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五角大廈的某位官員趁著3月8日星期天屬於母性的婦女節的前一天,透露了一份充滿殺戾之氣企圖宰制全球的戰略計劃。按照《紐約時報》的說法,這位官員認為在後冷戰時期的戰略應該要公諸於世,接受大眾的監督。這項戰略計劃長達46頁是五角大廈的內部文件,這項戰略計劃的政策陳述部份是由國家安全會與總統或者總統的的高級戰略顧問所共同制定出來的,它已經在五角大廈內部高級官員之間流傳數周,國防部長錢尼可能在這個月末發表這份被五角大廈稱為防衛計劃指導(Defense Planning Guidance)的文件。這項五年的戰略計劃是從1994年開始到1999年。它將被分發到軍事將領與國防單位文職頭目中,以作為本世紀末部隊訓練和軍事預算編列的指導原則。這項戰略計劃的提出主要是針對在蘇聯的瓦解與美國所領軍的海灣戰役後所形成的世界新形勢。
這個計劃的首要任務是要防止美國的新敵人在蘇聯的境內或境外出現,不容許有任何力量來破壞美國所創建出來的秩序。為了要達成這樣的任務,這個計劃把美國的區域防衛戰略地區定為西歐、東亞、前蘇聯與西南亞。含糊地說,這個區域防衛戰略地區其實已經幾乎快要囊括了所有北半球的國家,而如果美國真能達成這樣的任務也就等於掌控了這個地球。這個首要的任務還包含了三個方針:「第一,美國必須展示足以建立和保護新秩序的能力,要求潛在的競爭者保證決不發展成為另一個強權,同時也不能為了追求合法的利益而採取侵犯的姿態。第二,在非防衛區域中,美國必須仔細盤算各先進工業國家的利益,不讓這些國家向我們的領導地位挑戰和推翻已經建立起的政經秩序。最後,我們必須維持偵測的機制,以避免潛在的競爭者成為地區或全球的角色。」既然潛在的敵人沒有那麼簡單就迅速成為地區或全球的大角色,因此一個快速有效的動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計劃的第二個任務是針對區域衝突和不穩定的根源,這個任務「要逐漸提高對國際法的尊重和降低國際衝突以及擴展民主政體。」說就是要確保美國作為世界警察的地位。而美國在這裡所謂的國際法經常與世界各國所認可的國際法不同,例如聯合國憲章中第二條第四項原則就就已明言「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合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雖然聯合國總部就設在美國的紐約,但是美國經常對聯合國這個足以代表全球公意的機構視而不見,反而經常以人權問題高於國家主權這一條自行編造出來的國際法來侵犯它國主權。在這個第二任務下,美國要重視與美國鄰近地區的安全(特別是拉丁美洲)或與美國有安全協議國家的安全,測知任何可能對美國構成的威脅和衝突。「雖然美國身為世界警察不可能對每一件錯誤的行為提出糾正,但是我們要承擔最突出的責任以確保我們和盟國的利益。」因此美國要以世界警察的身份來捍衛美國及其盟國的利益,具體的行動就是:確保重要原料與能源的取得,例如波灣的石油、防止大殺傷力致命武器的擴散、保護美國人民不受恐怖主義與地區衝突的傷害以及遏阻危害美國的毒品。
由於蘇聯的瓦解,美國目前所關心的是地區性的衝突。這份報告認為將來可能會發生地區性衝突的地區為歐洲、東亞、中東、西南亞以及前蘇聯。根據《紐約時報》的圖表說明,這份報告列舉了五個美國應該注意地區。一、古巴和北韓:美國認為古巴和北韓正在進入經濟和政治的危機期,可能會採取非理性的行動。二、伊拉克、北韓、巴基思坦和印度:美國在這些地區面臨將採取何種行動來阻止這些國家發展和使用毀滅性武器。三、俄羅斯:美國將繼續把核子武器瞄準這個地區的核子武器設施。四、歐洲:美國必須維護北大西洋公約,並且把它的力量擴展到東歐。五、日本:美國必須對這個地區的不穩定因素保持警戒,特別是日本或韓國可能企圖扮演此地區的強權。
按照《紐約時報》的報導,這份計劃「要確保在後冷戰時期,在西歐、亞洲或前蘇聯地區不容許有與美國相競爭的超強武力出現。」這項計劃要造成「只由一個超強所主宰的世界,這個超強必須擁有掌握全局的能力和足夠的軍事力量來檢查任何國家或任何國家集團,以免讓他們向美國的主導地位挑戰。」雖然這項戰略計劃將要把日本和德國拉進美國所領導的集體安全體系以建構民主的「和平地區」。然而這項戰略計劃並不是真正的集體安全計劃,因為這項報告嚴重忽略了聯合國的存在,它指出「要瞭解,這個世界秩序終將是由美國來支撐」,而「當不能達成集體的行動時,美國要獨立行動。」布希政權的官員其實也早就說過同樣的話,他們願意在聯合國的體制下行動,然而為了保護美國的主要利益,如有必要,他們保留獨自行動與選擇盟友的權利。這份文件其實已經揚棄了自二次大戰以來的集體安全而主張由一個國家來「仁慈的統治」。它也暗示,美國必須建立起全球的安全規劃,不能讓日本和德國達成實質的軍備,也就是不能讓他們擁有核子武器。
這份報告與五角大廈其它關於武力使用的計劃都認為,美國如果有必要防止例如在北韓、伊拉克、前蘇聯與歐洲其它國家的核子武器與毀滅性武器的擴散,美國可以對這些國家動武。它認為核子武器的擴散會使日本和德國希望取得核子武器以防衛鄰近地區敵人的攻擊。而對核子武器擴散的遏止也可以使日德停止在國家利益與軍備上和美國競爭。這份報告也指出,美國可以在新的世紀中成為核子武器的軍火庫,「我們(美國)的核子武器可以提供非常重要的防衛來對抗可能會出現的威脅。」它認為「美國即將面臨如何採取行動來阻止其它國家發展毀滅性武器的問題」,這將包括阻止他們發展和使用核子武器、生化武器和化學武器。為了這個目的,美國或許可以「使用任何方法」,包括對製造這些武器的工廠進行攻擊。
這份戰略計劃甫曝光就被《紐約時報》放在星期天的頭條新聞。根據白宮的作風,凡是會引起爭議的文件經常都是選在星期五或星期六透露,好讓媒體在星期天與休閒體育新聞一起上報,來減少大眾的注意。然而這項戰略新聞還是引起了大眾的注目,在《紐約時報》力主要拆散中國的專欄作家蓋爾柏(Gelb)馬上在3月9日為文反對,認為布希應該停止作白日夢,因為美國付不起要進行這種全球佈局所須要的1.2兆美元。據瞭解,美國國會與布希之間對於美國在後冷戰時期的裁軍計劃有不同的看法,美國國會主張要多裁,而布希希望保留強大的軍力以實行他的世界新秩序,好達成美國所極欲取得的獨霸地位。這個國防計劃相信會在國會與學術界引起辯論,甚致在兩黨辯論中也可能成為激辯的主題。布希是位外交總統,獨霸的新秩序是他任內的傑作,這項國防規劃的指導原則,不過是他「偉大戰略的」的一項措施而已。這份文件也附帶提出了美國要維持這樣的主導地位所須要的武力。美國目前的兵力為二百萬人,每年的國防預算約為三千億美元,在蘇聯瓦解後,美國部份輿論認為美國可以大幅裁軍,因為美國在全球已經沒有任何足以挑戰美國的力量,而且未來的世界可能是科技與經濟的競賽,美國應該把經費運用在改善教育與扶植產業上。然而這份戰略報告詳細地為布希所欲達成的美國基本武力辯護,認為美國須保持160萬軍事人員,在未來五年中的軍費為1.2兆美元。這其實就是布希已經提過的裁軍計劃,很多民主黨國會議員認為這是種「不必要的奢侈。」
在3月10日的社論中,《紐約時報》也公開呼籲:「五角大廈最好是受騙了,否則實行這樣的戰略極會引起多疑的俄羅斯國家最壞的恐懼。簡言之,美國實行這樣的戰略計劃將是行不通、奢侈和危險的。美國的行政當局最好趕快這麼聲明。」在這篇社論中,《紐約時報》提到,在冷戰終了後,布希總統呼籲美國要承擔在世界新秩序中的責任,共和黨總統競選人布坎南也堅持美國第一的政策,而現在五角大廈又宣佈了只有美國掌控的全球防衛計劃。《紐約時報》認為美國這種獨斷獨行是很愚蠢。這篇社論認為「五角大廈的官員只是在為浮濫的預算作辯護。但是這是很愚蠢。」在3月11號的國際版中,《紐約時報》也登出了泰勒的專欄,在這篇文章中,指出了白宮和政府部門的高級官員曾經嚴厲地批評這項戰略計劃,認為這將會損害美國與盟友的關係。一位與白宮熟悉的高級官員說:「這絕不能代表美國的政策。」美國國會的民主黨參議員比爾德(Robert C. Byrd)說這份報告是「短視、膚淺與令人失望的。」「到最後,它將會與美國所珍惜的世界領袖地位背道而馳。」
由於這份報告引起了各界極大的反對聲浪,因此這份文件是否能以原始面貌與世人見面還有待觀察。然而這份文件的曝光充分說明了美國自開國以來所秉持的替天行道的夢想--作為上帝最優秀選民的美國人,有一種宗教上的,道義上的,文化上的見義勇為及義不容辭的使命,要把美式文明從13州殖民地的範圍,傳播及於整個北美州大陸,從大西洋西岸到太平洋東岸;然後從太平洋東岸擴大到太平洋西岸。然而今天美國的勢力已從日正當中逐漸走向西山途窮,未來美國的命運是否會像保羅.甘迺迪在《強權的興衰》一書中所預言的沒落,看來就有待於明智的美國人來作出明智的抉擇了。◆
社論
美國的全球戰略
憲政爭議
中國海權
兩岸關係和統獨關係
青年論壇
文化與知識份子
連載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