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政策「前後矛盾」

宇佐美滋(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從克林頓政權的對華政策來看,還不能說這一政策已經確立起來。美迫於建立冷戰結束後新政策的基本格局,其對華政策經常前後矛盾。今後中美關係能否順利發展不容樂觀。

克林頓執政的第一年——1993年,美中關係中多次出現近年所未有的風波,從克林頓政權的對華政策來看,還不能說已經確立起來。美國迫於建立冷戰結束後新政策的基本格局,其對華政策經常前後矛盾。

爭論點多起來

與布希政權相比較,克林頓政權在對華政策上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兩國關係中的爭論點已不局限於最惠國待遇問題,而是變多了,把通過談判來制約中國的領域和範圍擴大了。

兩國之間的分歧以及有可能影響中國發展的領域,都成為牽制中國的槓桿,增加了美國可與中國討價還價的砝碼。例如,中國恢復關貿總協定成員國地位問題,出售武器問題,市場准入和貿易出超問題,出口高技術問題以及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問題,都屬此類。

還有,美國最近對西藏問題、香港問題和台灣問題的介入也明顯增多。克林頓總統在其簽發的關於對中國最惠國待遇問題的政令中就把西藏問題寫進了附加條款。

在香港問題上,美國政府沒有直接介入中英之間的糾紛,但是,卻在許多場合表明支持要求香港「民主化」的香港總督彭定康的立場。

在台灣問題上,在總統競選當中,前布希政權曾經批准向台灣出售F-16戰鬥機,對此,克林頓當時作為總統競選候選人曾表示支持。然後,在克林頓政權成立後批准向台灣出售水下魚叉導彈和E-2C鷹眼偵察機。

美中第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美國限制向台灣出口防禦武器,因此,克林頓政權的決定,可以說,是刺激中國的行動,也是牽制中國的手段。那就是說,在戰略上中國增強兵力,通過從俄國和其他國家進口武器來實現軍事現代化,美國對此予以牽制。

克林頓政權與以前的布希政權相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那就是制定對華政策的程序與中心有區別。

布希政權時期,因布希總統本人曾經擔任過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即「實際上的大使」,他有獨自的經驗,所以,布希總統本人被認為是最有權威的中國問題專家。可以認為,從對華政策的基本方針直至具體政策的實施,實際上都是布希總統本人親自決定的。而且,國務院只能是起補助作用而已。

但是,到了克林頓政權時期,克林頓總統本來就不擅長外交,把其重點放在國內政策方面,因此,在外交上,尤其是在亞洲問題上,可以認為,他是高度依賴國務院及白宮的中國問題專家。正因為如此,輔佐總統的外交隊伍必須有強大的陣容,然而,到目前為止,恰恰事與願違。

國務卿克里斯多福在卡特政權時期曾在國務卿范錫之下任副國務卿,他雖然是可靠的頑強的談判者,但是,他本人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批准任命時就曾坦率地承認「在外交上沒有特別的經驗」。在冷戰結束後的世界,要求美國發揮新的主導作用,當此之時,他擔負美國的外交,不能令人十分滿意。

白宮的國家安全顧問萊克,在卡特政權時曾任國務院政策計畫局局長,他本來性格穩重,是個學究式的人物,在越南戰爭時期他曾有反戰的自由思想,不能指望他能像季辛吉和布里辛斯基那樣具有很強的能力。這樣看來,在克林頓的外交隊伍中沒有能發揮強有力領導作用的核心。

從這種意義上說,在對華政策方面,可以認為,負責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羅德,其影響很大。羅德是職業外交官,但卻較早地離開了國務院。在尼克森任總統時,羅德曾在總統顧問季辛吉手下充當國家安全會議中的工作人員,因受到信任,他曾隨同季辛吉秘密訪華,此後,尼克森訪華之後的歷次美中首腦會談羅德都在場。

其後,羅德成為美國外交界的出類拔萃者,在雷根政權時又被任命為駐中國大使。過去,他被認為是共和黨方面的人物,但是,此次克林頓的民主黨政權又把他提拔到亞洲政策的中樞位置,這是值得關注的。

然而,在已過去的將近一年當中,應該是以羅德為頭號人物為克林頓政權制定的對華政策,與對他的重大期望相反,無論怎樣說是缺少連續性的。

可能是在9月發生了政策轉變

鑒於上述情況,對克林頓的外交,到目前為止評價不佳。有許多言行違背他在競選過程中的諾言,被認為是背信棄義的行為也很明顯。對索馬里和波黑那樣的軍事糾紛,其弱點就尤其明顯。據說,在白宮,克林頓總統周圍,對軍事問題有豐富經驗的顧問連一人也沒有。在人權問題上,因海地難民之事也丟了臉。因此,報紙上已刊登出要求國務卿克里斯多福辭職的消息,副國務卿已被迫辭職。

在對亞洲的政策上也看不到有明確的主動精神;在對華政策上,儘管克林頓在競選時批評了布希總統,但是,克林頓政權建立以來並沒有提出十分明確的政策。不是無益地以強硬的態度讓對方惱怒,就是突然表示妥協,缺少連續性。

例如,在克林頓政權成立之後三個月,據說從人權問題、核武器擴散問題,直到貿易問題開列了一張多達14項的清單,作為延長對中國最惠國待遇而中國必須做到的條件,以強硬的態度提交給中國。中國方面十分惱怒,反過來向美國方面提出了希望改善關係的七項要求。據說,這就是中美糾紛的開始。

在這種狀況下,克林頓總統於5月28日公佈,批准把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延長一年。除人權問題之外,不附加條件。但是,中國方面強調,要「無條件」,表現出不滿。

克林頓總統批淮無條件延長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受到美國國內嚴厲的批評。其後,美國對中國採取了稍加嚴苛的態度。例如,懷疑中國「銀河」號貨船載有向伊朗出口的化學武器原料,懷疑中國對巴基斯坦提供M11導彈,並公佈了對此予以制裁的措施。

此外,據認為美國國會作出反對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的決議,是最終導致北京敗給雪梨的原因。中國舉國動員,申辦奧運會,其濃厚的失望情緒反過來加重了對美國的憤恨。

但是,在美國對中國採取上述一系列的嚴厲措施之後,以9月中旬為轉折點,又突然尋求緩和,而且,又出現了單方讓步的高峰,那是在西雅圖首腦會談之前

但是,對美國方面這種和解的姿態,中國方面是怎樣回應的呢?中國方面最後也沒有做出任何具體讓步,沒有以見面禮來照顧東道主的臉面。

美國方面已感失望

在歷時一個半小時的首腦會談中,江澤民總書記在開頭15分鐘只是照本宣讀了事先準備好的講稿,單方面地表明「中國不允許干涉內政」的立場。作為首腦會談,表明這樣的態度是異乎尋常的。

江澤民總書記訪美之後,接著訪問了古巴、巴西和葡萄牙。與卡斯楚主席擁抱,可以說,也是事先安排好的,但是,對美國來說,正因訪美成果很少,似乎更加感到不快。

但是,也有人認為,對首腦會談期望太多,根本就是錯誤的。況且,克林頓與江澤民是首次會談。作為大國的首腦,不給國民向對方讓步太多的印象,從重面子的首腦會談來說,是理所當然的。

問題是,今後美中各級的協商能否順利進行。不容樂觀。其原因,不僅僅在於問題的難度,還因為美國並沒有明確問題的重要性及先後順序。在人權問題上,因美國經濟思想利用目前中國經濟的發展這種趨勢加強,所以,給人的印象是,美國在這一問題上的要求將會有所緩和。

總之,美國在人權上對中國的要求不會消失,特別是西藏的人權狀況,有時可能會仍然是關注的中心。

在貿易上,如進一步發展,美國的入超將成為問題,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已經達到僅次於對日赤字的規模。為了解決赤字問題,美國需要推銷高技術商品,但是,迄今為止中國方面未給予合作。中國貨船「銀河」號被認為載有化學武器原料開向伊朗,被美國追究。這一事件以美國撲空而告終。丟了面子的美國情報機關也不應因此而陷進去。

今後,在類似的事件中,如果中國方面出現被抓住辮子的問題,那可能就要發生嚴重的事態。為阻止北朝鮮研製核武器和導彈,讓中國對其施加影響,也是靠不住的。不能忘了北朝鮮進行試驗的「勞動一號」導彈就是中國提供的飛毛腿導彈的改良型。

(原文載日本《經濟往來》月刊1994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