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是希臘羅馬文明的繼承者,特點之一是繼承了羅馬帝國的帝國主義。因此「帝國的崩潰」問題成為西方學者注意的重點。一次大戰後結束了歐陸不少帝國。二次大戰結束了大英帝國和歐陸一些帝國。現在冷戰的結束使得各國長期冷藏冰封的社會、經濟、民族、政治和文化問題一齊解凍,使世界在某些意義之下回到了50年前甚至70年前的局面--帝國紛紛解體。因此吉朋在《羅馬帝國興亡史》中所描繪的羅馬之路最後一程--帝國崩潰,再度受到西方學者的注意。操記者生涯達60年之久的Allstair Cooke,在去年10月6日的《財經時報》上撰文《美國國運》(The Fate of The Union),表示擔憂美國繼續走羅馬衰亡之路,會帶來美國的崩潰。今年大選年裡美國人對政治體制所表現出的憤怒,以及洛杉磯等地發生的暴動,似乎部份地證實了他的擔憂並非杞憂。特此譯出該文,供讀者參考。小標題為譯者所加。--譯者
一 預言家的失敗
在1930年代我干新聞工作的早期,曾暢飲各處湧現的預言之泉。蕭伯納、H·G·威爾斯、伯特倫·羅素、基色林爵士、阿道斯·赫胥黎、哈維洛克.艾裡斯、JBS·豪旦恩、約翰·杜威。他們透視了未來前途,提出了我們從未夢想到的進步生活方式。
當時優生學是我們自由婚姻的既確定又合理的繼承者。教育將從他人指定的學習裡面解放出來,成為自己所選擇的東西和某種稱作是「發現自我」的快活事物。世界政府即將來臨,因為另一次大戰會以巨大的毒氣團消滅所有的參戰者。
人道社會主義(即沒有OGPU、MVD、克格勃的共產主義)將成為走向政治成熟之途的無可避免行動而橫掃整個歐洲(不過不包括卑劣的美國,美國將繼續其瘋狂的市場交易及喧嘩的個人主義直到垮台為止-你準會看到的!1929年它垮台過,雖然甚至在悲慘的大蕭條裡美國制度仍拒絕向威爾斯主義-羅素主義-豪旦斯主義的前途屈服)。這些全未出現,而今(我的老天爺,別說優生繁殖了!)必須從社會史的典籍裡才能查到有關它們的主要論點及主張該等論點者的記載。
二 帝國的衰因
這些莊嚴的預言家的失敗對我的影響,是使我想寫一本叫做《凋零的美國?》的書時更為遲疑。過去兩年歐洲的動盪使我更為遲疑,而當我發現所有著名的蘇聯問題專家的戰後著作--當時看來雖然既聰敏又有啟發性--在1989年秋天以後,看來全都摸不到邊,這使我更為遲疑。
由於我不想陷入最近有關美國前途的理論裡面去(即使保羅.肯尼迪的「帝國擴張過度」說法看來相當新穎),我將把自己的討論限於一種感傷但又流行的空談遊戲之中:美國是在衰退嗎?如果在衰退的話,美國能承受得起某種修補手術,還是會衰亡?
帝國衰亡的病源學在過去兩百年裡大致未變,吉朋所診斷的病徵仍然最具說服力:「第一,活力上受創。第二,蠻族與基督徒的敵意攻擊。第三,濫用資源。第四,羅馬人的內潰。」
吉朋的結論裡第四點(內潰)是「最強烈最可怕的破壞原因」,強大的國家通常寧願相信第二個原因(外來攻擊)最具有決定性,而且以為必須靠一種龐大且不斷擴大的軍事制度加以防止。因此對衰亡的恐懼一直等於對入侵的恐懼。流傳廣泛的,討論有關國家衰亡的著作,通常採納的觀念是把國家當作是一個會發育、成熟、然後衰亡的有機體來治理,注意力集中在辨識潛在敵人上面。
三 「黃禍論」
因此70年前,奧斯瓦·史賓格勒認為當時正處於發育、成熟和衰亡循環最後階段的西方文化,在被「黃色民族」蹂躪和征服之前,正遭受到凱撒主義的介入,這個論調使歐洲整個知識界為之顫慄。當時(1922年)日本海軍的確接近與西方勢均力敵的地步,而且異國情調的倭人正出現在蘭開夏,拆卸了棉紡廠,把機器運往日本。但就算猜忌心最強的地緣政治政客,或者說到達那種最沙文主義地步的政客,都不至於會在那些行動裡預見到東方征服歐洲的衝刺。
人們問史賓格勒這事何時會發生。他以上帝般的言辭回答說:「很快了」,結果「很快了」意謂70年或者100年。每個人都由於時代的各種緊張而鬆懈或復萌故態;避開了中歐的饑荒、為「國際聯盟」而歡呼或遺憾、剪了短髮·對抗「索債(Shylock)大叔及其令人生厭地堅持索取戰債」。
12年後,阿諾德·湯恩比站了出來,他同意史賓勒格有關西方衰退的病徵。他以令人吃驚的博學,追蹤了21個古文明旳興衰。他開出一張極不可能的藥方:「一個精神取向的」世界社會。我必須說,這種前景在今天看來要比30年代更遙遠。
北加州的山巔上--美國通往日本海的最後堡壘裡,有個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人士--威廉·蘭道夫·赫爾斯特正在戒備著,他發動他在全美的報系,響亮地宣傳著史賓格勒的「黃禍」論。這項運動直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為止,一直是刺耳的,不休止的和滑稽的。
繼之而來的是一種日本要征服美國的念頭。它雖吸引著商界和政界的注意,但一般市民顯然較不恐懼。這種征服的念頭是指一種經濟的入侵,對國際市場的入侵。無論如何,我認為,要說這種瞭解在美國普遍為人感到了的話,它僅限於日本貨品湧上洛杉磯、舊金山和西雅圖的碼頭。肯定地,在日本技術進行了令人不快的轉變之前,群眾是恐懼的。認為日本維持了一項無情而且無彈性的進出口政策的這種看法,多少為日本帶來一種威脅,即日本是個狡滑的欺弱者,而美國則在歐洲1920年代的戰爭賠償之爭裡受到損害。加重此憤怒者是一種罪惡感,即不論貿易政策如何,日貨暢銷是由於其貨品較佳。既然超強的軍事對峙隨著華沙公約的解散和蘇聯戰爭機器的破散而消滅,也許普通市民開始認識,並且恐懼經濟戰爭的力量。
四 美國的內潰
但國家的情緒中最使我震驚者--也是民意調查所查明者,是對美國社會弊病的焦慮:吉朋說的「第四項原因」--內潰。我不記得有任何時代,美國人以一種接近絕望的聲調抱怨美國社會裡明顯可見而且看來無法癒合的創傷。連60年代都不曾如此,除了以前最糟的年代之外,城市犯罪率普遍創下紀錄,而街頭上的任意犯罪已甚於18世紀所記載的。吸毒問題是一項影響到各階級、各年齡人群的瘟疫。我們剛剛猛然發現,長期以來,也許數十年以來,美國的公立教育一直處於如此鬆懈而可怕的水平上,至少大部份的少數人,或者大部份的高中畢業生,在跟歐洲、亞洲的同類學生相比時都只是半文盲。
更新近的發現是,所謂城市裡「興旺的」地產業,主要是指辦公大樓和豪華的高樓公寓。在離它們不遠處的空地上或公園灌叢裡,就是無家可歸者露宿和毒販兜售交易之處。同時中產階級兩代同居於低廉住所的家庭,可能會發現,為了負擔起「可負擔的」居所,需要兩份豐厚的收入。
一般人的看法是,政客「對此毫無作為」。事實上,國會和州、市議會已通過或正在通過大批法案來應付人民的需要,而他們直到本世紀中葉為止很少被認為是國家應予照顧的人:殘肢者、青少年、聾人、智障者、單親兒童、同性戀、心理病患、工作的父親、懷孕女職工。當然,年逾65歲的美國人,無論貧富,由於醫療帳單已獲支付,每月可領取退休金支票,就如俗話所說,日子從未如此紅火。
西方所有國家或多數國家都對人的各種處境給予此類關切。但對於二次大戰後誕生的美國人,這些服務一直不夠。
國會大廳裡擠滿著聲嘶力竭的遊說者,他們要求為青年、學生、女牧師、不適切的工會、退伍軍人、「緣訂終身」的同性戀、愛滋病患者等等,更要有所作為。所有這些要求和建議,所有的預訂草案,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要花錢。而無論市議會、州議會或國會,看來都沒錢。
當然,在每一個西方國家裡,社會服務已遠超過了二次大戰以前所能提供或預期者。在美國,它們代表著國家預算案裡一類龐大、無法縮減,而且可能無法承擔的一部份。如今美國人面臨著歐洲人的同一種情況,他們問道,為什麼「他國」不會破產?「他國」的赤字又怎樣呢?
觀看赤字妖魔十年之後,我覺得一般人開始相信,它是以某種隱蔽而罪惡的方式跟他們生活的匱乏相聯繫著。雖然有一派可敬的經濟學家擔保說並不需要為赤字擔憂。
面臨著赤字逐步超過了行政當局的年度估計;管理預算辦公室主任有一天爽快地評論說,在兩年左右就可以消除赤字,國家在1997年左右可以清償債務。沒有人問他,如果日本人停止支付月息的話,此言是否也同樣可靠。
不過,我相信一種感覺正蔓延全國,即認為在各種大小的社區裡的每日生活,正變得更貧困、更昂貴和更危險,而且,美國已走下了或正在走下史賓格勒及湯恩比會稱作是美國「成熟期」的巔峰。一點都不引以為樂地,我要提到一、兩點文化特徵,對我來說這些特徵點出了這樣的一項信念:自由遭到濫用--廣泛而乖戾地濫用憲法第一修正案以對任何一種行為加以保障;法院(包括最高法院)無法界定和限制猥褻;公德的急劇衰退;走向吉朋著名的評語--「以頹廢冒充創造力,將狂熱假裝作是活力」的傾向。
如果我們曾達到了可被視作是歷史轉捩點的一天或一季的話,它可能的結局是什麼?在我看來似有三種可能性。第一,由於族裔的隔離或地方的起義而引發第二次美國內戰。第二,出現平民主義的獨裁者(就如柏克所預言的,在自由的旗號下出現)。第三,緊急轉向第一次「新政」中佛蘭克林.羅斯福所創造的那一類厚道的國家社會主義。
我相信今天可能發生某種此等戲劇性的結果,因為現在有衛星廣播存在。在1917年,俄國革命派掌握了報紙,報導說革命進行順暢。1991年8月,在82個CNN轉播的國家裡,即使是懶人都能從CNN電視頻道裡看到蘇聯政變密謀者的情況極其惡化。今天全世界百萬計的家庭能看到和聽到示威、反叛、政變、激憤,而在不久之前它們還可被獨裁地鎮壓下去。
因此我引導著自己去回答了我說過我永不回答的問題:美國會衰退嗎?不過,冒著第三次犯錯的明顯危險(我衷心希望我錯了),我要說,如果現下的政治體系不能化解我所提及的社會危機、匱乏及挫折,而使多數美國人無法再予忍受,則在我看來,這三種可能性是真實的。◆
社論
國際政治
海峽兩岸
白色恐怖
一個中國
直航
西化與台獨
專訪
連載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