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國民黨對李登輝言論的澄清
評國民黨對李登輝言論的澄清
‧蘇格拉底說:「政治家應當對自己的無知認識得更清楚,因他肩負的重責大任不同於一人。」
‧老子:「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代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愛說不愛聽的主席
最近,中國國民黨文工會發佈說帖,為該黨李主席近一年來的「胡言亂言」提出釋疑。去年年底該黨亦舉行83年黨務工作檢討會,李總統以執政黨主席身份,發表「挑戰與重生──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的奮鬥志業」專題演講,明確表達「反共非反華、反獨非反台」的堅定立場。
我們向來關心執政黨的一言一行,不僅因為她是孫中山創立的「開國政黨」,也因為她的確關係乎我們在台灣每一個人的前途。但每次看到執政黨李主席的演講或談話,以及文工會的言論,不禁搖頭歎息!何以這樣說呢?主要是這七年來,該黨有一位「愛說話不愛聽話」的主席,加上一群「逢君之惡」的幹部,平時不做理論工作,卻臨時抱佛腳常說些不痛不癢、邏輯混亂、連自己也難有信心的話,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批人將來的歷史地位或歷史記錄將不堪聞問的。我們說這些話,絕非有絲毫「幸災樂禍」的意思,而是相當沈痛的,也帶有一種憐憫或寬恕的心意在內。
現在,筆者就把文工會發佈的說帖(見《中央日報》83年12月30日)和李登輝主席的說話,分四大部份來討論並一一加以批判。(以下引號內皆為原文)
一、口口聲聲講反共不反華,又高揭「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努力與希望」,但實際上心目中卻只有台灣意識,而沒有中國意識:
說帖中說:「而今天,我們所生活的是一個自由的社會,每個人都有講話的自由,過去不敢說的、不敢罵的、現在根本沒有什麼顧忌。……要瞭解台灣的整個歷史,從荷蘭、清朝到日據時期,大家其實都很清楚,過去的台灣人,有努力、有參與,但沒有發言權。」我們認為這句話縱使沒有挑撥族群和諧的意思,必有挑撥的後果發生,台灣人沒有發言權有什麼好刻意強調的,這是一歷史問題,台灣問題是中國問題的一部份,四百年來,中國文化的衰退,使中華民族無力因應外來文化的侵略,豈止台灣人沒有發言權,整個中國人也沒有什麼發言權,因為四百年來,中國人自身難保,抗敵以救亡圖存才是生死關鍵問題,民族不保還談什麼個人自由與民主參政的問題呢?說帖只談到台灣人要自由、要發言權,心目中根本沒有中華民也要自由、也要發言權啊!否則文章就不是那樣的寫法,可見他們所謂「反共不反華」也只是說說而已,做個樣子,一旦談及關鍵問題,整個思維傾向(Mindsets)又習慣性地回到偏狹的、不經意地自我設定的思維陷阱裡。
二、關於「國民黨只有兩歲」的真正意涵:
說帖中提及民國82年12月李登輝為台北縣蔡勝邦助選時說:「中國國民黨雖然已有一百年的歷史,但從現在以新觀念、新服務來出發的國民黨只有兩歲,以前的國民黨對自家有很大的貢獻,現在的的確確完完全全在改變,國父時在改變,老總統時在改變,經國先生時在改變,李登輝時也在改變,為了使我們國家有很好的發展基礎,使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得到保障的安定。」
沒有常道的變是亂變
這樣的話,筆者看來只是廢話,你變是可以的,也應該的,但你忘了中國文化精神裡有「常道」和「變道」兩種,沒有常道的變是亂變,是忙於瑣碎之事的「心中無主」之變。這個常道在政治上講,就是政治路線,在企業管理上叫「共同願景」(Shared Vision )。Peter Senge在《第五項修煉》(The Fifth Discipline, 1990 年出版)這本暢銷書中提到:「組織需要建立清晰的方向,作為凝聚員工的共同願景,否則組織維持現狀的力量將牢不可破。共同願景是一個方向舵,能激發新的思考與行動方式,發現思考的盲點,放棄固守的攪法,承認個人與組織的缺點,培育出承擔風險與實驗的精神,以免整天都忙於瑣碎之事。」(第11章)
孫中山先生和兩位蔣總統的時代,雖然也在改變,但三民主義路線是永不變的,「堅持一個中國」的大經大則是永不變的,「堅持中華民族與中國文化」也是永不變的,這叫萬變不離其宗。兩位蔣總統時代不但堅持民族主義立場不變,他們也絕不與黑道和金錢掛勾,也不會與楊天生、朱安雄這一類帶有黑色背景的商人明顯而直接的往來或打高爾夫球,蔣經國反而經常穿夾克訪問鄉下,結交民間友人。想不到蔣一死李登輝變得真快,儘是結交財團朋友,提名黑道人物選議長副議長,你利用人家,人家當然也會反過來利用你嘛!此之謂「天理之本然」如是也。
所以,台灣目前的政治已是沒有民族立場的政治;只有形式上民主沒有實質上的民主政治;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的「資產階級專政」,一言以蔽之是沒有三民主義的國民黨在執政,任憑你以什麼新觀念新服務來欺騙世人,也洗不清以上所提到的「嚴重事實」。何況你所謂的新觀念是什麼?
如果我說兩位諾貝爾物理家海森堡和普裡高津,認為愈新的物厘學世界觀,與中國傳統的古老世界觀愈是相通,不知李登輝和文工會懂嗎?所以,要變是對的,但必須有本有源,有宗旨路線作為向,才不會亂變。令人悲哀的是,我們只見國民黨李主席一天到晚強調自己的「治國理念」,卻未看見這一治國理念是如何形成的,經過多少學者專家或黨內各智囊群的反覆爭辯而擬定的。看看對岸中國大陸,光是統戰理論研究組織有三百多個,各級研究會會員達六萬人,形成了共產黨員同民主黨派及其他黨外相結合,理論工作者同實際工作者相結合,專取統戰幹部和從事其他丌作者相結合,在職人員和離退休幹部中熱心理論研究者相結合,老中青相結合的一支統戰理論性研究隊伍,從中央到省、市、縣直至基層單位,已經形成統戰理論研究的組織網路。
「亡人之國,必先亡其史」
看看人家是多麼認真務實地在搞理論工作,而我們只是李登輝一人一天到晚東講西講,一個人講了許多邏輯混亂、無知於歷史的話,不知他的講話,事先經過多少智囊文膽看過後才發表?若非他一人剛愎自用,就是一群逢君之惡的大臣們混飯吃,看他一人出醜鬧笑話,二者必有其一吧!
二、所謂「國民黨是外來政權」的詮釋:
李登輝七年前上台不久在記者會上說:「沈昌煥和李煥兩位秘書長是他的跑腿」當時騰為笑談。我們從寬容的角度來解釋,可以原諒他無惡意,但他用「跑腿」兩字,顯然中文太差,中國文化素養不足,也可見這幾年來,他的思維方式與語言,跟中國文化、中華民族,大大脫節,以這樣脫離民情的總統來治國,還能期望這個政府作到三R 嗎?(Responsibility, Responsiveness,)難怪一天到晚要人澄清解釋,忙著搞擦屁股的事。現在,文工會要詮釋李登輝「國民黨是外來政權」,也是這樣的一貫邏輯所必然發生的行為。
文工會說:「從歷史的事實來看,民國34年前,國民黨統治權確未及於台灣,且國民黨也不是誕生於台灣本土。因此,從『國民黨是外來政權』的字義看,李總統的談話並未脫離史實。」看了這段話,筆者不禁搖頭嘆息,所謂「亡人之國,必先亡其史」。作為執政黨的喉舌單位,那麼無知於中國歷史、台灣歷史,連澄清解釋的邏輯也沒本事,這一切只說明國民黨今天沒有理論工作人才,也沒有明確的政治路線,三民主義只是口頭說說的兒戲,結果必然就會像現在這樣忙於瑣碎事務,東講西講顛顛倒倒。
不錯,民國34年前,國民黨統治權未及於台灣,但統治權與主權不同,「台灣者中國之土地也」,因甲午戰敗,割讓給日本,台灣並非無主之島,否則日本為何要跟李鴻章去訂「馬關條約」呢?這一段國恥是日本侵略造成的,當中華民國推翻滿清後,國民黨的統治權雖未及於台灣,但台灣仍屬於中國,將來還是要收回的,國民黨做為中國的執政黨也承擔了這一歷史任務,等到抗戰八年把日本打敗了,收復台灣,台灣又成為中國的一省,作為中國執政黨的國民黨當然順理成章地也成為台灣地區的執政黨,如何能說是外來政權呢?只有站在「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立場才能說國民黨是外來政權,但那個前提是站不住的。
其次,說國民黨也不是誕生於台灣本土,這句話更不通更為幼稚。國民黨不是誕生於台灣本土,但國民黨也不是誕生於中國本土,難道國民黨也是中國的外來政權?難道國民黨誕生於美國檀香山,她就是夏威夷或美國的本土政權?荒唐!荒唐!百年老店的國民黨文工會真是可憐到飲人歎為觀止啊!
誰說反台獨就是反台灣?
四、所謂「反共非反華、反獨非反台」的錯亂與廢話:
台灣人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數十年來我們反台獨的人,又有那一個人說反台獨就是反台灣,不認同台灣呢?說反獨非反台不是一句廢話嗎?反台獨的精義乃是反對「分裂國土」,反對呼應外國人「分裂中國」的野心,如此而已,不先愛台灣、認同台灣,又如何來反台獨呢?但有一前提,,「台灣者中國之土地也」,反台獨而是反對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這就是愛護台灣,認同台灣為中國的一部份,所以重提反獨非反台,雖無心挑撥省籍情結,卻有挑撥的效果,「言不可不慎也」。
至於反共非反華自是應有之義,我們是中華民族一分子,那有自己反自己的呢?除非那批自甘於脫離中華民族的台獨份子,那正是「自我異化」的人了。但這裡要說明白的,自蘇聯垮台以後,東西方冷戰結束,已無所謂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鬥爭的問,題意識型態的終結不是因為階級鬥爭已經結束,而是因為極左與極右追求普遍性的真理或理想社會已不可得,所以現在已經進入後現代社會(Post-Modern Society)再也沒有什麼極左極右或反共不反共的問題,大陸現在也非走毛式共產主義路線,如果反共不是針對國民黨向共產黨提出一條中華民族應走的路線之爭,而流於政權保衛戰或個人權位自保之戰,從歷史經驗來看,則這種缺乏「凝聚人心的理想」的反共,沒有思想路線的反共,結果必將是失敗的。
所以,根本之計,國民黨今天最需要的是理論重建工作,要有本事提出一條可大可久的政治路線來,要著眼於四百年來西方文化侵略中國後,中國要現代化,中華民族要站起來,中國人要民主富強,要呼應這些要求,而尋找出路、尋求答案。要向全世界人民、全中國人民證明我們的路線或政經體制是最好的出路,那國民黨就成功了。可惜,李登輝及其大臣們只能以誇張的動作為掩飾。故願讀者回憶一下本文開頭引用蘇格拉底和老子的兩段話,即可對百年老店的國民黨和她的領導人今日是以怎樣的心態和怎樣的理念治國,恍然大悟。◆
社論
國際視野
兩岸關係
李登輝研究
中國問題
台灣政情
省籍問題
歷史人物
海峽隨筆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