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衣冠淪異族」

張炯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同志,各位朋友:

為了紀念我國台灣的新文學的奠基人、著名的前輩作家賴和先生誕辰一百週年,今天首都各界在這裡集會,表示我們大家對這位為我國文學、特別是為台灣新文學作出卓越貢獻的優秀作家的深切懷念和崇高敬意!

在我國從半封建殖民地的屈辱地位走向民族自尊自強、從傳統走向現代化的艱難歷史過程中,賴和先生誕生的1984年有著特殊的意義。這一年由於甲午戰敗,我國被迫割讓台灣。而這一慘痛局面,則極大地促進了民族的反思,促進了我國自強的以康有為為代表的改良運動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運動。我國舊文化、舊文學向新文化、新文學的轉變,也更加緊迫地被提到日程上來。從梁啟超、黃遵憲倡導的「小說界革命」和「詩界革命」到陳獨秀、胡適倡導的文學革命與新文化運動,就標誌著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20年代的文學轉折的重要里程碑。誕生於台灣彰化的賴和先生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處於這樣的大的歷史背景下,而又身受殖民統治的壓迫和屈辱,他不能不感到莫大的痛苦和憤慨。作為炎黃子孫,他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特別是1917年,他作為醫生回到大陸,在廈門的博愛醫院工作,並遊歷泉州、同安等地,訪問了鄭成功的故鄉,受到「五四」前夕新思潮的影響,更增強了救國愛民的思想。他本有舊文學的深厚根底,寫作過許多舊體詩。但在祖國大陸新文化和新文學運動的推動下,台灣的新文化和新文學運動於20年代也風起雲湧。賴和先生便站在這一運動的前列,以自己用白話文寫作的小說、詩歌和評論,成為台灣新文學的拓荒者,奠定了台灣新文學發展的基礎,與張我軍、楊雲萍被並稱為台灣新文學開拓期的「三傑」。

今天我們在這裡紀念賴和先生,我以為特別應該學習和弘揚他的如下幾個主要方面:

第一、要學習和弘揚他的深刻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鮮明的民族統一意識。

賴和先生雖生於日據時期的台灣,但他非常熱愛祖國,深知台灣與大陸本是一體,血脈相連。他不但「不忍衣冠淪異族」,一生堅持穿本民族的服裝,而且致力傳播本民族的文化,即使兩次被日本殖民當局關入監獄,也決不改變初衷,誓不與侵略者妥協。他的作品中一個鮮明的主題就是揭露和鞭撻殖民統治者的暴政,像小說《一桿秤仔》、《不如意的過年》、《蛇先生》等都是。他的長詩《流離曲》對殖民當局廉價批售土地給退職官員,迫使大批農民流離失所,表現出自己憤怒的控訴;而《南國哀歌》一詩,更為台灣霧社山胞慘遭日本佔領者屠殺唱出自己的哀歌,並對他們的英勇抗爭進行由衷的歌頌。他對有些知識分子在日占時期所表現的消極頹廢,乃至紙迷金醉,也作了無情的批評和怒斥。像《棋盤邊》、《赴了春宴回來》、《一個同志的批信》等小說便如此。1925年3月他驚悉孫中山先生病逝,以輓聯哀悼道:「中華革命雖告成功,依然同室操戈,一統雄心傷未達;……」寄托的正是他對於當時南北分裂的痛感和渴望祖國早日統一的心懷。

第二、要學習和弘揚他建設和創造中華民族新文化新文學的堅強決心與信心。

中華民族曾經有過悠久而燦爛的文化和文學。但無可諱言,由於近幾百年其他許多民族的突飛猛進,也由於我國統治者的閉關鎖國與腐敗,招致連連的侵略和壓迫,政治、經濟、文化都落後了。鴉片戰爭以來,有識之士為求自強,皆不同程度地認識到改變現實,革新傳統之必要。然而這方面的種種探求,既有守舊勢力加以反對,也有因反對勢力強大而決心動搖者,更有對重建強大中華喪失信心者。賴和先生的可貴就在於他能夠堅定地站在建設和創造中華新文化、新文學的行列,既與守舊勢力作勇敢的鬥爭,又與喪失民族自信心的一味崇洋迷外者劃清了界線。他不但學習新醫,治病救人;1921年還加入台灣最大的倡導新政治新文化的團體台灣文化協會,為實現「啟發民智,灌輸民族思想,提倡破除迷信,建立新道德觀念」等宗旨而奮鬥。台灣新文化新文學誕生就與舊文化舊文學的衛護者產生激烈的衝突。當時賴和先生立即撰文參加論辯,聲援張我軍的革新主張。他的《讀台日紙的〈新舊文學之比較〉》和《答覆台灣民報設問》等文章,便力主新文學得適應時代的要求,以民眾為對象,反映社會現實,並以「舌頭和筆尖合一」的文字表現形式去替代舊文學。1925年他率先發表白話散文《無題》、自由體詩《覺悟下的犧牲》,次年初又發表白話短篇小說《鬥鬧熱》等,為全面推進新文學的各種體裁作出積極的影響深遠的貢獻。賴和的創作是吸收了歐、美文學的影響的。但他的作品又堪稱是中國的,極富台灣的地域色彩。他從我國古代中原文學既受到北方的「悲涼、慷慨、雄壯的影響,氣質上增益些強分」又受到南方的「理想、優遊、緻密的淘化,詞采上添些美質」而獲得廣收博采、在當代「結合西洋文學的原素」以建立中華新文學的強大信心。他的《流離曲》和《低氣壓的山頂》二詩都不乏對於歐美詩歌的借鑒,寫的卻是台灣人民的生活和情緒。它們都以不可抗拒的毀滅力量為始,而以新時代的來臨為終,對中華民族新生的未來,他總是充滿了不屈不撓的樂觀的憧憬。

第三、要學習和弘揚他深切關心人民疾苦和幸福,關心社會變革的現實主義追求。

現實主義歷來是我國文學發展的基本潮流。文學與現實的緊密聯繫,也就是與人民、與社會變革的緊密聯繫。這是文學作為時代的鏡子並具有崇高影響的必要前提。文學一旦喪失對人民、對社會現實的關心,那麼它也就必然要失去人民的關心,失去對社會進步的強大影響力。現實主義作為一種藝術的方法和潮流,它自然涵納過多種多樣的作家。而每個作家成就的大小,又正往往是與作家對人民和社會現實的關注程度成正比的。賴和先生曾被稱做「台灣的魯迅」,正與他深切關心人民的疾苦與幸福,關心社會現實的變革分不開。他懷有對人民大眾的深沉的摯愛。他認為,「只有為大眾服務,才是正當的事業、光榮的事業。」他一生行醫就是人民的好醫生,被群眾稱為「聖人」。在他的作品中,對被壓迫被剝削人民的同情與對統治階級暴政的憎恨,與他變革現實、復國救民的深切願望正緊密相連。他不但把文學看做「社會的縮影」,而且力主文學要反映「現社會待解決、頂要緊的問題」。他認為作家應該「向大眾宣傳他們所受痛苦的原因,向他們表示同情,教他們需求自救」,以使大眾參加到社會改革運動中來。人們從他創作的詩歌、小說和隨筆雜感中,正是可以看到台灣社會的面影和台灣人民的痛苦,也可以看到台灣人民為變革現實,擺脫受壓迫地位所進行的可歌可泣的抗爭,還可以看到通過現實主義的真實細節的描寫所展現的風土人情與語言風貌。

一百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短暫的一瞬。但自賴和先生誕生的這一百年,中國歷史已經產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變化。我們偉大的祖國不僅擺脫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屈辱地位,在亞洲的東方像巨人一樣巍然屹立起來,而且任何勢力也再無法阻擋它向著光明未來前進的雄偉步伐。今天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深切盼望國家的和平統一,兩岸當局也正採取措施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各自的努力。我想,這正是賴和先生當年所熱切盼望的。我們相信,我國人民一定有智慧有能力去實現這一偉大的民族目標。應該說,這也是對我國人民的卓越作家賴和先生的最好的紀念!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