凃照彥
(名古屋大學教授)
凃照彥
(名古屋大學教授)
一 問題的認識與分析的方法
綜觀台灣經濟問題的研究,在基本認識上,大概可分下列四種看法,就是把台灣經濟看成:一、自成一家(國民經濟單位)的觀點,此即所謂一國經濟之說;二、構成中國經濟的固有的一部分,此即所謂中國經濟之說;三、NIES(新興工業經濟地區)的一分子,此即所謂NIES之說;四、殖民地時代到今天列強勢力下的一段過程,此即所謂國際經濟(帝國主義)之說。以上四種看法(立場),在某種意義上可以道出台灣經濟在今天所俱有的「面面觀」,也表示出台灣在今天所佔有的地位的複雜性。與南韓經濟做比較分析,更可得知台灣獨特的條件在那裡,值得玩味。
在分析方法上,在此可以指出以下三點:一、方法論上必須兼顧全面,也就是說在邏輯上應有一貫性、全體貫通、避開斷章取義、強詞奪理,或自相矛盾說法的弊端。二、要與類同的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做比較,如與南韓比較,可獲得更多的客觀性與普遍性的認識。三、與開發途中的第三世界國家做比較,也就是說世界經濟之觀點為不可或缺的條件。
以上的問題認識與分析方法做為基礎,其次就是找資料做實證分析。搜集資料,集思廣益,耕耘不懈就是了。
二 發展的內外條件
一、內部固有的條件
A.殖民地時代商品經濟的發達
台灣社會在日本統治(1895年)以前,商品經濟已奠下相當發達的基礎,即商業性的農業已創立起來。例如在農地所有制方面來說,已有地主所有制(大租戶、小租戶)形成,普及農村各地。這一點可跟朝鮮(半島)比較一下。當時朝鮮尚未見到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只有土地使用權在民間盛行而已。日本領台初期先頒布稅征兩種:1.人頭稅、2.土地稅。人頭稅以戶籍整理為準,土地稅以地主自動申報納稅為據。當時台灣地主相當踴躍納稅,並以納稅收據做為日後土地整理(地租改正)時的私有權的根據,由此在台灣普遍看到了土著地主所有制的存在。反之,在朝鮮半島因少有人主張土地私有權,又不願意繳納稅捐,結果大部分土地被日本政府(朝鮮總督府)沒收而創立了東洋拓殖會社,由日本人所有,突然出現了日本人大地主會社。另外,在台灣農村可以普遍地看到柑仔店,零售日常用品。南韓在今天仍然比較少見此種商店。又一方面台灣對外開港也較早,受到西洋資本主義的浸透也相當廣闊,樟腦、茶、糖等成為國際商品,暢行四海。當然,台灣民間自己已俱有不少貨幣、銅錢流通市面,買賣付款暢行無阻。這些史實均證明殖民地時代的台灣社會是在商品經濟已經相當發達的階段了。這一點不僅是無可否認的,其在經濟上的意義也不可忽視的。
B.土地改革
戰後(1945年以後)國民黨政府遷台,在農業政策上實施土地改革(1949-52年),耕者有其田政策,當時採取肥料換穀制度、徵集財源、並防遏通貨膨脹之發生。在提高土地生產力及抑制國民消費方面也發揮不小功能,並以強制抽出的財源(肥料換穀之不當交換比率)減輕出口部門的負擔、間接促進生產出口商品,賺取外匯。如此一石三鳥,相映成趣。
C.外匯改革
外匯改革的內容有三:一、匯率(新台幣對美元)的單一化,二、匯率的安定(固定)化,三、外匯交易(匯出匯入)的自由化。這三點的達成,意義在一國經濟的對外關係,暢通無阻。如此,誘致外國資本來台投資,透過對外貿易關係以促進台灣經濟發展的方法,遂俱有現實性及可行性。1957-58年新興產業勢力之紡織業首遭不景氣(國內市場飽滿)時,國民政府遂不得不著手外匯改革以促進紡織業之出口市場,克服國內保護市場的不足。外匯改革同時採取出口獎勵措施(如出口退稅辦法),促進出口。出口獎勵措施對像範圍廣泛,對中小企業之促進出口也帶來了相當的作用,但這不是政府當初所圖的政策目的,這一點也是不言可喻的。台灣之外匯改革得以順利達成,其原因固多,但當時還有大量的美援得以挹注,未嘗不是有利的因素了。
以上A.B.C.三點,可以算是台灣經濟得以出口為起飛的手段,比較容易地達到經濟發展的今天的境地。這算是台灣社會固有的內部條件。
二、外來變化的條件
A.對美、日兩國關係
戰後台灣經濟所遵循的軌跡,一言以蔽之,即端賴美日兩國經濟,維持著美、日、台三角關係而固守不變,這種三角關係可以用下面圖一所示的「軸輪轉動」來說明。首先台灣從日本引進了資本及技術,據此生產出來的商品向美國出口,而美國也樂意提供市場,對台灣商品(及NIES)開放門戶。但是日本提供的技術大多是二級品(Second hand),石油浪費多、公害環境污染也嚴重。台灣在「專制開發」(強人政治)下,工人既不能罷工而要求提高工資,一般民眾也不能為環境保護而提唱自救運動。在此條件之下,台灣商品得以低廉價格為武器,另以美日經濟摩擦日趨嚴重,趁此日幣升值的間隙,對美出口應運而起,大量擴大了。另一方面,日本企業也為克服日幣升值帶來的出口困難,相應大量流進台灣,利用台灣做為生產基地向美國出口。也就是取首台灣,把台灣做為對美國出口的第二管道。如此美、日、台三角關係形成而發達起來。這種「唇齒相共」的三角關係,也可以在南韓相見,是亞洲四小龍興起的有力因素。
(有關本圖的說明請參照拙著,《東洋資本主義》,東京講談社1990年,第26頁。)
B.國際貨幣基金(IMF)、關稅貿易總協定(GATT)關係
台灣退出聯合國組織(1971年)以後,在國際貨幣基金及世界銀行、關稅貿易總協定的席位,都一一讓出,被迫排除參加。最近由於台灣經濟力量的提升,間接地派遣觀察員與會,又政府也極力圖重回這些國際經濟組織,為此乃須逐步改善國內某些不合潮流的貿易障礙,成為不可迴避的必然措施。例如:降低關稅、開放證券市場、促進國內市場的自由競爭等。以符合IMF、GATT所揭櫫的「自由、無差別、多角主義」的共同目標。不然,台灣經濟所朝向的以「出口為工業化」的政策將無法落實,背道而馳。
三 戰後經濟發展的演變階段
為認識今天台灣經濟所走出來的過程,不妨分成三個階段,以加深瞭解。依經濟發展過程配合政治上的演變,可以看出各階段的政策方向(性格)。茲整理如下表一。
表一:台灣經濟發展的階段
階段 | 時間 | 政治 | 政策 | 建設 | (內置) |
NICS以前 | 1949-1973年 | 蔣介石時代 | 固步自封 | 四年經濟建設 | 流於習性化 |
NICS時代 | 1974-87年 | 蔣經國時代 | 經濟擴張 | 十項經濟建設 | 改弦更張,自植勢力 |
NIES時代 | 1988-現代 | 李登輝時代 | 社會調和為首要課題 | 六年經濟建設(計畫) | 挽回社會間接資本之落後 |
1988年以前,蔣家公子採取「專制開發」(強人政治)方式下的經濟發展,蔣經國逝世(1988年1月)之後,這種方式已不適合時代潮流、人民的需求。政治經濟的利益分配,已非某一政治特定集團可獨攬特權了;人民要求政治經濟結構的合理化日趨強烈,既有的不合理的架構,脫離現實、不管用。新的經濟勢力集團出現,社會階層分化日極。政治經濟的運作日趨複雜,已非教科書式的經濟學可以運籌帷幄。新的民間銀行即將出現,將來誰掌握銀行經營權,誰就成為經濟勢力集團的冠首。而從銀行掌握的經濟勢力可以觀察出台灣經濟內部新的力量關係以及對政治的影響力。預定1991年夏將成立的新銀行,會大大地左右年底的中央級選舉的「成敗」。這方面的歸趨,值得注視,並加以分析。
另方面,國外及中國大陸關係也不可忽視之因素。因台幣升值、勞工成本增加、直接影響出口貿易競爭力,俱此同時,對美國貿易順差及日本貿易逆差所呈現的貿易摩擦問題在短期間內不易解決;加上社會治安混亂、環境公害問題日趨嚴重,凡諸均影響國內私人投資。以出口貿易為主的中小企業不得不轉向去國外投資,以求自救圖存,這是無可避免的趨勢。
四 將來的展望
對台灣經濟的未來展望,可分對內關係及對外關係來剖析。
A.對內關係:一、經濟結構如何重新調整--將影響到中小企業經營的方向。公營企業的民營化,國內市場保護措施的撒除,稅捐制度的公正化等,都是重要的課題。二、地方自治推展的程度--地方自治權的擴大(包括財政上的獨立性提高),經濟意義不下於政治意義。它會帶動地方經濟建設,擴張國內市場,減少地域之間的經濟差距等等。這在國內企業面臨外銷市場開拓困難的今天,應可扮演積極性的作用,對中小企業生存空間的擴大也不無助益。
B.對外關係:一、與日本、美國的關係--日美安保條約、南北朝鮮問題、東西對峙(冷戰)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所造成的國際政治經濟關係(架構),已發生變化,國際關係已踏進新的階段;這必然地影響到台灣經濟的活動空間以及美日為主的對外國際政治經濟關係。二、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台灣透過香港與中國大陸發生間接貿易投資關係,其規模與年俱增,貿易來往自20億美元增加到70億美元,成為第三位貿易夥伴。投資關係已達10億美元,2,000件以上,均達到不可忽視的地步。三、與東南亞的關係--台灣中小企業也大量轉赴東南亞各國投資,其中當然也有大企業參加。台灣成為資本出口國,並隨著投資增進而貿易金額也大大地增加,凡諸均將加強與該地區的政經關係,不言可喻。
以上是未來影響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內外政治經濟因素,其他因素尚多,在此只列舉大者,以資參考。拋磚引玉,聊備討論。未來台灣經濟發展的方向,端視台灣的政府、企業、民間(包括學術界)在面對這些問題做如何適應,拿出一套有效辦法了。
(原載《台灣學術研究會誌》第5期)◆
社論
國際之窗
美國對華政策
關懷中國
聯合國熱
台灣政經
省籍與統獨
兩岸關係
中國統一聯盟
歷史與文化
其他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