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陸留學生對於「台獨」問題的認識

楊鳳崗
(美國天主教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研究生)


華府國建聯誼會的「民主」

1992年9月5日至7日,華府國建聯誼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1992年學術討論會。台灣省政府主席連戰等數名台灣各級政府官員的專程赴會及講話,彭明敏等著名人士和學者的與會及演講,為會議增色不少。而有關海峽兩岸關係和「統獨」問題則成為大會的焦點之一。本人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大陸留學生,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第一次直接聽到主張「台獨」之人士的論證,很是有些新鮮感。

這次會議的特點之一,是不同觀點的人同台討論,各抒己見,有問答回應。這表明人們的民主意識民主素質有了了不起的提高。不同主張的人們儘管不能達成一致的認識,但至少借此而有了更多的相互了解。

會議的另一特點則是,「台獨」論者的聲音大大高於「統一」論者的聲音。我甚至覺得講員中幾乎沒有「統一」論者,最多不過是「台獨」不可能論者。因此我又對於大會組織者的民主意識的程度有了一些懷疑,在考慮邀請講員時是否有太多的歧見而沒邀請「統一」論者。會中有人對我解釋說,以往的國建聯誼會並不是這樣的。不知然否。

會上「獨」的聲音高於「統」的聲音,一是因為有多家「獨」派講員而無「統」派講員;二是因為「獨」派講員的演講常常是言辭激烈,帶有情緒性,頗有政治演說的色彩,而「台獨」不可能論者則顯得更具學術性,比較多一點理性的分析和推理,且顯得不夠理直氣壯地主張「統一」。說不夠理直氣壯,因為只是回應了「台獨」論者的關於「台獨」可不可能的問題,而沒回應「台獨」應不應該或有無必要的問題。

就我所理解的「台獨」論者在此次會上的關於台灣要獨立的必要性的論述,主要有兩點。第一、台灣要獨立,是因為台灣目前的國際空間受到了限制,限制既來自中共,也因為台灣當局的「一個中國」的政策而自我束縛了手腳。因此如果放棄「統一」主張和政策而宣布獨立,則有可能會打破在國際上的孤立局面。第二、台灣社會物質生活程度大大高於大陸,統一便意味著被落後的大陸吞併,只有獨立的台灣才會保障台灣居民的福祉。我沒能在會上聽到對此兩點的直接回應,願在此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求教於各位。

國際空間不過政客的權位空間

關於國際生存空間問題,聽了這些演講才對台灣目前的國際困境有了些理解和同情。當今世界是個「全球村」(Global Village),沒有哪個地區能完全生活在這個「村」之外。生活在這個「村」內卻不能有適當的交流管道,的確會有不少的困難。不過,台灣並沒有被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台灣當局比較務實的外交使得台灣與許多國家和地區保持了經濟、文化、交流管道。對於這種努力以及其所取得的成效,甚感敬佩。由此也使我覺得,有些人談論的國際生存空間問題,恐怕主要是指政治方面。而政治問題,說穿了,在這個地方不過是領導階層的面子問題。有個「國家首腦」、「國家外交官」的頭銜,心理上舒服些。而一旦實現了中國的統一,(拋開意識型態問題不論)目前的台灣領導階層能有多少人會成為全國的領導人?因此我傾向於認為「台獨」呼聲高的是某些特定的政治階層的一些人,他們或是既得利益者,或是想以「台獨」的政治訴求來撈取政治資本者。至於一些「學者」「台獨」論者,則也可以以「獨到之論」而賺取聽眾和獲取某些方面的資本。恐怕一般百姓則只能是受蠱惑而成為某些人謀取私利的籌碼了。

關於台灣人民的生活福祉。台灣的經濟騰飛和社會發展來之不易,當然不可因輕率的政策而損害之。在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中應不損害台灣人民的生活利益,是必須考慮到的方面。然而,經濟生活水平的不同並不構成不可統一的理由。首先,每個國家內部的經濟發展都會有不平衡現象。僅以經濟水平論「分合」,則背棄了人之為人和民族之為民族的文化、道德、價值觀念的原則了。其次,自從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的經濟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一直保持著迅速發展的勢頭,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兩岸的經濟生活水平的差距可能並沒有某些「台獨」論者所誇張的那麼大。再次,97香港的「一國兩制」下的統一已為期不遠,台灣人應有足夠的時間等著看統一後是否會給香港居民的生活帶來損害。進一步而論,一個經濟發達、政治民主、社會安定的中國大陸,才會是台灣人民的真正福祉的最好的保障,也是全中國人民的福祉之所在。因此,如果真的從維護台灣人民的福祉的立場出發,則不應該天天在那裡叫嚷獨立在兩岸人民之間製造感情隔閡,而應把政治上的「統獨」問題先放在一邊,促進兩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加強經濟、文化、學術等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幫助大陸發展市場經濟,推動大陸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健全。假如經濟、社會、文化層面的聯繫和往來得到加強,那麼,政治上的統一則會水到渠成。其實,到了那個時候,即使不實現政治的統一,如果兩岸本著「都是中國人」的觀念行事,在國際上謀求共同的或相互的利益與合作,也未必不可了。

兄弟相爭外人得利!

台灣獨立的可能性在這次會上得到較多的討論。「獨」派人士都強調美國會支持和保護台灣的獨立,也有的說日本也是支持台灣獨立的。有這種所謂「國際社會」的支持和保護,使台灣的獨立具有了一定的可能性。第二,台灣的經濟力量的增長和強大,使得台灣可以以經濟手段贏得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第三,中國大陸的國力不夠強大,台灣宣布獨立大陸不會真的動用武力攻打台灣;而且,台灣要以獨立的國家的名義進入聯合國,中國不會行使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會上甚至有人宣稱他所接觸到的中國大陸留美學生學者都贊成台灣獨立。「台獨」不可能論者各自從不同的角度一一反駁了這幾點。我自己作為一個大陸留美學生,在此想提出一些看法,或許是其他人所看不到的角度。

首先,遺憾的是人們只是指出了美國(和日本)出於對自身利益的考慮而不可能真的會冒險支持或「保護」「台獨」而去與中國形成正面衝突,(這點我是同意的),但沒有問這種所謂的「支持」和「保護」對於台灣意味著甚麼。其實,即使在這種「保護」下取得了「獨立」,這「獨立」也不能不是加引號的──不過是變成了美國的附庸國而已。這種「獨立」除了使得某些特定政治階層的人士獲利外,不知對於百姓有甚麼好處。我不理解為什麼少數台灣人有這麼多的混頭奴性?說到靠經濟手段收買第三世界國家,不知台灣的經濟發展到了多高的程度了,竟然可以試圖收買那麼多的貧窮國家?其實,我看到兩岸為某一小國的政治外交關係而動用經濟手段時,看到的是兄弟相爭外人得利!

關於台灣要進聯合國中國會不會投否決票的問題,我認為,只要中國還有這個權力,就一定會否決,不然全體中國人民會共討之。而台灣宣布獨立中國大陸會不會動武,我認為也是會,即使這些「老人」們都死了,那時的領導人還是會動武,因為這既不是個意識型態問題,也不是個單純的軍事問題,而是民族情感問題、道德文化問題。因此,不會有哪一個領導人會願意作背棄民族統一的罪人,即使有,全體國人也不會答應,想想當年「巴黎和會」所引發的「五四運動」就可以理解這一點了。就我所了解,這是很多大陸人的想法,也是大多數大陸留美學人的想法。如果說大陸留美學人的想法與沒出國的人的想法有甚麼不同的話,或許在美的學人們更希望最好不要打,不要把一方逼到無路可退的境地。因為一旦開戰,受害的是整個中華民族,這是我海外留學生所不願看到的。中華民族近代以來在外國干擾下的自相殘殺已經夠多了

總而言之,在我--一個大陸留美學生--看來,「台獨」既無可能,也沒必要。目前的「台獨」喧鬧既不符合包括台灣人民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而只能在兩岸人民之間製造隔閡,傷害感情,也不符合台灣現居民的利益。如果是為了人民的福祉而不是少數人自己的私利,就應該多做一些務實的實事,促進兩岸人民的交流和溝通,加強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各個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互相配合發展經濟,促進兩岸社會的政治民主化,協力把中國社會建設成為強大的現代化社會。◆

社論

世界與亞洲

哥倫布五百年

中國與世界

直航說帖和軍購案

兩岸關係與吳三桂

其他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