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岸經濟發展看中國和平統一

顧壽恩
(印地安那大學經濟系教授)


近幾年來,隨著海峽兩岸貿易投資的發展,文化交流的推進,和人民探訪的增繁,中國和平統一的呼聲日漸湧高。但亦有人認為中國大陸和台灣經濟情況懸殊,為免台灣人民生活水準受到降落的影響,有保持分裂的必要。現在值得討論的是:兩岸經濟究竟差距到如何程度?大陸與台灣經濟的特質為何?競爭還是互補?和平統一對於兩岸經濟發展有何影響?是否須待大陸經濟接近台灣水平後再圖統一?本文的主旨就在對這些問題試加分析解答。

兩岸經濟的差距

中國大陸與台灣經濟有相當差距,但經濟實質反映到人民生活水準並不如想像的懸殊。依據兩岸統計報導,在1991年,大陸人均國民總產值接近四百美元,台灣逾八千美元。這些數字自然顯示兩岸經濟有巨幅差距,但在衡比時,須注意下列事項:

(一)國民產值的結構和計價標準不同。在中國大陸,國民總產值中農業工業的比重幾為勞務的三倍,在台灣勞務產值則超過農工業總額。而勞務計價,兩岸差異很大,例如軍政公共機關乃至私營企業工作人員的薪金工資,在台灣所得遠過於大陸的水準。還有台灣對私有房屋照出租價額算作產值,相當高昂。而在大陸房屋大部份系經政府分配,租金至微,顯示很低的產值,雖則台灣房屋多數質量較佳,但亦不致如相對租金的巨額差異。倘若中國大陸對勞務計價也採取台灣標準,產值就會有巨幅的增加。

(二)國民產值的分配使用有異。台灣將很大一部份產值用於國防軍備,此類人均經費遠超過大陸,對社會福利開支的比重減低。近代有許多社會經濟學者提出,除產值外還包括其他社會經濟的指標來衡斷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進度,世界銀行於其年報內,經常表列各級學校的入學人數,幼年嬰兒的死亡率,與人民平均壽命,藉以顯示各國或地區的發展情形,照這類指標,台灣雖仍超越大陸,但遠不如產值所示的懸殊。

(三)比較兩岸的經濟發展,不祗是看現行的產值數額,還要審察產值的變化情形。近10年來中國大陸和台灣產值均有高度的增長,但台灣主要靠出口發展經濟,不免隨國際市場情形而波動。如1981-82年,一般歐美國家顯現經濟蕭條,台灣亦受其影響。中國大陸資源豐富,有龐大的國內市場,發展的潛力至鉅,將來兩岸經濟的差額會逐漸縮減。

實則一個國家的組成主要地基於人民有共同的血緣、語言、文化,和歷史背景,不能僅以經濟發展的情況來衡斷。中國地域廣大,包括很多地區。經濟情況迥異。如上海市處於中國最大河流的長江口,交通便捷,附近農田肥沃,物產豐富。益以上海對外開放較早,原已有新式工業基礎,並儲有大量的科技和管理人員,致經濟發展遠較內地省區為快。同樣,台灣因有特殊的地理環境與人力資源,顯示迅速的經濟發展。在政治上上海是中國的一部份,台灣也無依據其不同經濟情況構成離異獨立的理由。

兩岸經濟的互補性

中國大陸與台灣不但不宜分裂,從其不同的經濟特質看,為求未來的迅速發展,更有急切結合的必要。兩岸經濟在客觀條件上各有優長與弱點,可以互相補益。大陸經濟主要的優長是:

(一)地域廣闊,資源充裕。不論金屬與非金屬﹑石油自然氣和水力,各類齊備。有許多物資儲量極大,尚待開發利用。

(二)勞力眾多,工資低廉,適宜於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體力勞務。過去雖因教育不甚普及,高級科技和管理人員的供給尚屬缺乏,但由於政府集中財力擴展有關國防軍事的基本科學和技術工程,不少部門已達到先進國家水準。如能將其推廣施用於民用生產事業,並對現代新興管理方法引進培育,高檔產業亦可以發展。

(三)國內市場廣大,保證需要,有利於大規模生產,節減成本。一面可先建立需要資本較少技術不高的企業,製造商品以代替進口貨。一面當就其持有的資源優長,發展出口生產業務。萬一國際經濟蕭條,外銷阻滯,仍可供給國內市場的需要,不致有產業劇烈跌落的危象。大陸經濟主要的弱點是:

1.資金缺乏。天然資源的開發,生產企業的擴展,乃致有關公用事業的改進,均需要大量資金。而政府財力有限,近年來預算赤字,日益增高。人民所得原已甚微,僅能維持基本生活需要,難有巨額儲蓄,藉供經濟發展之用。

2.交通落後。物資流通需有健全的交通設施。近年對於鐵路公路的興建雖有進展,但距需要相差仍遠。空運設備相當貧乏,水運航道亦未能充分開闢,電訊交通則更短缺。凡此均待大力積極發展,以濟需要。

3.科技管理人員供給不足。前已提及國內雖有眾多人口,但大部份勞工教育水準不高,尤其將新興高級科學技術引用到企業生產與管理的人才極為缺乏,這實為阻滯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需要突破。台灣經濟的基本特質與大陸相反,其主要優長是:

1.資金雄厚。由於歷年生產和出口的擴展,台灣累積了巨額的資金,尤其外匯儲存達八佰余億美元,為世界各國之冠。台灣對此類資金,因受地域政治經濟環境的限制,尚難作充分有效運用。

2.交通便捷。台灣系由若干島嶼組成。由於近代造船業的發達,海輪容量巨幅擴大,集裝設備不斷改進,運輸成本減低,廠商可自由選擇來源購進工業所需的原料燃料。較之大陸沿海城市每須從內地運進物資,負擔反較輕微。同時因鄰近廣大的銷售市場,商品出口便易,自有利於當地經濟的發展。

3.人才充裕。台灣教育發達,歷年出國留學者頗多。在工業化初期,尚側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對高級科技人員需要有限。近因出口競爭,產品級次提高,吸引不少高級知識份子返台工作。但仍有大量學人散處海外,未能充分利用。台灣經濟主要的弱點是:

1.天然資源缺乏。台灣需用原料與燃料,多依賴外來供給。可能因為國際戰爭或政治變動,來源阻斷,或價格高漲,影響其工業生產的維持與發展。例如石油的供給,1973年末以來,由於中東局勢的混亂,石油出口國家組織的聯合控制,來源時有阻滯,價格波動劇烈,台灣經濟深受影響。

2.勞力供給不足,工資逐漸升高。在一、二十年前,台灣尚屬勞力充裕工資低廉的地區,外國廠商不少來台建立加工集裝企業。近則情勢劇變,由於經濟的迅速擴進,基本勞力漸感短缺,工資巨幅增長,不免有阻滯產業發展趨向。

3.境內市場狹小,出口易受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在世界經濟普遍呈現繁榮時,對商品需要增加,台灣出口賴以擴展。反之,在世界經濟顯示蕭條或物價高漲時,台灣將無法運用獨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阻遏其傳佈。尤其出口市場主要靠少數工業發達國家,它們為維護自己經濟利益,難免施加壓力,限制從台灣商品的進口,致台灣不能有獨立性的正常發展。

從上所述,可知中國大陸和台灣經濟各有特質。大陸經濟的優長,正是台灣經濟的弱點。台灣經濟的優長,正是大陸經濟的弱點。兩岸經濟具有高度的互補性。

兩岸經濟整合與政治統一

為要充份利用兩岸經濟的互補性,促進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兩岸經濟實有整合的必要。政治上的分裂獨立,自不利於經濟整合。不但關稅的存在會阻礙貨物的流通。金融制度的差異會限制資金的運用,人員交流的阻滯更會減弱科學技術的移轉。祗有在中國統一後,才能真正革除政治上的障礙,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貨暢其流。這在國際間經濟整合與政治統一已是顯著的趨勢。例如歐洲共同體於一九五八年由西歐六個國家組成,現則含有12個國家,尚在繼續增長中。其主要任務原祗限於關稅貿易障礙的袪除,促進資金勞力的流通。近更推為一般財政金融社會政策的協調規劃,共同貨幣的籌創,進而達成政治上的統一。此雖尚未完全實現,但已帶動西歐的繁榮,奠定發展的基礎。至於前蘇聯分裂和東歐各國的種族紛爭,背棄了經濟整合與政治統一,致使失業激增,物價高漲,人民生活艱困,形成混亂的局面。針對此種國際情勢,中國極應有所警惕,急切推行兩岸經濟整合與政治統一。

有人認為維持現行政治分裂狀態,可促使兩岸經濟競爭。如政經統一整合,將會削弱兩岸的競爭,降低經濟效益。此種論調似是而非。因為競爭原有兩種性質,一種是惡性競爭,一種是良性競爭。惡性競爭指各國或地區不顧其客觀經濟條件的差異,強設關稅及行政上的障礙,使價廉質良的商品不能進入。一面在國外削價傾銷,冀以打擊競爭者。這是零的總數競爭(Zero-Sum Contest),即設想一方勝利就是他方失敗,正負相抵,總數等於零。實則此種競爭必然引起對方報復,片面勝利並不能實現,往往兩敗俱傷。良性競爭指各國或地區就其比較優長擴展商品的生產,實行國際分工,自由交易。這是正的總數競爭(Positive-Sum Contest),勝負雖有不同,總額系正數,事實上雙方均有利得。中國政經統一整合後,將會避免兩岸相互間惡性的競爭,促進良性的競爭。它並不是要將台灣經濟向大陸經濟拉平。相反地,兩岸可各就其優長充份發揮分工互補的性能。正如上海廣州可帶動長江珠江流域省市前進,台灣可帶動福建和其他大陸鄰近地區擴展。一國兩制更可保證各地區的自由發展,使得整個國家經濟躍進,躋於世界發達國家之林。

不能期待兩岸經濟平衡再求統一

有人認為兩岸經濟懸殊,須待大陸經濟迅速發展接近台灣水平後,再求統一。作者未敢苟同。兩岸經濟實質反映到人民生活水準雖不如想像的有大幅差距,前已述及。但如要大陸經濟趕上台灣,仍屬非易。因為大陸地域廣闊,各地區經濟條件不同。如上海廣州因有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資源,因不難追近台灣經濟的水平。但內陸含有崇山高原和沙漠地區,絕不能望其與上海廣州均衡。整個大陸的經濟也就不能與台灣持平。要期待此項經濟條件達成後再圖統一,蜃樓遠影,將永無實現的可能。

現值國際風雲緊急,各地區紛組利益集團。除歐洲共同體外,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近正協組自由貿易同盟,日本亦有意在亞太地區建立共榮圈。尤其不可忽視的是:它們在政治上均有稱霸的野心,亟望台灣獨立,與大陸相爭,它們可收漁人之利。為免陷入此困境,推行兩岸經濟整合與政治統一實至切要。時不我待,願國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