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悲壯的中國火箭

李鳴生


一個人看待與生俱來的事物往往視為理所當然,但擺在歷史格局中,同一事物卻有極不尋常的意義。我們特別向兩岸60年代生長的一代推薦這篇文章,同時建議讀者把中國今天的航天工業成績擺在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上百年的血淚奮鬥史中來理解。編者

公元1000年,中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枚火箭;1840年,英國--這個最後接受中國火箭技術的西歐國家卻第一個用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

1962年3月21日,新中國第一枚自行設計製造的火箭升空10秒後爆炸。白髮蒼蒼的老專家和無數科技人員抱頭痛哭……

兩年後的1964年6月29日,「東風II號」火箭終於發射成功!世界為之震撼!

1989年8月,日本AEC宇航公司代表團到上海航天局參觀,深受中國的航天技術震撼。代表團中一位華裔總工程師,休息時對中國「長征III號」火箭的副總工程師龔德泉說:「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在日本感到最驕的是兩個東西:一個是中國的氣功,另一個就是中國的火箭!」

是的,火箭不僅是一個民族力量的象徵,而且也體現著一個國家的尊嚴。優秀的中華民族不僅過去能創造出令世人嘆為觀止的古代文明,而且今天同樣能創造出舉世矚目的「長征」系列火箭。

1990年4月7日,中國「長征Ⅲ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一顆由美國休斯公司製造的商業衛星--「亞洲1號」,成功地送入了太空。這標誌著中國的運載火箭跨進了國際商業發射市場。

那麼,中國的火箭從古至今,從小到大,從發射國內衛星到發射國外衛星,經歷了怎樣一個艱難的歷程呢?

中國的火箭呢?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當英軍的火箭落在了清皇們的頭上時,火箭的子孫們才恍然大悟:「火箭!中國的火箭呢?」

早在公元1000年,中國就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枚火箭。直到公元13世紀,歐洲人才從中國人手中得到這份稀世厚禮--火箭術。

然而,歷史總是在怪圈中盤旋。

從15世紀起,東方古國文明的大門關閉了,中國同世界漸漸拉開了距離。當曾經不可一世的火箭子孫們,背著「四大發明」的包袱,邁著方方正正的碎步,在亞細亞生產方式的鄉間小道上踽踽獨行時,吮吸了東方文明的奶水長大的西歐各國,在短短400年的時間裡,一躍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從而把擁有數千年悠久歷史的中國,遠遠拋在了時代的後面!

命運彷彿故意要開這個玩笑,道光年後,西方的資本主義國家又對中國開始了侵略。當火箭的子孫們已經對火箭漸漸感到淡漠無味時,本是從中國傳入西方的火箭,經西方改造發展後,又重新「送回」了火箭的故鄉。當然,與這火箭擁抱親吻的,只能是祖輩們那血淋淋的胸膛。

耐人尋味的是,英國—這個最後一個接受中國火箭技術的西歐國家,卻第一個用大炮和「康格里夫」火箭轟開了中國銹跡斑斑的大門!

據有關專家和學者考證,英國「康格里夫」火箭正是脫胎於中國古代火箭的一種新式火箭。

但當無數枚這種本是根生於中國土地上的火箭,伴著火箭子孫們的血肉在火箭的故鄉遍地開花時,火箭的子孫們竟茫然驚呼:「這是什麼鳥玩藝兒?!」

據說,在反抗侵略者的鬥爭中,還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當八國聯軍用裝有中國發明的火藥的洋槍洋炮洋箭,向中國的某地進行轟擊時,一群義和團團員竟然端起一盆盆羊血向洋鬼子們身上狠狠潑去。因為他們說,那手持洋槍洋炮洋箭的洋鬼子,是一群從死人堆裡爬起來的妖魔,只有用血才能避邪。這個荒唐而又實在的故事,說明了什麼呢?

當然,清朝開國後,中國的火箭也曾有過發展。康熙皇帝的初期,對火箭還是相當重視的,但到了康熙皇帝的中期,因戰事較少,火箭技術便被用作了娛樂表演。

鴉片戰爭爆發後,當英軍的火箭落在了頭上時,清皇們才從繡花枕頭上驚慌地爬起,幌動者手中的煙槍,大聲疾呼:「火箭!中國的火箭呢?」

於是,鴉片戰爭後,中國一批優秀的火箭子孫們又開始加緊了對火箭的研製。

當時的科學家丁拱辰和丁守存,根據英國的「康格里夫」火箭的樣器,於1850年在廣西桂林成功地研製了由金屬火箭構成的近代大火箭,射程660米,已接近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這標誌著中國近代火箭的開始。

接著,在清同治年洋務運動時期,又花費了巨額資金從國外重新引進生產近代火箭的機器裝置。1865年,江蘇巡撫李鴻章和欽差大臣曾國藩奏准在上海設立了近代兵工廠。1867年在陳家港設立該局的火箭分廠,開始生產「康格里夫」型火箭。1865年又在南京設立金陵製造局,1870年建火箭分局。頗有意味的是,聘請的技術顧問是英國人馬格里先生。

然而,儘管當時中國已有像丁拱辰這樣傑出的火箭專家,但由於清廷的腐敗無能,沒有建立起長期的獨立自主的近代火箭生產體系,因而中國的火箭,最終也只好伴著整個民族的命運,躺倒在了百年昏睡的長夢之中。

美蘇瓜分德國智慧財產

1927年,當中國的毛澤東領導餓著肚子的農民舉行「秋收起義」時,被稱為歐洲火箭之父的德國人奧伯特卻領導一批科學家開始了對宇宙航行和現代火箭的研究。

在德國和波蘭的界河--奧得河不遠處,有一個美麗而幽靜的小島,叫烏澤多姆島。在這個小島的北邊,有一個很不起眼的漁村,當地德國居民稱它為「佩內明德」。佩內明德就是世界現代火箭的搖籃。

或許,是長期以來火箭在戰爭中給人們心靈留下的創傷太重,當歷史跨進本世紀20年代後,西歐幾個較先進國家的一批科學家們,把興趣轉到了宇宙航行上,開始了對液體火箭--現代火箭的研製。

1926年,美國的哥達德成功地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火箭。但現代火箭的真正起步,是在德國。

眾所周知,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戰敗國。《凡爾賽和約》限制德國的軍備,不准它發展重炮和坦克等常規兵器。但國際組織的首腦們卻恰恰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限制德國武器發展的項目中沒有火箭。於是,狡猾的德國人(德國陸軍)於1930年奉命秘密研究液體火箭。

1942年10月3日,一枚火箭從波羅的海之濱冉冉升起。火箭垂直飛行4.5秒以後,拐彎沿著東北方向飛去。58秒時,發動機關機。296秒時,火箭在海上濺起了歡騰的浪花。幾小時後,德國海上保安部門收到漁民的報告:發現一架奇怪的「飛機」跌人大海,地點是烏澤多姆島東北180公里處。

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枚彈道式現代火箭。它用酒精和液氧作推進劑,起飛重量13噸,發動機推力26噸,能將一噸重的彈頭送到260公里遠,納粹德國的宣傳部長戈培爾特意替它取了個名字:「V-2」火箭。「V」在英語中是勝利的意思;而在德語中則是「復仇」的第一個字母。

德國的「V-2」火箭的成功,開闢了人類通向宇宙的道路。它的設計者,就是27歲便給希特勒上過火箭課後來被稱為「現代航天之父」的布勞恩。

1945年5月5日,蘇軍攻佔了佩內明德,將留下來的德國技術人員和圖紙資料以及機器設備全部運回了莫斯科。

同時,美軍也佔領了德國的諾德豪森地下工廠,將布勞恩等一大批專家和技術人員以及300節車皮的資料設備,全部帶回了美國。

於是,德國多年來苦心經營的火箭事業,被蘇美兩國連人帶物,毫不客氣地瓜分了個一乾二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蘇美兩國在德國人火箭成果的基礎上,迅速地發展了現代導彈火箭,將現代火箭推向了又一個高峰。

1957年10月4日,蘇聯用一枚大型運載火箭,將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了太空。

從此,人類征服宇宙,開拓天疆的神聖使命,落在了火箭的肩上。

火箭從戰爭的血野跨進航天的大門,這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

但中國這個火箭的故鄉,近百年來,幾乎沒人見過火箭。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儘管中國也是戰勝國,但那最珍貴的戰利品--德國的火箭專家和設備資料,中國只能望洋興歎,連一份皺皺巴巴的草圖也沒撈上。

中國丟了打狗棍

中國,本是在這個世界上最先發明了火箭的國家,但由於長期的閉關鎖國加上苦不堪言的百年挨打史,最終卻落得個火箭幾乎要斷子絕孫的下場。

多少人在著急:丟了火箭,等於丟了打狗棍!

多少人在渴盼:火箭,你何時才能重返故鄉?

1955年秋天的一個早晨,波濤滾滾的太平洋上,「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在匆匆疾馳。甲板上,一位身著灰色西裝,脖繫花色領帶的中年男子迎風佇立,目視東方。

這時,他的夫人走近他的身邊,輕輕碰了碰他的胳膊,說:「回去歇歇吧,別著了涼。」

中年男子依然沉默不語,一動不動。直到一輪太陽躍過海面,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徐徐升起時,中年男子才突然驚叫道:「瞧,那是中國的太陽!」他便是錢學森。

1935年,錢學森赴美求學。第二年便投師於當代力學大師卡門的門下,參加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火箭研究小組,開始了對火箭發動機熱力學的研究。幾年後,他成了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負責人,並被當時的美國學術界公認為力學界、應用數學界和火箭技術的權威學者之一。

錢學森回國的第二年初,便向共和國呈上了一份報告--《建立國防工業意見書》。在這份意見書中,錢學森闡明了新中國建立國防工業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並最早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重要的實施方案。

周恩來接到這份意見書後,據說曾連續看了兩遍。不日,便親自主持召開了軍委會議,專門聽取了錢學森關於導彈技術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兩個月後,在周恩來的提議下,中央作出了在中國建立和發展導彈事業的決定。

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五院正式成立,錢學森任院長,劉有光為政委。第二天,錢學森給全院講的第一課是:關於導彈、火箭的一般常識。

曾有上千年火箭歷史的中國,今天要搞火箭,卻要從零開始,只有從零開始,這意味著什麼呢?

1957年9月,以聶榮臻為團長,陳賡、宋任窮為副團長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赴蘇,專門就新技術援助一事,同別爾烏為首的蘇聯代表團進行了歷時35天的談判,於10月15日簽定了中蘇著名的「雙十協定」--新技術協定。

此協定規定,在1957年至1961年底,蘇聯將供應中國幾種導彈樣品和有關技術資料,派遣技術專家幫助中國進行仿製,並提供導彈研製和發射基地的工程設計,增加接收中國火箭專業留學生的名額,幫助中國培養火箭專業技術人員。

同年12月24日,一輛從莫斯科出發的專列抵達北京。車上除102名蘇聯火箭技術人員外,還有一份蘇聯「還給」中國的厚禮--兩發P-2近程地對地導彈。

毫無辦法,歷史就是這樣的有趣:200年前中國的康熙皇帝送給俄國沙皇兩箱中國的古代火箭,200年後蘇聯「老大哥」又將兩枚現代火箭送給了中國這位「小弟弟」。

這是偶然的巧合,還是歷史的必然?

1960年,赫魯曉夫下令撤走了在華的全部蘇聯專家。陳毅說:脫了褲子當當,也要把中國的尖端武器搞上去!1960年9月10日,在蘇聯專家撤走17天後,中國成功地發射了一枚蘇制P-2導彈。

然而,由於人人都知道的歷史原因,到了1960年,正當中國仿製P-2導彈的工作進入最後階段時,赫魯曉夫卻下令撤走了在華的全部蘇聯專家。

同時,大自然的災難和人為的惡果,也幾乎一併落在了中華民族的頭上。

剛剛站起的中國,還要起飛嗎?

離開了「老大哥」的中國,還能起飛嗎?

回答是肯定的。中華民族是不折不撓的民族。千年前能搞出世界上第一枚火箭,千年後的今天,同樣能搞出火箭!

砸鍋賣鐵也要搞下去

毛澤東指示:要下決心搞尖端技術,不能放鬆或下馬。

鄧小平表示:國家困難,其它工程項目可以適當下馬,但國防尖端武器的研製和試驗不能下馬,砸鍋賣鐵也要搞下去!

陳毅說:脫了褲子當當,也要把中國的尖端武器搞上去!你們只要把導彈、原子彈搞出來,我這個外交部長的腰桿就硬了。

聶榮臻說:我們不僅要仿製導彈,還要自己設計自己的導彈。

所有的火箭子孫也都在心裡呼喊:自力更生,奮發圖強,搞出中國的火箭!

顯然,中國的火箭,是逼出來的。本來,在國防部五院的成立大會上,聶榮臻元帥就明確了中國火箭發展的方針:「自力更生為主,力爭外援和利用資本主義國家已有的科學成果」。但後來卻被逼走上了一條完全是自力更生的道路。如同一個人,正順著一架梯子往一座高樓上登攀時,有人卻突然從腳下抽走了梯子。於是,這就逼著你只有用雙手摳著牆縫往上爬。

就在蘇聯撤走專家17天後的1960年9月10日,中國第一次在自己的國土上,用自己生產的國產燃料,成功地發射了一枚蘇制P-2導彈。

接著,1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枚近程導彈,又一舉發射成功。

聶榮臻副總理親赴戈壁發射場,指揮了這次發射,在慶祝的宴會上,聶榮臻高高舉著酒杯,向全體火箭將士自豪地說:

「今天,在祖國的地平線上,終於升起了我國自己製造的第一枚導彈。我們將莊嚴宣告:這是我國軍事裝備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緊接著,中國的火箭將士們,忍著飢餓的肚子,又開始了從仿製蘇聯導彈轉入自己設計導彈的艱難跋涉。

為了進一步擴建導彈研製基地,國防部五院又在北京的南苑、長辛店和永定路成立了三個分院,並從全國大專院校優選了四千名大學畢業業生,從部隊選調了一批優秀的軍政幹部,並選調了一批素質好的復轉軍人到工廠充當工人。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劉傳詩和吳之真兩位副院長,就是當年選調去的軍政幹部。30年後兩位老人向我談起這段歷史時,你一句,我一段,顯得特別的激動而又親切。

我開始去南苑時,連一個窩都沒有,就住在原來日本鬼子修的一個破飛機庫裡。冬天冷,夏天熱,一下雨還漏。幾百人全擠在一塊,臭哄哄的,連桌椅板凳都沒有。

60年代生活非常困難,聶總動員各大軍區支援這支火箭部隊,瀋陽軍區的陳錫聯派人送來了黃豆、蘋果等食品,雖然我們都在一個食堂吃飯,但為保證技術人員的身體,好早點搞出火箭,政工幹部都讓給技術人員吃。那時的定量是38斤,為了省點給家中孩子吃,我有時餓著肚子不在食堂吃飯。不過那時的人也真怪,啃白菜幫子,吃麥糊糊,肚子雖然空空的,但精神卻很飽滿。

當時有不少知識分子想多學點業務,但又怕說是「白專」。後來聶老總有個規定:一個星期只有六分之一的時間搞政治工作,其它時間不要侵犯。記得有一次陳老總在一次報告大會上說:「什麼是政治掛帥?你打球的,政治掛帥,就要掛在球上,你搞導彈的,就要掛在彈上!」

1962年3月21日,中國第一枚自己設計出來的火箭「東風Ⅱ號」終於高高豎在了發射架上。

這是戈壁灘上一個激動人心的日子,數千名火箭將士雲集在冷風蕭殺的發射場上,等待著那輝煌的一瞬。

中國,從古代火箭到近代火箭,走過了千年的歷史。但能否從近代火箭一步跨入現代火箭的行列,關鍵就看今天這一下了。

「點火--」

隨著發射指揮員一聲令下,火箭一躍而起。人們鼓掌、歡呼、狂跳。

不許追查任何個人責任!

然而,剎那間,隨著轟的一聲巨響,人們一下子全傻了:火箭升空10餘秒後,由於控制系統失靈和發動機起火,火箭一個筋斗便從空中栽落在了離發射架300米處的地上,將一個廁所炸了一個大坑。

成千上萬火箭將士近兩年的心血,毀之一旦。

白髮蒼蒼的老專家和無數科技人員抱頭痛哭。

九萬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大沙漠,彷彿也陷入了痛苦的沉默之中。

但中華民族畢竟是久經磨難的民族。在長期的內憂外患中,火箭的子孫們已煉就一副百折不撓的錚錚硬骨。火箭墜毀後,聶榮臻副總理嚴肅指示:不許追查任何個人責任!並對參試人員進行了親切的慰問。於是,失敗的痛苦,變成了強大的推進劑。

兩年後的1964年6月29日,中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中近程火箭--「東風Ⅱ號」,終於發射成功。

從此,中國開始了獨立研製火箭的歷史。

歷史記住了毛澤東,也忘不了文化大革命。

正當共和國的翅膀剛剛起飛時,一場空前未有的革命「風暴」鋪天蓋地,席捲而來。

於是,中國的火箭和整個民族一起,被迫穿行在愚昧加革命的「槍林彈雨」之中。

1966年深秋,一枚頭頂著真正原子彈頭的「東風Ⅱ號甲」火箭,迎著大漠的寒風和革命的「熱風」,昂首挺立在55米高的發射塔上。

中國,要逆風發射!

這是中國有史以來進行的第一次導彈與原子彈二者結為一體的發射試驗。

在此之前,美國和蘇聯已進行過類似的發射試驗,但他們都是向著大洋發射,而中國這次卻要在本國的國土上發射。這在世界史上,不僅是空前的,而且到24年後的今天為止,也是絕後的。

本來,早在兩年前,中國就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彈,但核大國認為,「中國有彈,沒有槍」(即沒有運載火箭),依然將中國排斥在「核俱樂部」之外。

顯然,在那種特定的歷史環境下進行這樣的發射,不僅要冒科學的風險,還要擔政治的風險。

為此,周恩來提出16字方針: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

聶榮臻老總也趕赴發射場,親自督戰。當即寫了遺書又交了「最後一次」黨費,後來被傳頌為「戈壁七雄」的七位控制人員將要進入地下控制室時,聶老總站在地下室的門前,親自一個個點了名,並含著熱淚,同他們一一握手。

歷史無疑應當記下這七位英雄的名字:高震亞、王士成、顏振清、佟連捷、張其彬、徐虹、劉志學。

發射前,北京的周恩來總理還掛來了電話。當聶總向周恩來報告了發射前準備情況後,周恩來說:「聶總,主席就在我身邊。他一直在等著你們的消息。現在主席要和你講話。」

全世界都被震動了

「聶總啊,我一直講:你是一個常打勝仗的人呢!」片刻,聶總的耳邊傳出毛主席濃重的湖南鄉音。「這次發射,我們是下了很大決心的,關係重大啊!」

30年後有人回憶說,當時聶總手上的話筒在輕輕顫抖。

上帝保佑,發射成功!

當中國向世界宣佈導彈核武器發射成功的消息時,全世界都被震動了。

但,中國能造出發射核彈頭的導彈,又有沒有本事造出發射衛星的火箭呢?

1970年4月24日,一枚三級運載火箭把「東方紅I號」衛星送上了太空。「長征Ⅰ號」運載火箭第一次亮相。從此,中國的火箭踏上了通向宇宙的道路。

要把人造衛星送入預定的軌道,先要有強大的動力,克服地球的引力,達到相應的宇宙速度。這就需要有強大推力的火箭。因為要使一個物體成為繞地球旋轉的衛星,必須具備兩條件:一是飛出稠密大氣層:二是使它達到每秒約7.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

而中國在這之前所發射的火箭,都是單級火箭,雖然飛出了稠密的大氣層,但還未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無法成為衛星的運載工具。因此,這就需要多級火箭--每級各飛一程,逐漸加速。最後使火箭末級上裝載的衛星進入預定軌道。

顯然,這對剛剛起步的中國來說,困難是無法想像的。更何況,那是一個抓革命、刷標語、喊口號、唱高調的年代!

但,不管時代如何發展,火箭的子孫畢竟是火箭的子孫。老專家梁思禮老人的回述,或許就是一個最好的說明:

「即使在『文革』中,我們的研製工作也沒停頓過。一邊打派仗,一邊搞科研、試驗、生產,幹幹停停,困難很多,很不順利。

「有一次需要進行發動機試車,因為打派仗,試驗無法正常進行。周總理不得不親自過問。周總理甚至要求列出與任務有關的人員名單,命令不許揪鬥我們,保證我們的工作條件。周總理還對我們六級以上的科技骨幹採取了保護措施:集中住在一棟辦公樓內,每天參加科研生產後,就直接回到這個集體住處休息,不能外出不能回家,連吃飯都由家裡人送來。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把『東風Ⅲ號』火箭研製成功了。當然,那是很不容易的。」

是的,60年代中期,是中國火箭發展技術一個重要的階段。戰略火箭已從單級火箭發展到多級火箭,從中程火箭發展到遠程乃至洲際火箭。同時,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也幾乎和戰略火箭的研製工作同步進行。

1970年4月24日,一枚三級運載火箭將「東方紅I號」衛星送入太空,中華民族終於第一次實現了飛天的夢想。

這枚火箭就是「長征I號」運載火箭。

「長征I號」火箭首次發射成功,揭開了中國航天活動的序幕,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了航天時代,使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外第五個能用自己的火箭發射衛星的國家。於是,中國的火箭,從此踏上了通天的道路。

掌握了衛星回收技術

「長征I號」火箭發射成功後,中國又相繼研製發射成功了「長征II號」火箭和「風暴I號」火箭。

「長征II號」火箭能將一千八百公斤重的衛星送入數百公里高的橢圓軌道。它是1970年在遠程火箭的基礎上開始研製的。經過三年的努力,1974年11月5日進行了首次發射。但由於一根導線的斷裂,造成整個飛行試驗失敗。經一年努力後,於1975年11月26日,成功地發射了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

於是,中國繼蘇美之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能掌握回收衛星技術的國家。

之後,根據對發射衛星的需要,又對「長征II號」火箭進行改進,命名為「長征II號丙」,並於1982年正式投入使用。

截止一九八八1988年底,「長征II號丙」火箭已先後發射了八顆返回式衛星,均獲得圓滿成功,發射成功率高達百分之百。這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

並且,1987年和1988年,「長征II號丙」運載火箭還先後為法國馬特拉公司和聯邦德國的用戶提供了衛星搭載服務,率先跨進了國際市場。

「風暴I號」運載火箭是由上海航天局在遠程火箭的基礎上研製的一種大型火箭。1972年首次發射取得了基本成功。1981年9月20日,「風暴I號」火箭將一組三顆空間物理探測衛星準確地送入了相近的軌道。

用一枚火箭同時發射三顆衛星,在中國航天史上還是第一次。它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一箭多星技術的國家之一。

但,由於這兩種火箭都是採用常規燃料作推進劑,因此推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若要將同步通信衛星送入地球靜止軌道,那就無能為力了。

地球靜止軌道,是指距地面約三萬六千公里高、與地球同心、與赤道同面的軌道。衛星在這樣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圈需二十四小時,同地球自轉的速度相同。由於衛星與地球之間相對運動,因此從地球上看上去,衛星好像是靜止不動的。所以這種衛星稱之為靜止衛星,或叫同步定點衛星。

美國製造的「亞洲I號」衛星,便屬此類衛星。

顯然,要將這類衛星送入三萬六千公里高的赤道上空,假如沒有一種強大推力的火箭作為運載工具,一切便無從談起。

美國早在50年代就開始了這種大型火箭的研製,終於在1963年將人類第一顆通信衛星送入了地球靜止軌道。

從1962年開始,西歐七個國家聯合起來研製大型火箭--「歐羅巴I號」,結果歷時十年,耗資八億美元,終未成功,從1973年起,西歐11個國家又聯合起來組成歐洲空間局,開始研製「阿里亞娜」火箭,歷時七年,又耗資八億美元,才總算獲得成功。

「長征III號」火箭

「長征III號」火箭是中國獨立研製的一種多用途三級火箭。它全長43.25米,粗3.35米,起飛重量202噸,起飛推力284噸,可將1.5噸重的衛星送入三萬六千公里高的地球靜止軌道。

中國的「長征III號」火箭,在當代世界航天領域裡,可與美國的航天飛機和法國的「阿里亞娜」火箭齊名。因為它的第三級火箭,採用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低溫燃料發動機──氫氧發動機。

氫氧發動機是目前世界上最新型的一種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它技術先進,推進劑重量輕,又無污染,可大大增加有效載荷。特別是它的真空比推力,可達420-470秒,比一般常規發動機的比推力要大50%以上。而比推力增高一秒,就意味著運載火箭的能力增加十公斤。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布勞恩等一批卓有遠見的火箭專家們,便開始了對氫氧發動機的預研工作。美國在60年代初,便投入了應用。

目前,能掌握氫氧發動機技術的,除了美國和法國,便是中國;而能解決氫氧發動機在高空失重條件下進行兩次點火技術的,全世界只有美國和中國。

因此,火箭氫氧發動機,被世界航天界公認為當代火箭皇冠上的顆明珠!誰能摘下她,誰就是火箭天國的白馬王子。

中國在1965年3月,液體火箭發動機研究所便開始了對氫氧發動機的探索和預研工作。1971年1月,進行了首次液氫、液氧燃燒試驗,並取得成功。

1974年3月,第一台液氫泵半系統車成功,為中國打開了通向氫氧發動機新技術領域的大門。

1979年5月,氫氧發動機經過多次試車,表明各組件工作協調,方案基本可行,為「長征III號」總體方案的最後抉擇提供了實驗依據。

1983年3月,先後經過一百餘次試車後,中國終於掌握了氫氧發動機技術,為成功地發射靜止通信衛星創造了重要的條件。

歷經十餘年的磨勵,「長征III號」運載火箭終於在1984年4月8日發射成功,並將中國第一顆同步通信衛星送入了三萬六千公里外的地球靜止軌道。

「長征III號」火箭發射成功的第二天,美國宇航局局長貝格斯便向當時的航天部部長張鈞發來賀電:你們完全可以為中國航天計劃中的這一重要技術里程碑感到自豪,為「長征III號」運載火箭的性能感到自豪。現在,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達到這種發射能力。中國能掌握這種技術,是很了不起的。特向你們表示最誠摯的祝賀!

國際空間會議少不了中國

從1984年至今,「長征III號」火箭已將中國六顆同步通信衛星和一顆美國衛星成功地送入了太空。

1985年10月,中國向世界正式宣布:「長征」系列火箭投放國際市場,承攬國外衛星發射業務!

1986年初,航天工業部科技委主任任新民出訪歐洲時,歐洲的同行們說:「中國的航天技術有兩件事了不起,一件是獨立自主地研製出了返回式衛星,另一件就是獨立自主地研發出了氫氧發動機。」

1986年5月,由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和歐洲共同體召開的日內瓦空間會議上,主持人鄭重宣布:沒有中國參加的空間會議是不完整的。

是的,中國火箭發射的成功率高。「長征III號」火箭只有半次失敗,比法國「阿里亞娜」火箭成功率高7%。「長征III號」火箭代表了中國的運載能力。從總體運載能力來講,全世界蘇聯第一,美國第二,歐聯第三,中國第四,日本第五,中國是鐵牌;火箭使用液氫液氧作推進劑,美國第一,歐聯第二,中國第三,中國是銅牌;氫氧發動機在二百公里高空失重場的情況下二次點火啟動,全世界只有美國和中國,中國是銀牌。法國的「阿里亞娜」火箭在高空不能進行二次點火,便只有跨過大西洋,到南美洲的庫魯靶場發射。

那麼,中國有沒有金牌呢?

有。中國的火箭可靠性第一。這是一塊金牌。

另外,中國還有一塊金牌:從發射失敗到再次恢復發射,時間之快,乃世界第一。美國的「挑戰者」航天飛機失事後到恢復發射用了32個月;蘇聯從失敗到恢復發射,一般要用半年多;而中國從發射失敗到再次恢復發射只用了70天!

堪稱世界第一流的火箭研究城正在向更高的目標衝擊,「長征I號丁」「長征II號E」、「長征III號甲」正在加緊研製中……

開拓天疆,造福人類

中國「長征」系列火箭的發祥地,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該院地處北京。迄今已走過了34年的艱難歷程。它設有火箭總體、火箭發動機、控制系統、慣性器件、地面設備、環境強度、材料工藝、遙測技術、試驗技術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等研究所和生產廠,是一個火箭研究、設計、試製、試驗、生產配套、專業齊全、科研生產相結合的綜合研製實體。堪稱世界第一流的火箭研究城。

改革開放以來,這個研究院已同美國、日本、法國、蘇聯等國建立了業務聯繫,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交流與合作,並同瑞典、澳大利亞、巴基斯坦、阿拉伯等國家和香港地區簽了衛星發射服務合同,從而引起世界的關注。

為鞏固火箭技術已取得的成就,不斷擴大中國火箭在國際市場的影響,使「長征」火箭形成更為完整的系列,該院正加緊研製「長征I 號丁」、「長征II號E」和「長征III號甲」三種運載火箭。

據測,到1992年,中國不僅將擁有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300-800公斤,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為1,400-1,500公斤的運載火箭,以適應發射各種不同類型的衛星,而且,將為向同步轉移軌道發射四千公斤以上的衛星奠定技術基礎。

是的,開拓天疆,造福人類,是歷史賦予整個人類的共同使命。中國的火箭,正向著茫茫太空隆隆挺進。

相信,當21世紀的太陽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冉冉升起時,中國的火箭必將以新的雄姿挺立於世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