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因素看東風壓倒西風的可能性

余東周
(紐約《僑報》副總編輯)


自從「旭日」東昇以及四小龍的崛起,迫使許許多多的專家學者,將東方文明,特別是儒家文化與經濟發展掛上鉤,進而更以肯定的語氣認為21世紀是東方人的世紀。在這之前,我們更常聽到東風壓倒西風之類的話,也常聽到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日本經濟力量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強大的經濟國的預言。

但,我們絕不能因為看到日本以及四小龍在經濟上的成就,就逕認為東方人智慧高於他族的結果,或認為東方文化比其他文化優越,否則就流於沙文主義。

不過,東方文化所有的特徵,對於經濟發展起了相當的作用就不能忽略。可以這麼說,東方文化與經濟發展的相關係數,要比別的文化高,至少在同樣的科學技術條件下,東方文化對於商品競爭力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最近美國與日本之間,為了貿易逆差問題,鬧得不可開交,這項矛盾在布希率領21個商賈巨賈到扶桑「扣門」達到高潮。

表面上看來,美對日貿易的巨大逆差是科技與經濟之戰的結果;但在底處,應該是東西文化的一次歷史階段性的較量。

「21世紀是亞洲人的世紀」「日本將稱霸世界經濟」這些命題,我們借用馬克思理論作為透視鏡的話,將會發現這個命題並非謬誤。

根據馬克思的理論,文化屬於意識型態的範疇,是經濟基礎的反映。反映過程中,由於對於認識對像所採取的角度、方式或立場不同,就同樣的經濟基礎作出的反映也就不同。就如照像取鏡頭一樣,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景色。何況,同屬經濟基礎,但因時空的不同,而存在著不同的結構,從而,經濟基礎所反映的形態也就有別,這就產生文化差異的問題。

馬克思的說法,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並不是靜態的,而是「具體的歷史的辯證」關係;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映經濟基礎,但上層建築有相對立性,並反作用於經濟基礎。在一定的條件下,甚至對經濟基礎的發展起著主要決定作用。作為上層建築的文化,由於其相對的獨立性,而反作用於經濟基礎,而使經濟基礎主要基石生產力獲得更大的發展。

於美日貿易逆差之爭,筆者認為不能一味怪責日本不按國際慣例從事貿易行為。今天美國之所以出現巨大的貿易赤字現象,其主要原因:一為生產與消費產生矛盾;二為競爭力下降。

新近被日本政府任命為駐美大使的前外務省次官栗山隆和指出,美國對於來自國外事務的反應能力,已被慢性的過渡消費與不相適應的儲蓄嚴重地削弱了。

要生產再生產,非投資,再投資不可;要想投資或再投資,非有資金不可。而儲蓄為資本累積的重要手段。今天由於幾近浪費的過渡消費,致使儲蓄不足,而出現資金短缺現象,許多美國企業在機器設備方面就無力汰舊換新,或增添新設備。就機器設備換代方面,美國不如日本遠甚。

作為生產力要素之一的科學技術,其具體表現就是機器設備和方法,這方面美國因儲蓄不夠,就無法像日本換代更新,汽車市場之所以被日本大片佔領,其來有自矣!

東方文化特徵之一的勤儉觀念,東方人視為一項美德。它在經濟領域主要表現是開源與節流。無庸贅語,開源與節流,就個人言,是維持生計安定與家庭經濟發展的不二法門;就國家而言,也維護人民大眾生活穩定,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兩條腿」。日本國民收入固然高,但老百姓以儉持家,不浪費,因此儲蓄為世界之冠。這項勤儉觀念,所導致巨大儲蓄的形成,使得日本進行企業全面改造,增添新設備,淘汰舊機器,以提高生產力並提高其國際市場競爭力成為可能。繼而使經濟基礎進一步鞏固與發展。這就是觀念--文化--意識型態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的一個事例。

又美國商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的減弱,部份固然由於外部的國際經濟秩序與結構的改變所致,但主要還是因為美國商品在價格、品質或服務上無法比人優越的緣故。

今天國際貿易市場有如「分秒必爭」「寸土必奪」的戰場。在此情況下,要想「力爭上游」非有強大的競爭力不可。而競爭力的大小,基本上系依商品的價格、質量等因素來決定。而價格的形成與質優商品的產生,與文化傳統因素關係也頗為密切。

眾所周知,經濟發展除了資金、科技之外,更要靠人力。老實講,人才是生產力的最根本要素。東方人特有的人倫觀念,在企業管理上以及利益分配上形成一種特殊的企業倫理。這項倫理使得勞資關係和諧,糾紛減少;使得企業截留大量資金得以進行改造。關係和諧,糾紛減少,資金截留,對於生產力的提高或產品質量的提升,具有極大的助力。

高級主管業績欠佳不拿紅利,員工加班而不獲額外報酬,股東可以容忍股息或紅利的壓縮。從而企業減少支出而有財力進行更新改造,這在美國企業界簡直不可思議。

這種和諧關係的達致以及利益配置的特殊倫理,只有從文化的精華里去尋找,才能得到答案。

日本文化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至深,因此其文化中包含中國文化的要素,形成具有明顯東方色彩的傳統。其與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是強調集體,個體對集體的歸屬,強調個體在集體內部的序列;亦即強調集體的整體統一,重視和諧,講究秩序,鼓勵個體對群體的依賴。從而形成一種強烈的內聚力。這項內聚力使集體的個人產生同舟共濟的心理。

日本人到一家公司服務,不叫「就職」,而稱為「入社」。「入社」意指加入某商社,成為其組織成員,其心態是把「入社」視為自己事業的開端,不是餬口職業的起始。加上資方與勞方之間的「盡忠」與「庇護」關係,勞方對生前死後都不必操心,因此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而結合成「命運共同體」。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緊密結合成為一體,企業的興衰榮辱與共。這種現象在日本企業內發揮巨大的威力,使得勞資糾紛消失,從而對於產量與質量的保持與增進,有了充分的把握。

這項因集體觀念所產生的內聚力,在單獨企業內部固然如此,大如國家範圍亦如是。這項文化因素的集體特徵對日本實現現代化,所得倍增計劃以及追趕歐美的目標中,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如今在其實現世界首屈一指的經濟強國的壯志中,無疑地也將繼續發揮其作用。

由上述幾個事例,可以瞭解到文化觀念對生產力起著強大的作用。亞洲今後經濟發展,其文化因素將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東方文化與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中,其所顯示的高數值的係數,乃是當今之世,各國不敢低估亞洲的原因,同時也正是美國之所以極力認同亞太並且深怕被排拒的道理。從而所謂「亞洲人的世紀」雲者,並非憑空憶測之言。◆

社論

美國的全球戰略

憲政爭議

中國海權

兩岸關係和統獨關係

青年論壇

文化與知識份子

連載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