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昧的偏見與冷戰對抗的遺風

駁「中國威脅論」

閻學通


美國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但多元中有一個主要的「元」就是美國霸權主義。在蘇聯瓦解後,唯中國屹立不搖,而成為美國的「頭號敵人」,霸權主義們遂叫囂要「拆散中國」,但是叫囂歸叫囂,中國不但未因叫囂而「拆散」,反而美國因冷戰結束,而經濟衰退,一直不見起色,中國反而因開放改革,經濟迅速成長,只要有和平的國際環境,中國經濟的崛起已指日可待。於是,美國霸權主義們又開始散播「中國威脅論」,一方面挑撥中國與鄰國之間的關係,也為美國挑釁中國準備藉口。但是「中國威脅論」的真相如何,被美國霸權主義指控的中國本身總也有自辯的「言論自由」。所以,我們轉載了這篇代表中國發言的文章。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編者

冷戰對抗遺風的表現

儘管中國政府和輿論界早已駁斥了所謂「中國威脅」的謬論,《亞洲華爾街日報》在3月2日仍然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散佈中國「不會構成威脅」的保證不可信、中國作為經濟大國崛起會構成威脅之類的論調,鼓吹「打地區主義這張牌」來操縱中國,「使中國成為一個比較容易駕馭的國家」。這表明,西方某些人製造「中國威脅論」,不止是一種比無知還愚昧的偏見,而且是冷戰對抗遺風的表現。

眾所周知,中國至今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過十多年改革開放和較快的發展,1992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還只有四千四百億美元,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日本的七分之一,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差距就更大了。雖然中國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快一些,但廣大內地仍然比較落後。要使這樣一個基礎薄弱的國家達到中等發達水平,沒有數十年的奮鬥是不行的。因此,中國最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以便集中精力從事現代化建設。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又怎麼可能去威脅別人呢?

國防開支不及台灣

中國有一定的軍事力量,但中國的軍事力量和軍事戰略完全是防禦性的。中國的國防開支只有60億美元左右,僅為日本的六分之一,還沒有台灣多。斷言中國軍力「超出防衛能力,開始具備侵略能力」,顯然是不尊重事實的謬論。事實是,中國不僅沒有侵略擴張的意圖,而且也沒有這樣的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根本不可能對別國形成什麼威脅。

那麼,將來中國經濟發展了、強大了,會不會對國際社會構成威脅呢?李鵬總理前不久曾鄭重宣佈,中國現在不稱霸,將來強大起來後也決不稱霸。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直致力於本國的建設和世界的和平,從不想威脅和侵略別的國家。歷史上,中國就以愛好和平著稱於世,將來既沒有必要也決不可能去威脅侵略別人,惹火燒身,禍延自己。

那些散佈「中國威脅論」的人,實際上是固守著冷戰對抗的思維模式。在蘇聯解體之後,他們總想另找一個「威脅自己的敵人」。中國剛剛走上經濟發展的道路,他們就老大不高興,說三道四。他們的目的,顯然是要挑撥中國同其他國家,特別是同其他國的關係,玷污中國的形象,阻止她的進一步發展。

「當中國遇到好年景時,大家都會富起來」

如果深入研究一下中國的發展趨勢,就可以看出,中國的強大不但不威脅他人,而且有利於世界各國。第一,中國購買力的提高可以為世界提供一個巨大的市場。中國有近十二億人口,如果中等收入家庭佔人口二分之一,中國就可以為全世界提供三個與美國相等的市場。中國有數以千計的城市、市鎮需要大規模地進行現代化建設,如果中國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就可為世界提供一個以千億美元計算的投資和銷售市場。第二,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可以促進東亞地區的發展。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是東亞經濟高速增長的火車頭之一。香港國際商業協會的分析家說,「當中國遇到好年景時,大家都會富起來」。如果中國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中國對東亞和其他地區的投資就會大幅度增長。第三,中國強大才能為維護地區和世界安全與穩定作出更多的貢獻。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是一個亞洲大國,肩負著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重大責任,但不發達狀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這種作用的發揮。

綜上所述可見,所謂中國經濟發展將會出現「中國威脅」之說是毫無根據的。散佈這種觀點無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而只能損害國家間的相互信任,影響世界的穩定和發展。

(原載《瞭望週刊》海外版1993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