卓著」。陳水扁告洋狀,說台灣有個美國「軍政府」,「語無倫次」中有一定的合理核心,只不過如本期李壽林先生大作一語道破,這位重大貪污犯邏輯錯亂,告狀告錯了對象,如要就「未有效佔領」台灣提告,對像不是華府,而是現今在聯合國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因為台灣是中國的領土。

十月十七日馬英九接任國民黨黨主席,甫上任即面對國民黨中常委選舉選風敗壞,賄選橫行的局面,考驗著馬英九的改革決心。本期社論介紹中國歷史上三種改革代表人物商鞅、王安石與鄧小平,而以鄧小平的成功身退勉馬英九。

六十年滄桑,張麟徵教授十月一日登天安門看閱兵,有不勝今昔之慨,並將其感慨在本刊留個紀錄。同在天安門看閱兵的吳瓊恩教授則對中國能否創造人類文明的新模式寄以厚望。楊開煌教授大作回顧了六十年來兩岸政治定位的幾個不同階段。戚嘉林教授回顧六十年來國府遷台後的文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