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李登輝的悲情意識
解讀李登輝的悲情意識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民無所措手足矣。」這是二千多年來,中國讀書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句話,用現代哲學的語言可翻譯如下:概念定義不確實,就不可能有邏輯的一致性,沒有邏輯的一致性,事情就不能實踐,事情辦不成,民眾就無所是從。
今天台灣民眾之國民意識分裂,連國家認同都發生問題,那正是「民無所措手足矣」,而「民無所措手足矣」都是大家對李登輝歷來的談話有「質疑」和「誤解」。於是乎,去年12月29日由國民黨文工會發表「說帖」,並於30日由李登輝發表其黨務檢討的《挑戰與重生》,以澄清「誤會」。但是,我們發現所有的「說帖」和「澄清」只是治絲益棼,其根本問題還是在「名不正則言不順」。茲分析如下:
「說帖」說:「民國34年前,國民黨統治權確未及於台灣;且國民黨也不是誕生於台灣本土。因此,從『國民黨是外來政權』的定義看,李登輝的談話並未脫離史實。」
這完全是昧於歷史和邏輯的說法。興中會成立不久,陳少白來台灣,就有台灣人黨員揚心如、容祺年、吳又秀、趙滿朝。後有參加「三二九之役」倖免於難的羅福星,於民國成立後返台,發展組織而有1914年的「苗栗事件」。後來,又有留學廣州的台灣學生返台,於1927年發生「廣東台灣革命青年團事件」。台灣民眾黨的領導人蔣渭水就是中華革命黨的秘密黨員,在台宣傳主義,並在《台灣新民報》連載發表《中國國民黨之歷史》。光復後,秘密黨員郭國基還曾代理過高雄市黨部主委。另外,參加祖國革命而參加國民黨的台灣人就更多了,所謂「半山」是也。「外來政權」國民黨不知自己在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總統李登輝也不知自己台灣人的歷史。「亡人之國,先亡其史」,斯之謂也。
再從邏輯來看,如果以誕生地來界定「外來」和「本土」的話,國民黨不但是台灣的「外來政權」,也是中國的「外來政權」,而只有在夏威夷才不是「外來政權」,因為國民黨誕生於檀香山也。若以統治權為之界定的話,李登輝的「台灣國民黨」在三年前亦從未統治過台灣,豈不也是「外來政權」?只有統治台灣的日本、滿清、明鄭、荷蘭才是「本土政權」了。並且李登輝所指責的「外來政權」國民黨也因統治過台灣而應是「本土政權」了,但李登輝又在「檢討」中說:「本黨從大陸遷台,從沒有失去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愛護與認同,所以本黨就是全台灣二千一百萬民眾的政黨。」究竟國民黨是不是「外來政權」呢?是李登輝在精神分裂,還是我們凡夫俗子看不懂摩西之言呢?國民黨可以是殘暴的、專制的、腐敗的……政權,但並不是「外來政權」,李登輝「外來」的「名不正」,文工會再澄清也澄清不了的。
「外來政權」未能澄清,李登輝在「檢討」中還要釐清「認同」,他說要「認同台灣」,並且,「認同台灣、愛惜台灣,為台灣努力奮鬥,就是台灣人」。
「認同台灣」,我們至少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國籍認同,二是省籍認同,三是戶籍認同。以國籍認同而言,「認同台灣」與認同台獨又有何差別?以省籍認同而言,台灣明明有14.8%的外省人,省籍是天生的,是上帝的旨意,要外省人認同台灣,豈不是要改變上帝的旨意?以戶籍認同而言,不論省籍而住在台灣的人都必然會認同台灣,但還有金、馬同胞,也必須把戶籍遷到台灣來嗎?這種「金馬不認同論」豈不比「金馬撤軍論」更嚴重?
「認同台灣」就是「台灣人」,「台灣人」講的話總該是「台灣話」罷,李登輝又說,要實施台灣話母語教學。那麼,蔣經國「認同台灣」,並自稱是「台灣人」,蔣經國「台灣人」講的話也當是「台灣話」罷,那麼李登輝要實施的台灣話母語教育有沒有包括蔣經國講的「台灣話」呢?如果要包括的話,中國一共有156個民族,各地方言更不計其數,那麼台灣話母語教學少說也有一、二百種,而不止閩南話、客家話和原住民語了。那麼多台灣話母語教學要怎麼教啊?如果不教,那麼為什麼只有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可以有母語教學,其他省籍的台灣人只能有北京語教學,這不是歧視其他的「台灣話」母語嗎?李登輝要我們「認同台灣」,能不「頭殼相打電」嗎?要如何認同呢?
這又是李登輝「認同」的「名不正」。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省,只有台灣省民才需要有對台灣省籍和戶籍認同,中華民國的國民依法有權遷徙居住於中華民國的任何一省,所以,台灣省有全國各省之人,對外省人和金馬同胞,認同的不是台灣省籍,而必須是各自省籍,雖各個省籍的人省籍認同不同,但國籍認同必須是相同的。所以,二千一百萬台澎金馬同胞共同認同的只有中華民國的國籍,不是台灣國籍,也不是台灣省籍,甚至不是台灣戶籍。母語教學是地方政府的職權,閩南人區教閩南語,客家人區教客家語,原住民區教原住民語,馬祖也可以教福州語。外省籍人不是台灣人,但也可「入境隨俗」。母語教學不是總統,也不是教育部的職權。中央政府只能負責國語教學。
今天台灣政治的亂源在於李登輝的「言不順」,其「言不順」又在於他的「名不正」,為什麼李登輝會「名不正」呢?是他缺乏起碼的邏輯能力呢?還是刻意的「創造性模糊」呢?如果是後者的話,李登輝就必須知道「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太」。心不正,意不誠,是不能治國平天下的;心不正,也就名不正,名不正也就言不順,以致民無所措手足。李登輝登基六年以來,台灣亂象叢生,已經到了亡黨亡國的地步,難道還不能反省到「正心」、「正名」的道理嗎?李登輝若以中國文化為傳統封建、落後野蠻的話,也當知林肯有言:「誠實是最好的政策。」國民黨要澄清要檢討的不是別人,就是李登輝自己!◆
社論
國際視野
兩岸關係
李登輝研究
中國問題
台灣政情
省籍問題
歷史人物
海峽隨筆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