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的新方向

翁啟元
(華府華夏戰略研究會)


前 言

在萬眾期待下美國總統克林頓終於在國情諮文中推出他的經濟政策,他的政策以縮減財政預算赤字為重心,準備加稅和減少開支,詳細數字讀者可從其他報章雜誌得到,不在此贅述,筆者謹就他的政策意義,可行性和後果作為探討。

經濟政策的新轉向

美國兩黨政治,輪流作莊,施政上差別不太大,但是由於各黨主要支持骨幹階級淵源略有不同,因此在經濟和外交政策的理念上有所不同。美國共和黨迷信亞當史密斯的經濟自由競爭論,認為政府盡量減少干預,發揮競爭機制,經濟搞上去,大眾都可沾到好處,這次共和黨執政12年,在這期間,成績卻也不差。雖然和舊蘇聯軍備競賽而拖垮蘇聯,國家經歷有史以來最長的繁榮成長週期,製造業在慘酷的淘汰重整下,在國際上開始有了競爭力,出口能力大幅增加,和日本及歐洲相較,情況算不錯。

特別在堅持國際自由貿易的原則下,使全世界的經濟能穩定的保持一定的成長,不能不歸功於亞當史密斯的理論。但是理論後一半的大眾會沾到好處,並沒有實現,失業率居高不下,社會問題日趨嚴重,而且由於軍備競賽,銀行危機等歷史繼承下來的問題,以及美式分贓的民主,使財政赤字日益增加,加上拼不過亞洲人的勤勞節儉,貿易逆差無法消除,造成美國的內外債台高築,已逐漸有惡性循環之虞,就在這壓力下,布希違背競選的諾言,在民主黨國會相助之下,提高稅收,結果是美國進入不景氣,布希雖欲補救,但晚了幾個月的統計數字證明經濟強力復甦時,布希已因經濟問題落選,黯然離去。

克林頓是在攻擊共和黨的社會政策和財政赤字以及經濟衰退爭取到美國中產以下階級人民的支持而當選的,有幸地經濟已開始復甦,因此他可以集中力量對付財政赤字和改善社會政策,後者他已全權任命他的夫人草擬醫療保險問題,為了解決財政赤字他準備大幅加稅和減少部分開支,但他仍準備增加政府主持的一些社會措施和基本建設。這個和以發展經濟的競爭實力為主的共和黨,顯然有很大的轉向,政府說的主導思想,無疑將是未來四年的美國的經濟政策中心。

政策的可行性

在美國的稅收制度下,要想從花得起錢雇律師和會計師的百萬富翁抽稅,實在不容易,為此,克林頓總統只得違背競選時的諾言,把增稅的對象擴大到年收入三萬元的中下階層,同時也減少對老人福利的補助,為了減少各地方議員的反對,他特別有一筆支出,給各地方分贓控制的經費,作為基本建設和社會服務之用,發揮了收十元分五元的心理妙用。因此在愛國號召下,加上民主黨控制的議會支持下,加稅應是沒有問題,但是以往的經驗長勢不強的,加稅影響群眾消費心理,很容易使經濟衰退,稅收反而會減少,而且在減少開支方面,每個議員都有他照顧的項目,特別是老人福利部分,美國老人投票率高,利益集團組織力量很大,恐怕很難通過,再如通貨膨脹,則開支縮減更成問題。總之算盤雖打得好,有很大的變數存在。即使他的計劃完全實現,只是達到縮減每年財政赤字到二千億左右,換句話說,美國的國債仍然將繼續增加。

對世界的影響

一般來說,西方國家口說樂見美國致力於財政赤字的縮減,有兩個原因,一是西方國家投資不少在美國公債上,美元又是世界最通用貯藏的貨幣,因此不願見其破產,二是因此達到美國利息降低,防止資金大量為追逐利息而流入美國,而且赤字縮減,美元升值,可以減少美國競爭力。事實上,這幾年來由於美國的出口力量增強,和非貿易性,如版權的收入,再加行政手段,如波斯灣戰爭各國的奉獻,美國的國際收支已漸改善,而且憑心而論,沒有美國的赤字和自由貿易,那有日本和四小龍繁榮,如果美國加稅和政府干預的結果使工商業失去了國際競爭的結果,則民主黨理念上的保護主義,更有抬頭的藉口,國際貿易的戰爭恐怕比我們預料中來得早。可笑的是當主要西方國家通過新聞媒體和新西方政客學者對東歐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推銷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更用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威脅利誘,使這些國家能讓西方資本家予取予求,當他們自己經濟發生困難時,如西歐、日本和將發生的美國,卻採取政府干預和保護政策,有時連人道主義也不管了(難民問題),這是不是意味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將日益走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