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聯解體,其領導人無能力避免這個大國經濟迅速走向混亂的同時,中國在繼續走通往市場經濟之路,其增長速度極快,90年代末,一些省份將達到歐洲收入水平。
我認為,對中國的前景感到憂慮的歐洲人很少,而更多的人則對我們周圍所發生的事件越來越感到不安。柏林牆的倒塌、一些東歐國家恢復民主和民主在其他國家,特別是在蘇聯的興起給人們帶來的狂喜不能掩蓋這個越來越明顯的事實:整個世界,特別是歐洲已面臨著一種危險的不穩定形勢。
中國兩種改革
今天,對這個國家所發生的一切,其他國家是難以想像的。蘇聯擁有著地球上最多的自然資源、文化素質高的人民和巨大的工業結構,但其領導人在引導向市場經濟過渡進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無能使這個大國解體了,走向了混亂和飢餓。
逐步放開,但對體制的其餘部份加以控制並使之運轉是合乎邏輯的。(實際上)打破過去的中央計劃體制,再加上令人恐慌的缺乏權威(任何人都不知道誰在實際領導蘇聯經濟)和領土的大規模解體,是一種真正的自殺,遲早會導致一場悲劇。
逐步開放恰恰是中國自1979年起所走的道路。從1979年起,鄧小平進行了兩種主要的改革,其一是農業改革,使農業實現了私有化,並使價格由市場來確定。在十年多一點的時間中,這種改革使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八成)的收入增加了四倍,並為隨後的放開和發展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蘇曾具備條件
其二是對外資實行了開放政策,但這種改革與農業的改革不同,是通過在中國南部省份選定經濟特區的方式有選擇地進行的。外資的自由進入加上工業和商業部門的廣泛私有化,已產生了類似農業的經濟奇蹟。近12年來,年經濟增長率持續達12.5%。如果在今後幾年中繼續保持這種增長速度的話,那麼到2000年,中國南部省份將達到與南歐國家類似的富裕水平。有人可能會反駁說,蘇聯領導人也在這樣做。儘管這亳無疑問是他們的願望,但實際上存在著本質的差別。第一,也許最重要的是他們缺乏權威性,更確切地說,是缺乏強有力的對話者,以保證向外國投資者提供明確的規定和穩定的形勢。
第二是要擁有起碼的經濟基礎設施,也就是說,要擁有為某些產品和勞務提供便利的生產體制,可靠的運輸系統和比較嚴厲的經濟和貨幣政策。在過去的蘇聯,這些條件一樣也不具備。蘇聯領土的解體只不過是使已陷入絕望的形勢進一步惡化。最令人遺憾的是,兩年前,這些條件還完全具備,而今天卻全部消失了。
外商湧入中國
外國投資者所做的只是用一些人和另外一些人交談,並制定書面計劃,但誰也不敢實際投入大筆資金。近兩年來,與那些有潛力的投資者談判的蘇聯方面屢屢換人,幾乎無一例外。
中國的情況截然相反。大量外國投資者湧入中國,設立工廠、提供貸款和轉讓技術。他們擁有明確的談判對象、明文的規定,做出的決定都能夠實施。(節譯自哥倫比亞《旁觀者報》)◆
社論
國際政經
美國批判
中美關係
中國展望
特別報導
台灣事情
專題連載
蘇新遺稿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