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大學裡真有所謂的「校園文化」嗎?所以在討論這個題目之前,對「文化」這個名詞的定義做一番界定是必要的。
我想文化包含了兩個層面:一是指歷史性的知識成就;一是階段性的社會表象。第一個層面的文化可以用「傳統中國文化」作為例子來解釋,凡是中國的文學、藝術、音樂、舞蹈、戲劇、哲學……等等都是屬於中國文化的範圍,它們代表中國在知識或美學方面累積下來的歷史成就。至於第二個層面的文化,指的是在特定階段中,人的行為和價值觀所匯合而成的社會人類表象,例如所謂「後現代文化」就是屬於這個層面。那麼很顯然的,諸如「消費社會文化考察」、「消費社會下的校園文化」等題目編用的便是上述第二個概念的定義。
消費社會的本質
在消費主宰一切的時候,消費活動成為社會活動不可或缺,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作為原本社會主體的人類,被迫加強消費能力以肯定自我的優越性,即透過消費行為追求某種社會意義;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的主體性及創造性會逐漸喪失,自我也迷失在堆滿商品的資本主義社會裡。
文化的創造主體是人類,而人類一旦失去了文化創造的主體性,文化問題便因而產生,最具體的表現就是傳統文化與當代(消費)文化的衝突。除此之外,一種肉慾的、強調感官的、功利主義的,享樂主義的生活方式及標準,也會取代過去那種精神的,著重思維的,人道主義的、倫理道德的生活方式及標準。同時一切知識均以感官所及者為憑,人們不再進行與功利無關的思考,超越個人的終極關懷主張及行動也被視為自不量力的追日行為;人的內在控制能力和要求喪失,只能一味役於外物,行為模式受到感官刺激引起的肉慾反應制約,知識生產亦是如此。
對高消費行為的嚮往
大學並不脫離社會獨自存在,所以校園生態事實上是社會生態的縮影,前面提到的種種社會表象,在大學校園裡都可以找到具體反映。
亳無疑問,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者構成了社會再生產的四個環節。從總體上說,生產決定消費,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但是反過來講,若沒有消費也無法創造生產的動力,整個社會再生產過程也無從展開。然而,當消費不再只是規定需要,不再只是為了快樂,而是成為帶有某種身份象徵的符號時,社會問題於焉產生。校園文化在這裡有很強烈的反映。今天台灣許多大學附近都有所謂「大學城」一類的高級學生住宅區,它往往是房東規劃好的一個小社區或一棟大樓,裡面的設備諸如冷氣等消費性電器自不待言,有些房間甚至提供進口家俱,而社區內附帶的設施還包括溫水游泳池、韻律教室,轎車停車場、酒吧、咖啡廳等等。這樣的「學生宿舍」是為具有高消費能力的學生貴族所設計。
我相信大多數學生都嚮往這種居住條件,即便喜歡讀書的人也會認為在這裡會使讀書情緒及效率大大提高。雖然他們知道自己沒有能力成為學生貴族的一份子,但是他們期待,期待自己將來也能過這種高消費的生活,不論用什麼方式,走什麼途徑。台灣社會諸種炫耀式消費行為已經深深改變了學子舊有的觀念,他們願意相信:消費不只可以滿足物質需要,同時也可以換來社會地位及其附帶的價值肯定。
消費社會下的知識分子所能接受到的刺激太多,反映在校園裡,就是知識性社團反倒成了康樂性社團,每個成員浸淫在知識、術語、口號的消費行為中,消費行為是一種歡愉,一種具有炫耀空間的肉慾快感。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裡說:「廢除作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實現人民的幸福;要求拋棄關於自己處境的幻想,也就是要求拋棄那需要幻想的處境。」在消費社會裡,有人消費歷史,有人消費鄉土,然而這消費卻正是對於歷史及鄉土的剝削。高呼「還原歷史」,「保護鄉土」等等口號的知識分子,是否意識到這其中的弔詭呢?還是說在悶局中空喊幾聲就已滿足了對自我的幻想?這些都值得深思。
實踐是檢驗理論的標準,消費任何理論這個行為本身,是沒有任何物質力量的。◆
社論
國際政治
科技與中國
兩岸三邊
青年園地
特別報導
連載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