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哉!「台灣人的日本情懷」

駁吉田信行的「東方美德」

曾健民


5月30日《中國時報》時論廣場刊載了日本人吉田君關於「永野發言」的見解,本人閱後深不以為然,故欲借貴刊一角陳述吾見於下:

一、本人旅居日本十數年,深知一個旅居外國人對當地國的歷史、社會做臧否是非的言行應當戒慎的道理,而且,這也是一般日本國民的通識。是不是台灣是自由的「無主之地」?

二、關於日本侵略戰爭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的謬誤,請吉由君參閱日本小學館出版的日本大百科全書,第17卷第791頁。本人特節譯如下:

(一)結果侵略戰爭犧牲了一千萬中國人的生命,而且造成了五百億美元的財物損失,四萬名中國人被強行擄往日本充當奴工。在台灣則進行皇民化政策,強迫台灣人民改姓換名使用日語,又動員數萬名台灣人充任大東亞戰爭的日本兵。在滿洲國高唱「五族協和、王道樂土」,對中國人民實施民族差別和壓迫,關東軍731石井部隊的生體實驗,即為其代表例。

(二)同頁也記載了「日軍在中國戰場死亡的具體人數是541,500人」。

(三)關於「南京大屠殺」同書613頁也記載著「對一般南京市民進行了數周的虐殺、強姦、掠奪、放火等蠻行……據日軍的紀錄,遺棄的屍體共84,000具……而據當時慈善團體埋葬隊的紀錄是155,337具……。」

(四)結果,日本降伏,結束了自1895年甲午戰爭以來,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及殖民支配。

總之,侵略罪行歷歷在目,日本侵華戰爭造成中國人民的死亡人數是1,000萬以上,而非150萬,而且日軍在中國戰場死亡的人數是541,500人,不是256萬人(這數目是包括太平洋戰爭的全部侵略戰爭)。為何故意誇大己方死亡人數縮水彼方人數呢?是歷史知識不足?或有淡化「罪的歷史意識」動機呢?日本百科全書記載勝於千萬雄辯。吉田君又居然為這些侵略行為辯解成為「日本國家正義」、為「日本生存」奉獻。對「否定南京大屠殺」的言行說成是「出於袒護夥伴之死」。甚至說,在日本會有這種論調的只限於曾參戰的上一代,果真如此,那代表「太陽族」新生一代的石原發言又如何解釋?羽田首相戲劇性地任免永野,其背後沒有一點「犧牲投」的政策意圖嗎?

三、戰後初期,日本國民曾對侵略戰爭有過「一億人總懺悔」的反省,但隨著冷戰構造及經濟發展,戰前舊勢力得以再生,1985年前中曾根首相發表了《戰後總結算》,它分政治結算和歷史結算,所謂歷史結算就是對戰前侵略戰爭的翻案,包括「東京大審翻案」、「靖國神社公式參拜」、「竄改歷史教科書」等,當然,歷史翻案是為現實政治服務的。永野發言與籐尾、奧野、石原等發言相同,是歷史翻案的一部分,它決不僅是為「袒護夥伴之死」、「軍屬會」式的意義,不可不認識到更大的現實政治意義。

四、關於日本政治投手投出這般好球,台灣與大陸、韓國不同,居然在「略微猶豫中」無力揮棒,吉田君在日本觀眾席上為此喝采,褒之曰「台灣人的日本情懷與東方美德」。所謂情懷美德是在具成熟智慧及自主能力之上呈現出來的寬厚言行,但台灣的表現並非如此。明知台灣全社會對歷史無客觀思維能力及主觀行動能力,卻將這無知無能恭維成情懷與美德。只能理解成日語的「皮肉的」發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