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日不長

談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

思魚
(華府中國戰略協會會員)


人類的曙光

從本年6月3日開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有175國的代表團參加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到了6月12日的首腦會議達到高潮,全世界有118位國家領導人出席,這是有史以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一個會議,雖然參加的首腦和代表動機不一,但是口頭上一致強調了環保的重要,這說明了形勢比人強,會議還通過了《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和《21世紀行動議程》等文件,超過154個國家簽署了《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要求各國控制二氧化碳等排放量,以遏制全球變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敦促各國加強保護瀕臨滅絕的動植物。相信除了部分專家和環保的積極分子,對大部分的與會這些人類的「菁英」分子,上述的宣言、公約所包含的內容,在會議之前可能只是饃糊的概念,因此,再通過會議期間新聞媒介的宣傳,會議對他們對世界人類是深具教育作用的。在有人類以來,人類無休無止的破壞環境,總算開始有了覺醒,如馬來西亞代表說出許多人的心聲「這是一個開始」,是不是在自毀性的人類文明上首次見了曙光。

中國發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心聲

中國由李鵬總理帶隊出席了會議,由於中國的歷史地理環境背景,如人口多,植被數千年的破壞,水旱災多,又由過去的貧窮落後,企圖加速的工業現代化,可以說是在和環境的鬥爭中,甚麼酸甜苦辣都嘗過,因此比較可能用大國的身份道出落後國家的心聲,更重要的是去年由中國發起召開了「發展中國家環境與發展部長級會議」,發表了《北京宣言》,可以說是為這個會議,在發展中國家取得了共識,李鵬代表中國強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必需協調的務實主張,同時要求發達國家負起更大責任,不但他們比較有能力,而且他們也是目前地球污染的主要來源。他又提出要尊重國家主權,維持世界和平,兼顧各國的實際利益和世界的長遠利益。總之,中國在這次大會的表現,已從80年代在國際政治的失落中,又逐漸恢復到昔日第三世界領導,舉足輕重的光采。

西方各國的姿態

這次大會最突出的是美國的「舉止失措」的表現和德國優秀的領導風度。美國在國際會議上,一慣是頤指氣使的作風,處處要表現出他獨霸全球的盟主地位,在這個大會上,大小國平等,顯不出威風,再加上財不大、氣不粗,因此布希早先沒有參加的打算,但因為國內外輿論的指責,只好勉強參加,本來可以冠冕堂皇一番,口惠而實不至而退,由於今年是大選年,共和黨內以右派布坎南為首的勢力炮轟布希各項政策,咄咄逼人,布希為了安撫這派,處處表示出美國利益高於國際上一切的態度,反對兩個協定,使他派出去的先行代表進退兩難,與布希早有積怨的《華盛頓郵報》(猶太人後台)和CBS,趁機大爆內幕,報告布希反環保和官僚集團內部的爭執,大大醜化美國在全世界的形象,與此相反,德國代表有令人心服的領導風格,他們不但團結了歐洲各國代表,抵制了美國幕後蠻橫的政治壓力(美國對各別國家以外交作威脅,要求同意抵制協定),慷慨的作出最大的援助計劃,即在對外環保援助達到國民總生產的0.7%,而且協調美國和不發達國家的一些爭議使宣言順利通過,美國答應簽訂《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不但如此,在歐洲仍然不景氣的今日,帶頭提出決定履行嚴格的污染規定,真是讓人刮目相看,至於日本這個經濟大國,則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沒有讓筆者失望地扮演蝙蝠的角色,畏畏縮縮,有時躲在美國後面(怕得罪他),有時站得比美國前面一點(怕世界輿論指責),勉強拿出的錢(14億美元一年)雖然比美國多(7.5億),但約為歐州集團的三分之一(40億),大失各國所望。

環境保護專家的憂鬱

此次會議雖在歡呼的鑼鼓聲中結束了,但是對於代表各國人民參加大會的許多熱心環境保護的積極分子,大會的結果,卻是發人深思。20年前在瑞典的斯得格爾摩開同樣的會議時,所犯的錯誤,是否會重犯,當時的決議只要求各國自己獨自處理環境問題,結果20年環境日趨惡化,因此,這一次,他們老早設計好,希望協調富國對自己因發展經濟而對環境的破壞負責,幫助窮國發展經濟時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他們滿懷熱忱希望富國每年拿出1,250億的捐款,結果只能得到每年60億美元的承諾,相去太遠,而且本來希望能有約束力的條約,也在美國阻擾杯葛之下,變成一紙空洞的宣言和協定,無怪乎一些代表熱淚盈眶地說,地球的環境惡化,我們是否還能再等個20年。

這是一個事實,當大多數窮國的人民還在飢餓線上掙扎時,如何要求他們照顧到環保的問題。當已發達的國家和正在發展國家的人民沉緬於消費文化,一個歌星的緋聞,遠比周圍的污氣污水更能引起群眾的興趣的時候,如何要求他們貢獻,這次會議的兩個協定只能說是觸到環保問題的皮毛,特別是超級大國美國的自行其是,產生極壞的影響,從衛星上照下來的地球已逐漸為灰色的煙霧所籠罩,走到海邊看不到藍色的海洋,山野裡到處堆滿垃圾,我們人類應該捫心自問,我們還有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