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國相思三下淚

陳映真


整整一百年前的今天,即1984年4月25日,賴和先生生於台灣彰化街一個以道師術士發家的地主家庭。他幸運地受到台灣殖民地化之後第一代現代精英知識份子的教育,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在印度,同樣受到殖民者授予的精英教育的甘地,要等到他在南非被英國火車長攆下火車以後才知道起來反抗英殖民主義。但是,最近的研究說明賴和先生早在醫專時代就參加了國民黨前身的同盟會「在台外圍復元會」,為台灣復歸於祖國而鬥爭。

賴和先生早早就自覺地背叛他所自來的階級,背叛殖民地精英事故以榮顯的角色,在文學創作實踐上,在醫療服務的實踐上,以及在殖民地台灣各種社會運動中,他始終如一地,百折不撓地,為反對日本殖民統治,為勞動者的解放而鬥爭,至死方息。

出生於台灣的賴和先生,在他短暫(1984-1942)的一生中,曾兩次去了祖國大陸。第一次是1919年到廈門至1920年回台。第二次是1938年到39年之間,賴和游日,順道赴中國東北遊歷。10年前,北京各界為賴和先生舉行過90冥誕紀念會。今天,我們在這兒紀念他的百歲冥誕,在某種意義上,是賴和先生第三次和第四次回到他畢生「相思」而「三下淚」的「故國」(賴和有「故國相思三下淚」的詩句)。忝為台灣作家,從作家的立場,提幾點對於賴和先生一生志業給予我們的啟發。

(一)作為民族分裂時代的作家,賴和先生在殖民地嚴酷的現實條件下,不但保衛了民族文學的傳統,同祖國進步的文學和思想運動保持一致,並以具體的創作實踐,發展、提高了在台灣的中國民族文學與民眾文學。

賴和先生受過最高等的殖民地精英教育。但畢其一生,從來不曾以日本語文從事文學創作。

他文學生涯的初期和晚期,都以中國傳統古漢詩的形式從事寫作,受到高度評價。

他以思想和具體的創作實踐,在日本殖民地台灣發揚了祖國五四反帝救國運動在文學上的表現──白話文學。從而在殖民地台灣創建鼓舞、提高和鞏固了中國白話文學。

賴和先生以他艱苦的努力、傑出的作品為現代台灣文學樹立了民族文學和民眾文學的典範。對於殖民地、半殖民地、乃至新殖民地社會,民族文學主張反對帝國主義的壓迫,主張文學的民族特色和風格。民眾文學則主張文學為民族成員中最受壓迫的階級和階層,以及其他力圖顛覆殖民地、半殖民地構造的階級和所屬服務。

(二)賴和先生以反省和嚴厲批判的態度,面對自己作為殖民地精英知識份子的背景,保持了他終生為民族解放、為民眾自由而戰鬥的作家的角色。

出身地主階級,受過完整的殖民地高等教育,賴和沒有想要扈從在日本殖民體制下謀一己的功名利祿。他不以日文寫作。雖然艱難困苦,他堅持以自已民族的語言創作。廈門歸來,他辭去一切與日本統治體制相關的職銜,以獨立開業醫為生,全力投入抗日的文學和政治運動。他藉醫館為千萬殖民地忘我地服務,提攜後進,卻經濟窘迫,在貧病中辭世。賴和先生以自覺的實踐,和一般殖民地知識份子口操異族語,身著異族衣冠,依異國人生活習俗生活,脫離自己的同胞,以驕其妻拏族人,甚至為虎作倀的親日派精英資產階級知識份子斷然決裂。

(三)賴和先生既善於鬥爭,也善於團結。對於敵人,對於日本殖民主義,賴和堅持鬥爭,立場鮮明,始終如一。在陣營內部,他愛惜人才,獎掖後進。他對楊逵的愛護,楊逵對賴和的崇敬,傳為美譚。在基本上不喪失原則的條件下,賴和先生堅持維持與鞏固反帝統一戰線。他和改革後文協及因改革而分裂出去的民眾黨,都保持了良好的工作和人心聯繫,在民眾黨右翼進一步退化到自治同盟時,賴和才清楚明白地同他們斷絕了關係。他謙和謹慎,立場明確,善於團結大多數的風格,受到同時代人的敬重。

(四)賴和先生另一個令人崇敬的一面,是他的實踐的一生。作為文學家,他以艱苦認真的創作實踐,在非北方語系的台灣,實踐祖國白話文學,並取得開創性的成績,贏得「台灣現代文學之父」的美譽。作為革命者,他不是一個空言理想和理而疏於行動的人。他有原則、有紀律、有組織地深入變革和抵抗運動的核心,兩度身陷囹圄,終至英年瘐死。作為一個醫生,他是貧病民眾的仁醫,每天辛勞看病,深受人民的敬愛,因此死時巷哭路祭,哀慟逾常。不論作為文學家、革命家和醫生,他都是身體實踐的實行家。

最後,賴和是日本帝國主義割占台灣,台灣和祖國大陸隔海分斷的時代一位偉大的台灣作家。作為民族分裂時代的台灣文學家,他在文學創作實踐和在反日民族民主運動中抵抗不屈的一生,對於今日台灣文學界,有深長的啟發。

今天,我們在北京舉辦全中國性的、紀念這樣一位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學家,和民族、民主運動英勇的戰士,賴和先生的百歲冥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我有幸從台灣趕來參加這個盛會,倍感光榮,心情激動。我將永遠記得這意義深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