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5月, 洛杉磯死亡58人:27名黑人,19名拉丁美洲人,10名白人,2名亞洲人。不說大部份,也可說許多是死於警察或軍人的槍彈。這是1960年代以來美國最為嚴重的一次動亂。澆了布希總統和他的國際新秩序一大盆泠水。
好幾個星期後,軍隊仍在這個美國第二大都市中一部份地區巡邏。全靠派了有實戰經驗的軍隊,布希政府才能重新控制局面。派到洛杉磯的部隊中有第七步兵旅,1989年,這支部隊入侵巴拿馬城,當時死亡平民中,大部份是它的傑作。
洛城的損失至少七億美元。城中部份地區全遭摧毀。當地火勢和動亂場面呈現在世人眼前之際,美國其他50個城市出現抗議、遊行,許多地區發生與軍、警實際戰鬥的場面就鮮為人知了。洛杉磯之外,另外還有許多城市或實施宵禁或宣佈戒嚴,其中包括:舊金山、柏克萊、拉斯維加斯與亞特蘭大。儘管所有民眾抗議中都有非洲裔美國人,而白人、拉丁美洲人與其他民族後裔也都參與了,有的城市裡,抗議民眾主要由白人組成。
殘暴的白人警察踢打黑人駕駛金氏並遭法院判決無罪,引起全美數百萬各種族、各國後裔的美國人震怒。這次攻擊雖偶然遭人錄影而呈現在全球數億人眼前,但它絕非反常或失誤。這種邪惡行為在全美各城鎮是司空見慣的事。黑人和其他膚色的人種是最常見的受害者,但這個國度裡的貧窮白人,特別是年輕人,也挨政府武力的揍,也遭它虐待,有時還被它殺掉。
美國立國於不公不義的基礎上。不管政治﹑經濟和法律都如此。建立在不同種族、階級和性別上的種族歧視和不公,是美國日常和歷史上的現實。
不錯,美國是有套憲法,法律和民選政客,而這些事物的確存在有相當一段時間了。但對有色人種,特別是對非洲人的種族歧視歷史則比美國立國還早,至今不絕。這不是說所有白人都是醜陋的種族主義者,所有黑人都經常遭到不公平待遇,而是說美國各機構中都呈現一種白人至上的體系。土生土長的印地安人、黑人、拉丁美洲人、中國人和其他亞洲人,歷來都是不公甚至是身體遭到傷害的受害人。至今仍然如此,其中受害最深最多的是黑人。
1968年柯納委員會進行的一項大規模研究,揭露了貧窮和遭到不公平待遇之美國黑人的真實景況。今天景況依舊,甚至更差。32%的美籍非洲人生活窮困,就像60年代一樣。官方的黑人失業率是15%,1968年是8%。黑人被捕和判罪的相當多,被判死刑的機會也遠高於美國其他族群。統計是統計不完的,今天的現實是儘管有一小撮黑人中產階級出現,對大部份黑人而言,生活比25年前更糟,更沒有希望。金氏被揍,攻擊他的警察被釋放,不過是燎原的星星之火。
布希公開宣揚他的新世界秩序,實際上那不過是仍想主宰世界之美國的一副新面孔。蘇聯崩解,東歐巨變,美國與這些國家的泠戰矛盾或已結束,或出現轉變。美國要主宰、影響世界的意圖並未消失或改變。同樣的,美國內部種族與階級矛盾也一直沒有緩和。政府為了取得對其政策的支持而運用的那種盲目愛國主義,只能維持極短時間,海灣戰爭就是個眼前的例子。洛杉磯起義的主要意義或許就在把這些內部問題攤開在世人面前。
洛杉磯事件並非偶發事件,它是美國一個時代的表徵,真正的火焰並未熄滅。
今天世人的目光一定都盯在美國政府身上,特別是經過洛杉磯事件後,美國當局極可能設法:一、要其他國家和人民支付這裡的變化所花成本;二、在國際上尋找新的敵人,轉移國內人民的注意力。美國極可能會設法輸出它的社會和經濟矛盾。美國並不像它外表所展示的那樣穩定,那樣有力量。或許這會使它更具威脅性,更難以捉摸。
中國過去是,將來更可能成為美國政府的頭號目標和敵人。美國很可能想盡辦法介入中國和台灣的事務,特別是在它要分散國內注意力的時候。
即令在它口頭上的盟邦中,日本依舊是它一個主要目標,在美國不同政治和商人勢力集團眼中,日本可能還是某一類敵人呢。台灣、南韓也常被提及。經濟競爭是主導,但種族主義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國人、越南人、柬埔寨人和韓國人在美國街道上遭到攻擊和殺害,理由無他,只因為他們是亞洲人而已。
最近我接到洛杉磯和其他方面關於當地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的資訊和報導,這都是主流媒體一直沒有報導過的。在美國,媒體不僅法力無邊,它還有套自行審查的機制。要靠洛杉磯的大規模起義才能戳穿這層煙霧。然而到今天,媒體和政府還在找尋替罪羔羊,大概首先又要歸罪到幫派和激進份子頭上。千萬別被它騙了。
道德上美國已經破產,它沒有權力命令別國該有什麼樣的政治、政府和經濟,沒有它置喙餘地。美國這個種族主義的階級社會正開始崩解。今夏很可能是個漫長的酷熱夏天,90年代誠然是個漫長的酷熱10年。
本文作者是美國兩百多名政治犯中的一名。這些男女政治犯來自不同團體和運動:反戰、社會主義者、革命民族主義者和反帝國主義者。如金氏事件所揭露的,正義在美國不會彰顯。對數百萬黑人而言,它幾乎得不到彰顯,對所有窮人它也不會起什麼作用。對政治犯而言,壓根就沒有什麼正義。揚拉曼只是OHIO-7的一員--一個白人工人階級男女的組織,被控進行顛覆和從事陰謀活動。◆
社論
國際政經
美國批判
中美關係
中國展望
特別報導
台灣事情
專題連載
蘇新遺稿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