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檔案:世界各地輿論公評洛城反抗事件


一、英國:英國《獨立報》寫道:「暴動……:是由黑人的長期積怨釀成的,他們感到被一種剝奪、暴力和普遍存在的種族主義的文化坑害了。」

二、德國:德國自由派的《南德意志報》說:「洛杉磯的暴力慘劇宣佈了美國夢的終結」,「指出分裂黑白社區的美國市中心貧民窟是「種族隔離」。

三、伊朗:在伊朗,拉夫桑賈尼總統在提到美國總統布什決定派軍隊平息動亂時說:「打贏海灣戰爭的軍隊已被美國政府派去鎮壓不滿的人民。」他呼籲人權組織和紅十字會「放下世界其他地區,趕快到美國去」,他說是社會不公正導致這次暴動。

四、利比亞:利比亞在星期六作出激烈的反應,官方的民眾國通訊社評論道:「在美國,公正已失去其可信性,並為美國自己的人民唾棄,美國黑人公民則認為法律沒有賦予他們與白人同等的權利。」

五、澳洲:這一觀點正好與澳大利亞全國性報紙《澳大利亞人報》的觀點相符,該報認為美國總統布什「對司法制度那種幾乎是迂腐的信任只會證實黑人心中這種擔憂,即美國的司法將永遠把黑人拒諸平等的門外。」

六、摩洛哥:摩洛哥日報《宣言報》說,這場暴亂過去之後,美國不應該再扮演「在國際上教訓別人」的角色。

七、法國:《獨立報》寫道:「美國的各種問題--犯罪活動猖獗的市中心貧民窟、種族主義、不斷擴大的低下階級--看上去挺像使西歐頭痛的那些問題的翻版,只是美國更極端,更大規模和更根深柢固。「然而,一如我們規模較小的暴力事件和新納粹主義在歐州的崛起所顯示的,種族衝突的危險永遠存在。我們沒資格扔石頭。」

八、菲律濱:馬尼拉報章星期六對洛杉磯市內菲律賓人的安全表示關注,並譴責華盛頓無視種族問題。右翼報章《新聞日報》在社論中說:暴亂「告訴世界所有人多屆美國政府一直吹噓的大熔爐事實上是一個滾燙的種族緊張熱窩」。

九、日本:《讀賣新聞》說,洛杉磯暴動表明了長久以來困擾著美國的憂慮。「沒有緩解種族間對抗關係的速效萬應靈丹....需要時間及需要通過努力去公平執行法律和司法才能成功。」但該報亦說,無論基於什麼原因,「黑人社會必須認識到即使更多的暴動亦不能解決他們的問題,搶掠、縱火及其他聚眾暴亂的行為都是永不能允許的。」

十、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把席捲美國多個城市的暴動,歸咎於他所稱的美國政府未能幫助黑人趕上較為富裕的白人。報導說,馬哈蒂爾星期五晚在馬來西亞東部沙巴州的哥打基納巴盧鎮發表講話時說,暴動和搶掠反映出黑人對美國的白人大多數日益不滿。英文《新海峽時報》說,在布什總統謀求糾正他較早時指羅德尼‧金一案僅屬不公正的講法之際,他的經過斟酌後作出的反應,不可能在貧窮絕望的貧民區找到一位聽眾。該報還說,美國政府不能憑講幾句明天會更好的空話,而不去做任何事改善生活條件差的窮人生活再繼續欺騙人們。

十一、印度:印度報章星期六發表社論說,美國種族暴亂說明美國國內沒有公正,而且破壞了它在國外的道德權威。《印度斯坦時報》說,「美國政府威脅第三世界國家要把它們的人權記錄與援助掛釣……本周在洛杉磯發生的暴動一定使它非常尷尬。」這家親政府的報紙說,「這事應當提醒華盛頓,像搞慈善事業一樣,民權也應由自己國內做起。」它說,不管是在前蘇聯,或世界上任何地方,總統布什對少數民族的關心自洛杉磯事件後將顯得空洞無物。該報說,「證據是如此確鑿,證明單是這種最無法容忍的種族歧視就足以解釋陪審團所作出那樣的裁決。」它說,「明擺著的事實是,儘管數十年來不斷為公民自由權鬥爭和進行司法改革,美國仍可悲到連起碼的種族平等都無法給予。」時報說,「美國應當把暴亂視為一個機會去讓他們拋掉自滿,並認真內省它在國內與國際上長期以來力圖迴避的問題--公平、正義、自由和歧視、及如何賦予生活在一個不平等社會中的窮人和社會地位低下的人以人的權利。」

十二、中國:中國再次以最嚴厲的措辭抨擊美國的人權紀錄;官方「法制報」週三發表署名評論稱,洛杉磯暴亂暴露了美國「民主的偽善」。《法制報》說:「洛杉磯與其他美國城市的憤怒群眾是為了爭取公平與正義,及抗議種族差距而爆發暴亂,這凸顯了美國社會黑暗的一面。」該份官方黨報稱:「此事向全世界暴露了(美國)民主的偽善與社會的病態。」中國抓緊洛杉磯暴亂提供的機會點規美國政制的弱點;自週日以來,大陸報章發表了數篇評論,指美國無權在本國制度亦有問題的情況下批評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