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從飢餓中解放出來

從挨餓到吃飽

張在賢
(澳洲墨爾本大學教授)


擁有世界人口22%的中國,卻只擁有世界7%的可耕地,所以,相對其他的國家,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是得天獨「薄」的。中國歷史上循環的農民暴動其實都和吃飯問題密切相關。根據統計,中國目前尚有七千多萬人處於饑餓狀態,這是未來中國發展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但是,根據91年的統計,美國亦有1,150萬人處於饑餓和半饑餓狀況。這個數字在絕對值上當然比中國的饑餓人口少得多,但相對於中國的可耕地只有美國的70%,而人口卻是美國的五倍,在相對值上竟是美國的饑餓人口比例超過中國。所以,饑餓的問題不但和糧食生產相關,也與經濟分配制度相關。本文以詳細的數字說明了中國在增加糧食生產上的努力,已漸漸使中國人從饑餓中解放出來,這是今天中國最大的人權成就,是中國人的光榮。──編者

人口造成經濟發展的阻力

中國自有史以來到現在一直是一個以農業經濟為基礎的國家。這個特徵,直到最近的一百年才開始逐漸轉化,慢慢在農業經濟的基礎上發展了近代工業,但經濟的主幹仍以農業為主。在歷時三千年的封建農業社會中,整個社會的存亡興廢和農業生產增減及人口的多寡有著密切的關係。據史家的估計,秦併六國的戰國末期,中國的人口高峰曾經到達過三千萬人。但那時的人口絕大部份集中於長江以北的黃河流域地區。

人口過剩、耕地面積不足,在秦始皇時代就已存在了。

公元7世紀的盛唐時期,疆域比秦漢時代擴大多了,但人口也升到八千萬左右。北宋全盛時代,人口高峰一度到過一億。元朝的百年,由於戰爭和政治倒退等原因,人口一度銳減。明末清初以後,人口一直直線上升。鴉片戰爭時(1840年),據可靠的歷史記載,中國的人口已經突破四億。1950年,國共內戰結束時,人口總數約為54,000餘萬;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所公佈的人口總數是113,300萬。

40年中,中國人口增加了一倍稍多。比照目前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自然增加率來看,中國人口的增長速率比較接近世界的平均值,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但因為中國原來的人口基數太高,在勞動力未得到合理分配和使用的情形下,任何人口增長都造成經濟發展的阻力。

農民大暴動正是這種歷史循環

人口的過份膨脹並不是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衰退或遲滯的唯一原因,但是一個主要因素。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的是,人口過多,糧食生產不足就會導致農村經濟破產,最後也導致政治上的一治一亂的循環現象。

韓非子曾說「古者人民少而財有餘,故民不爭。……今人有五子,不為多;子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孫。是以人民眾而貨財寡,事力勞而供養薄,故民爭。雖倍賞累罰而不免於亂。」(見《韓非子‧五蠹》)。早在兩千多年以前,韓非已經提出這種純樸的唯物史觀。

大抵是多數人不能吃飽穿暖的時候,老百姓揭竿而起,起來造反是歷史上必然的事。從小規模的結夥行搶匯成強大的農民大暴動。最後是摧毀了一個王朝。

大動亂期間,人民輾轉流徙,死於戰爭或饑餓,減緩了經濟崩潰帶來的威脅。以後,一個新的王朝又建立起來。新王朝在人口壓力減小,經濟得到復蘇的條件下,又能維持一個時期的安寧。明末張獻忠、李自成領導的農民大暴動正是這種歷史循環的一個自然環節。兩千年來的歐洲也沒有逃出這個模式。人口過剩,財富分配不均的時候,就使用戰爭手段來求解決之道。本世紀中的兩次世界大戰都肇因於此。

兩千億美元以上的賠款

歷史也告訴我們,中國人都能豐衣足食,在四千年的歷史中是從來未曾有過的。史書上號稱「貞觀之治」的盛唐時期,人口達到八千萬,人民的生活較為富足,但仍有一部份人是在凍餒之中。「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當時的一個普遍現象,並非詩人故甚其辭。

唐代中期,農業生產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每人每年糧食平均佔有量曾到過1,256斤(唐制1斤合今天的596克)比起今天中國人的人均糧食800斤要高得多了。但由於生產關係和生產資料所有制的不合理、政治腐敗、豪強霸佔、土地兼併和連年對外戰爭,貧富之間相差懸殊,許多人仍過著半饑餓的生活。

清朝初期,史家所稱頌的「康乾之盛」,生活於饑餓線以下的人口百分比比以前更高。嘉慶以後,中國人口突破四億,農業生產走向衰退,康樂富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從鴉片戰爭到滿清覆亡的70年間,帝國主義的東西列強憑了他們的堅船利砲轟開了大清王朝的大門。中國一敗於鴉片戰爭,再敗於英法聯軍、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戰爭。割地之外,還要賠款。賠款的數字,按現在的幣值計算,為數在兩千億美元以上,負擔這批債務的是中國從事直接生產的老百姓,而並非慈禧太后和她的王公大臣們。
中國人民在鴉片戰爭後一百年所遭受的折磨痛苦比起明末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直接受害者不只是社會中的中下層份子,連上層份子也都未能倖免,但上層份子都能利用他們的政治權力把痛苦轉嫁給沒有發言權的老百姓身上。所以在這樣的情形下多數人吃不飽飯是意料中的事。

吃飯問題不是一蹴可及

從民國肇建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40年間,中國在列強的種種凌辱欺壓之外,又經歷了軍閥混戰,蔣介石的瘋狂「剿共」,和八年抗日戰爭浩劫等一連串的慘痛經驗,中國人死於戰爭、瘟疫、饑餓和天災的,為數四、五千萬之多。戰爭帶來了經濟癱瘓和生產停頓,老百姓的生命已經不保,穿衣吃飯問題那裏還能顧及得了。中國人在這期間所受的折磨是歷史上罕見,沒有身臨其境的人們很難體會得到。

1950年,國共戰爭結束,帶來了中國人多年企盼的和平,他們在戰爭的廢墟上重建他們的家園。首先要解決的是吃飯問題。那時的中國人口已經接近55,000萬,在生產遭到嚴重破壞和土地分配不均不足的情況下,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不是一個一蹴可及的問題,但解放帶來了希望,是一個好的開始。

1952年,也就是解放後的第三年,中國的糧食總產量是16,392萬噸,比1949年以前的內亂時期有較大的增長;但按當時的人口分配,每人年每年只有557市斤的主糧食,也是每人每天只有1.56市斤,仍是很難維持溫飽。清朝全盛時期,耕地面積遠小於解放初期,但糧食人均佔有量是628斤 ,比1952年高出58斤。也就是說,嘉慶年間,在數學數字上每人每天可有1.72市斤的糧食。

1952年以後的35年當中,中國的糧食產量有突破性的增加,1988年中國人的人均糧食已經達到719市斤;1989年創造了最高水平,人均糧食為800斤,也就是每個中國人每天可以有2.19市斤的糧食,是自清以來的最高峰,但仍低於唐宋明三朝的人均糧食的最高標準。

現代化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1989以後的糧食產量一直沒有增加,因素是多方面,到公元2000年時,中國人的人均糧食能否達到1,000市斤的標準呢?照目前種種客觀因素推算,這個任務是很艱鉅的。

在40年來糧食生產不斷增加的同時,有幾件事值我們注意的:第一是大規模的水利建設(40年來建成83,000個大小水庫;黃河40年來未曾大決口,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其次是化肥的普遍使用,耕作技術的進步,農業機械化,農業投資和農業用電的增加,使中國農田單位畝產量從1952年的176市斤增加到1988年的477市斤,這幾年的的單位畝產量已經是解放初期的2.71倍。

目前小麥的畝產量已經超過美國和世界小麥平均畝產量的標準,是一項很突出的成就。但自1952年以後,由於工業的快速發展和基建設的土地需要,中國耕地面積持續下降。

1988年全國耕地總面積為14.35億市畝,比1952年減少了14.6%。因此,到公元2000年時,中國人的人均糧食能否達到1,000市斤還很有疑問。看情勢,中國在未來的二、三十年中,隨著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仍有以大量外滙購買國外糧食的必要。僅1988年的一年,中國就從國外購進910萬噸的糧食,是僅次於蘇聯和日本的糧食進口國家。這雖是一項損失,但不足為大慮,是中國走向工業化、現代化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文革中的不幸之幸

中國從1950年的半饑餓狀態到1988年的基本上吃飽飯階段不是一帆風順的一條路,中間經過了一個極為曲折的過程,政府和人民都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5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文革結束時的20年中,中國經歷了反右、大躍進、過早實行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等種種極左路線的錯誤,生產急劇倒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1961年的人均糧食的消耗量只有217市斤,每人每天只有0.87市斤的糧食。

1960年前後,人口的非正常死亡率驟增。1960年的一年中,全人口不但未增,反減少了1,000餘萬。文革期間城市生產幾乎完全停頓,但農業生產反而逐漸增多。1976年文革結束時,中國人均糧食又從1961年的317斤升到615斤,幾乎增加了一倍,是文革中的不幸之幸。

中國人已經開始要吃得好

目前中國的人均糧食佔有量已經有800市斤,是可以吃得飽了。為什麼仍感到糧食不足,需要大量進口呢?事實是這樣的,照農業統計的計算標準,一個國家的人均糧食消耗量包括兩大類糧食消耗,一類是直接消耗,一類是間接消耗。直接消耗是指每個國民每年直接吃下肚去的糧食(包括釀酒需要的穀物);間接消耗是指食品加工工業用糧、飲料製造和家畜飼料的糧食消耗量。

一個經濟繁榮的國家和一個經濟落後國家,在糧食的直接消耗量和間接消耗量的比例上有明顯的差別。70年代中期,美國人的人均糧食直接消耗量是126斤(中國市斤),糧食間接消耗量是1,166斤;同期日本人的糧食直接消耗量和間接消耗量分別是264斤和288斤;中國人在同期的兩種糧食消耗量分別是500斤和104斤。

這些數字指明中國人在飲食方面的消費標準比起美國人的標準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比日本人也有相當差距。看了這些數字,我們不但不覺得失望,反為中國感到欣喜慶幸。中國的11.5億人已從饑餓中擺脫出來,進入了吃飽飯階級。像前面所說,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從今以後,中國人不但可以吃飽,而且已經開始要吃得好,逐漸在提高他們對肉類、魚類、蛋類和奶品類的要求。

1985年,中國人在這類食品的人均消耗量是98市斤。最近幾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增長,糧食間接消耗量又有明顯的增加。今後,中國人的人均糧食直接消耗量會逐漸下降,糧食間接消耗量會逐漸增長。到中國進入小康階段時,人均糧食消耗量將會達到1,200斤,不足之數,只有靠進口來補充。

從饑餓和半饑餓中解放出來

中國經過15年的改革開放,人民生活已有顯著改善,脫離了貧窮,正開始向著小康的路上邁步前進。這一段路可能還要走二、三十年。從小康走向富強也許是21世紀30年代以後的事,但照目前的情形來判斷,中國的前途是充滿希望的,有把握在21世紀中期成為世界上的一個繁榮大國,甚至有可能比這個預期的時間表還要快些。

上面舉了一大堆使人看了生厭的統計數字,說明一個什麼基本事實呢?很簡單,就是中國已經從長期的饑餓或半饑餓狀態中被解放出來,已經從吃飽走向吃好,是值得中國人驕傲的一件大事,但最值得驕傲的是,這個成就是在中國擁有世界的22%的人口,而只有世界7%的耕地條件下完成的。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都能分享這份無上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