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尚龍
賴尚龍
亞太地區的興起
亞太地區的經濟表現之好,已使世人歎為觀止,目前,這一地區內的國家及地區已躋身經濟成長最快及工業化最迅速的發展中國家與地區之列。在過去30年間,這些國家與地區的國民生產毛額的增長之快,是其他國家難望其項背的。該地區新興工業國的成長經歷與其工業轉型的歷史或多或少地與日本早期的工業化歷程相似。亞洲四小--南韓、台灣、香港及新加坡的人口密度都很高,而人均佔有的土地與礦產等自然資源卻很少。但這些新興工業化國家已成為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的成就的絕佳範例,技術進步則是它們從國際貿易中獲得比較利益的最重要因素。
對於亞太地區貿易的增長與快速的工業化之間的關係,現在已有大量論述,而技術進步被普遍認為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影響。雖然勞力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在這些國家與地區的經濟繁榮中仍然是決定性因素,但越來越清楚的是,當重要的勞力密集產品的出口國成功地轉向技術更複雜及資本更密集的產業時,它們在勞力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卻受削弱,它們此類產品在出口市場的競爭力受到後起者的侵蝕。在亞太地區迅速的經濟增長及工業化過程中,紡織品及其他勞力密集型產品取代初級產品成為主要的出口產品。但是,當工資與技術提高之後,這些國家與地區逐漸轉向技術及資本更加密集的產品的出口,而將勞力密集型產業的市場讓給技術較落後的國家。從60年代起日本開始進行這種轉型,使得四小龍能夠提升它們的工業而取代日本在世界市場的地位。與此同時,當這些新興工業化國家與地區在向更加先進的製造業奮進的時候,該地區其他工資更低廉而技術較低的國家邁入了初級勞力密集型產品的生產者的行列。亞洲四小龍等國家與地區所實行的外向型發展戰略的成功明顯地是依靠適時地獲取先進技術打進國際市場而達致的。
強權壟斷全球技術
毫無疑問,技術進步已成為在國際市場創造比較利益並取得競爭力的戰略性因素。通過較完善的技術在國際間的轉移,發展中國家與地區得以邁出追趕先進的步伐,並由此促進了國際經濟秩序多極化的形成。自八十年代中期起,一系列新的多邊安排開始出現,為新的世界經濟秩序的運作創造了新的條件。有兩個重要特徵使這一新的秩序顯得引人注目:第一,這些新的安排發生在一個已在多層次上實現了多極化的世界經濟環境中。不僅戰後初期那種由一個國家充當經濟發展的動力的現象已不復可見,而且在所有發生衝突的地區,也不再有明顯的「北南」分際。這些多邊安排的第二個特徵是:安排的範圍擴大,已從貨物的貿易與融資,擴大到要素市場及資本與技術的獲得途徑的新計劃等。因此,對外直接投資、技術貿易、售後服務、知識產權及有關資訊管理的事務都被納入多邊安排中。多邊關係中的這一重要進展已對以技術轉移與進步為特徵的發展模式產生了影向,並且是管理及規範正在出現的新的國際分工的一個重要嘗試。
這些新興工業化國家與地區獲取所需技術的前景如何呢?目前,美國、日本與歐共體爭先恐後的經濟競賽,已使世界市場中美國獨霸的局面由一種十分不穩定的數強並立的情形所取代。未來,這幾個經濟強國將會對技術進行全球性壟斷,這種壟斷的特徵是對技術的保護更加嚴格。這些居壟斷地位的經濟強國還可能會用盡幾乎一切方法升高保護的壁壘,以防止他國危及其壟斷地位。可以預見,這一國際技術體系今後將越來越難以進入。自80年代早期起,對外直接投資、資本輸入、購買許可證與專有技術的金額及官方技術援助等國際技術流動量的主要指標已表明:流向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已前所未有地出現了萎縮。
「太平洋自由貿易區」
面對這樣一種變化,亞太地區的新興工業化國家與地區唯有採取戰略性行動,促進多邊合作並建立區域性組織加以因應。由於該地區內的國家與地區的政治獨立與經濟獨立的加強,有爭議的問題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因此,一個區域性組織不僅能夠促進不同領域內的互利合作,還能為在爭議的問題上做出集體決定提供有效的制度化組織保障。並且,擁有一個對該地區之發展中國家間共同問題進行多邊協商的途徑,將能使它們在與經濟強國及區外其他經濟組織交涉時,提高其討價還價的能力。
早在60年代,太平洋多邊經濟共同體的構想就已出現;那時日本提出一個建立太平洋自由貿易區(PAFTA)的倡議,目的是與歐洲經濟共同體抗衡。1979年,由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贊助的一份報告也提出了太平洋海盆經濟共同體的設想,它的主要構思是仿照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模式,建立一個「太平洋貿易與發展組織」。這個政府間組織的成員包括五個發達國家: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及新西蘭,五個東盟國家: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加上韓國、巴布亞新幾內亞及太平洋西南部眾島國。另外,由於特殊的原因,台灣與香港可以以觀察員身份加入。這個太平洋共同體的構想的出發點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經濟意義上的。在建立區域性多邊組織的過程中,東盟將發揮帶頭作用,而美、日則可望成為重要的成員。但是,此類區域性組織的進展將不得不深受該地區乃至世界政治氣候的影響。
「直接投資,技術合作」
從80年代起,亞太地區的政治氣候已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使得建立一個區域性組織的前景變得十分樂觀。作為第一步,可建立一個只需承擔少量業務且基本上是非官方的磋商性組織,這個組識可以發展為一個談判性的論壇並進而發展成一個可做出集體決定的機構。這樣一個常設性的磋商機構可先從一些共同關心的重要經濟事務人手開始工作。只有當所有參加者都已對它們共同的利益有了足夠的認識並且遵守一套共同的談判程序和規則時,才可能對此一區域性組織有較持久、較可靠的承擔。對該地區經濟聯繫進行集體安排的多邊合作的形成,需要有一個原則來做為凝聚共識及制定機構建設方針的基礎。推動政府間達成廣泛共識並制定一個初級階段的多邊合作原則的工作,應由民間人士及機構去進行。欲達此目的,必須在經濟合作的問題上完成兩項工作:第一,直接投資;第二,技術援助。關於多邊合作的既往經驗表明:這兩個因素能最有效地促進相互的依存及技術的轉移。這種多邊合作的努力應以亞太地區經濟的互助、互補及加強整個地區的競爭力為目的。
不與大陸合作,台灣經濟難有出路
總之,亞太地區內的國家與地區需要形成共同的意志。作為一個集團,東盟的成員國面臨著第三世界共有的基本問題,並且在保持其出口產品在美、日市場的地位上有著共同的利益。由於韓國、台灣及香港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相當嚴重,且保持討價還價的有力地位對其經濟的好處至為明顯,因此它們的處境也與東盟國家相同。作為亞太地區的兩個經濟強權,美、日看起來至今最感興趣的仍是兩國間的雙邊貿易談判。80年代初以來,中國提出了一整套開放政策,因而將在建立區域經濟合作的過程中扮演極其重要的作用。中國豐富的資源及巨大的內部市場為亞太地區的經濟提供了貿易及增長的機會。可以預見,中國將對該地區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發揮重要的影響。
鑒於國際關係發生的變化,台灣將在區域化的進程中發揮怎樣的作用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但確定無疑的是,沒有與大陸的合作,台灣在90年代將不能維持進一步的增長。因此,台灣有關當局確應採取大膽及具想像力的步驟以加強與大陸的合作。◆
社論
國際政治
海峽兩岸
白色恐怖
一個中國
直航
西化與台獨
專訪
連載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