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潮流與歷史的垃圾

評聯合副刊「濟南仍在否」?

師桐


4月25日、26日、27日、28日(1992)《聯合報》聯合副刊密集出擊,登出了一篇談話紀要,標題是「濟南仍在否?」談話會出席人員有:主持人:亞弦;出席人:王聿均、王樸、牟希宗、戴良、端木方、崔小萍、劉枋;列席人:陳義之、簡媜。

這篇談話要登出的第一天,幾佔了當日聯合副刊的整個篇幅,看來亞弦先生是很著意於這篇紀要要表達的意識的。

要表達的是什麼呢?換句話說,要給人什麼樣的感受或理解呢?這不難從許多副標題看出--拆城牆--只剩一望無際坦蕩蕩;黑煙--把泉城薰得烏煙瘴氣;陌生--自己的家都找不到;灰濛濛

不是穿灰就是穿藍;緊張夢中家鄉,風景異樣……

別人怎樣感受怎樣理解我不知道,我的感受我的理解是:發表人要人覺得濟南今不如昔--「我還要再回來嗎?不了」(崔小萍語)。

現在正值美國後台老闆千方百計要使台灣獨立,而台灣本身的當權派也想方設法阻撓統一大業的時侯(這不是空口說白話,住在台灣的人誰都看得見,心知肚明),作為一個正直的中國人,要求有中國人尊嚴的中國人,看了這篇談話紀要恰在此時登出,忍不住有話要說。

從紀要內容上我們不難看出,這些先生女士多麼懷念他們童年時代的濟南。那時代的濟南,按參加談話會的人的年齡推算,應是42年以前的濟南,更準確一些說,是抗戰以前的濟南。我們就拿那時的濟南和現在的濟南平心靜氣地比比吧,看究竟那時的濟南好還是現在的濟南好。

當彼時也,濟南真是泉城,掀開馬路上的石頭就是泉水。可現在馬路變成柏油的了,沒石頭掀了,泉水不見了,濟南已不是泉城了。我想各位出席談話會的先生女士們該都是「出有車」的階級;請問,果真當時濟南的石頭馬路比現在的柏油馬路好開車?

當彼時也,濟南全城被城牆裹著,出入非得經城門不可;試問,果真當時的城門比現在四通八達的馬路出入還方便?

當彼時也,劉枋之流的闊家小姐每天坐人力車去上學,去游大明湖也乘人力車去。你可知道人力車伕吃的是窩窩頭加野菜?那時的勞動階級都是窩窩頭加野菜,鄉下人還要苦,連窩窩頭加野菜都保不住;果真現在他們住濟南每天吃的大米白面沒從前的窩窩頭加野菜好吃?

當彼時也,通往濟南的膠濟路津埔路有哪一條是雙軌?現在呢?

當彼時也,日本鬼子可以隨便位領濟南阻撓中國統一(可憐端木方竟連「五三」、「五州」都分不清,硬說是「五州慘案」);果真那樣的日子還值得懷念?問問全中國人,誰甘願發賤喜歡逃難?

當彼時也,……

當彼時也,……

有太多的比較可以列出來。

回鄉探過親的人都會將現在和過去作比較。我也回去過,也比較過。我只欣喜家人不吃野菜,只欣喜家人一天一天比從前生活好。看到從前(正是各位先生女士懷念的那時侯的從前)的鹽鹼地變成大鹽場,看到大鹽場又分出大化工廠,看到海灘變成大養蝦場,真正是荒地變成寶地。城市呢?馬路在加多加寬(而且是柏油路,不是一掀開石頭就見淌水的各位「懷念的」石頭路),工廠在加多加大,高樓在一棟棟豎起。是變了!從大陸來又回大陸去過的人,誰都知道變了。然而我們對這變化只感到是「舊貌換新顏」,心裡只有驚喜,只有慚愧自己沒能盡上一分力。這正是幾代中國人蔑寐以的大變化,而我們看到只是全國大變化的一角。我們只恨不得這變化再大些,再快些,能使每一個中國人都以身為中國人為榮。恨不能也有機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分享一份「我也出過一分力」的安慰。這「不再回來了」的感情真不知是打哪來的?

人都有念舊的感情。讀讀唐詩,讀讀詩經,讀讀數不完的古典明著,任誰都會發思古之悠情。然而這念舊的感情不該局限在懷念對過去騎在人民頭頂上自己享樂的生活上(連載了四天的「濟南仍在否」的大文上,這種懷念的證據俯拾即得),更不該因不能重圓舊蔑而嘲笑,而發狠說再不回去了。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歷史的潮流是誰都擋不住的。懷念你們從前的「好日子」的人呀,滾進歷史的垃圾堆裡去吧!

 師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