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港督彭定康在去年10月新上任後所提出的香港政改方案,幾乎壞了李鵬的好事,不過無論如何李鵬仍然化險為夷了。中英對香港問題的爭議之所以沒有對李鵬產生太嚴重的影響,是因為大多數的中國人目光焦點都集中在年初的中共人大會上,看著中共自信滿滿的傲視13%的經濟年成長率。
將使權力接班較為平穩
在去年的人代會上,由於87歲的中共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在1992年南巡後抨擊保守派的經濟改革,而使中國總理李鵬的領導權搖搖欲墜;由於鄧小平公開保證中國將加速經濟改革,而使得保守派(李鵬為其中一員)在官僚體系的肉搏戰中無招架之力,李鵬在1992年人代會上的演說乃充滿著與鄧小平的經改相互矛盾、背道而馳的遲疑;而今年不一樣了,他在3月15日開幕為期17天的人代會上,絕大部份的焦點都集中在經濟事務上,而對資產階級的自由主義以及其他的政治威脅絕口不提,似乎所有的人都搭上了經改列車。一個西方外交官認為李鵬的演說唯一在言辭上與反對者有衝突與妥協的地方,是關於長江三峽大壩的興建問題,因為一些相關的省份仍有抗拒。去年李鵬仍很頑強的堅持在未來五年中,以每年6%的計劃經濟成長方式進行,而鄧小平認為應該有更高的成長率,因此最後李鵬只得修改自己的講稿。而今年李鵬欣然隨著8-9%的成長率起舞;在經濟上中共目前絕少隨著規劃行事,目標不代表什麼意義(大多數的官員私下認為今年真正的經濟成長率將達12%),不過至少它代表了領導人的意向;李鵬同時要求徹底的銀行改革,並在未來的幾年內削減25%的行政支出。
另一件更讓李鵬安心的事是在今年的人代會中決定,他仍穩坐另一個五年的總理寶座;這個決定和人代會中其他種種決定,都是經由鄧小平的策劃,他希望在中共六老死後,能由一個穩定的集體領導中心取代;江澤民是這個領導的核心,他目前是中共的國家主席、共黨總書記和極重要的中央軍委會主席;朱鎔基則是公認的經濟專家,他實際上已是中共主要的經改方案制訂者,在今年初的人代會中成為李鵬之下的中共第一副總理。對於1980年黨政分流的政治改革,鄧小平現在很顯然的又要改弦更張,想將兩者盡可能的重疊在一起,他認為在他死後的風暴中,這種做法將會使權力接班較為平穩。
通貨膨脹的夢魘可能一一來到
中共在接班的安排上總是人算不如天算,鄧小平這項安排到時候也許也會步上這種後塵;但這方面的失敗比起經濟改革的失敗對共黨政權的維繫又顯得微不足道。中共對其經改深具信心,甚至可以說頗為自大;物價改革很快在著手進行著;去年冬季中期,政府覺得物價改革的成功足以放心的取消所有取暖用油的價格控制,但事實上證明一旦取消控制後,北京的燃油價格便猛漲了三倍。人代會代表嘴裡討論的都是計劃經濟,但事實上進行的經改卻有著資本主義的機能;一個資深官員認為中國在大原則上應該堅守計劃經濟的精神,例如建設基層、控制貨幣供給額等等,至於微觀的經濟活動便可交由市場決定。
中共經濟部長劉仲藜在李鵬人大會演講之後公開表示,唯一值得憂慮的是中央政府的財政日益惡化;去年度政府赤字已達財政預算的20%左右,是國民生產總額的4%,雖然今年增加了15%五的軍事預算(表示政府知道最需要給誰甜頭),他仍希望能削減赤字。但隨著經濟力量(賺錢的能力)的下放各個省份,想要削減赤字談何容易;雖然中共小心翼翼的面對通貨膨脹的可能,但警鐘仍大作不已,因為將通貨膨脹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並不是件容易的事。1993年頭兩個月主要的政府支出(大多用於建設)比起去年同期增加了65%,零售物價也提高了14%,消費品價格上升了8%(去年僅5%),最壞的也是極有可能發生的是鄧小平的死亡與通貨膨脹的夢魘一一到來。
(取材自倫敦《經濟學人》週刊)◆
社論
國際之窗
美國對華政策
關懷中國
聯合國熱
台灣政經
省籍與統獨
兩岸關係
中國統一聯盟
歷史與文化
其他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