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想當「台灣的鄧小平」?

連戰組閣後島內政局走向的觀察

趙統


台灣立法院於2月23日以109票的多數,同意李登輝提名的連戰出任行政院長,至此喧擾多時的閣揆爭奪戰終告塵埃落定,以李登輝為首的主流派獲得全面勝利,象徵李登輝在黨內的權勢地位取得進一步的鞏固,在他剩餘的三年總統任期中,台灣政治將進入完全的「李登輝時代」,今後島內政局如何演變發展,勿寧更值得密切注意。

連戰出線的意義

基本上,李登輝這次能逼退郝柏村,完全拜客觀形勢之賜,主要關鍵在立法院全面改選,本土勢力全面上揚,加之「反郝」最烈的民進黨又大量高票當選,形成一股郝柏村無法應付與掌握的流向,在「形勢比人強」的局面下,郝柏村只好無奈又不情願的被動請辭。實則在去年底的立委選舉中,明顯支持主流派的地方山頭紛紛敗下陣來,「擁郝」的軍系立委與「新國民黨連線」反而高票當選,照理應下台的是李登輝,不是郝柏村,但卻出現這樣相反的結果,只能歸咎於時不我與,造化弄人,「擁郝」勢力如今在台灣整體政治生態而言,僅是「強而有力的少數」,面對多數的本土新興政治勢力,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也就不足為奇了。

郝柏村的去職,象徵國民黨跨海政權的徹底結束,也是蔣家王朝真正的末代政權,而從族群的角度看,則是外省人政權的全面瓦解,今後台灣政治將自過去40年來以外省人為主,本省人為從,外省人為正,本省人為副的傳統政治生態,一改為本省人為主,外省人為從,本省人為正,外省人為副的嶄新面貌,政治地位從此主客易勢,台灣政治進入一個由本省人族群真正當家作主的新時代,在政治發展上的意義值得大書特書。

相形之下,連戰的出線,除了代表本土新政治勢力的崛起之外,更大的特色是象徵中生代菁英的躍居政治主流,並具世代交替的權力傳承意義。換言之,今後台灣政治主流將是50、60歲年齡層的時代,70歲以上的政治人物將逐步走向幕後,對現實政治的影響將日漸微弱,一些所謂的「大老級」政界元老將徒擁諮詢請益的尊榮,實際上已被摒棄於權力大門之外,此一客觀形勢的發展,也應多注意。

「李登輝體制」

依目前李登輝的權力佈局構想,他在順利提名連戰組閣後,將進一步佈署今夏國民黨的「十四全」大會,並以民主化的形式票選黨主席,取得黨內的合法正統地位後,再逐步落實自己屬意的內外政策,包括大陸政策在內。連戰內閣在權力行使的意義上,等於是李登輝政權的執行長而已,亦是李登輝貫徹個人意志的政治機器而已,昔日郝柏村在位時尚有「李郝體制」之說法,如今則只剩下「李登輝體制」,連戰內閣弱勢,於此可見。實則連戰為人內方外圓,又是知識份子出身,並未完全喪失讀書人的風骨,凡事亦有其主見,李登輝的政治理念不一定完全為連戰所認同接受,但基於共同的政治利害關係,連戰與李登輝已形成權力的「命運共同體」,未來三年,連戰勢必處處迎合李登輝,聽命李登輝行事,殆無疑議,一如當年蔣經國在世時,李登輝處處聽命於蔣經國,表現不出個性,必須待蔣去世後,李才有機會獨當一面。

李登輝未來三年最大的政治野心,一是培植親信人馬全面接班,進一步掌控黨政軍大權,形成上下一體的一元化權力系統,二是貫徹「獨台」政治理念,雖不敢明白倡導「一中一台」,至少是「兩個中國」並存,並希望以「中華民國」身份地位重返國際社會,包括聯合國在內,為台灣寫下一頁空前的歷史,此一構想的堅持,雖不難預料必遭失敗的命運,但以李登輝的個性,勢必堅信不移的推動,甚至不排除於所剩三年任期內前往北京談判,以爭取國內外的同情與支持,屆時北京當局如何因應,恐將必須未雨綢繆一番,若仍以「不變應萬變」方針對付,於國際宣傳上或將處於不利地位。

關於建立權力的一元化體系,這次連戰內閣的人事安排,已可看出端倪,幾乎是清一色的李系人馬,具非主流傾向的只剩下內政部長吳伯雄一人而已,但吳伯雄連決定政務次長的權力都被架空,由連戰指派安插其親信楊寶發接任,可見吳伯雄已不如郝柏村內閣時代的受倚重。吳伯雄或許為了二年後爭取被提名為台灣省長候選人,暫時委屈求全,也有其寄居籬下的不得已苦衷,但衡諸大勢,兩年後李登輝是否真的願意支持吳伯雄競選省長,恐仍將視其表現而定,至少到目前為止,吳伯雄尚有主流派顧忌之處,並非完全放心,吳伯雄的忠貞度猶有待檢驗。

「宋楚瑜牌」

權力一元化的另一表徵是宋楚瑜的接掌省主席,未來宋以外省第二代子弟身份出任台灣最高的地方父母官,應具有化解省籍地域觀念,平衡族群權力分配的作用,但作為李登輝多年的親信智囊,宋楚瑜的官派「末代省主席」,實際上亦是李登輝全面掌控政權的一顆棋子而已,宋楚瑜樂於被李登輝權充外省第二代的權力樣板,這樣也符合自身的政治利益,雙方是各得其所。實則李登輝此際打出「宋楚瑜牌」完全基於小圈圈的意識心理,宋楚瑜未能為去年立委選戰失利負責,反而陞官,毫無是非可言。宋楚瑜的如意算盤是,先取得省主席的資歷,兩年後開放民選時再讓位,以此作為晉陞之階,或接任行政院長,或擔任下一屆副總統候選人,卻把民選省長的硬戰留給其他本省籍同志,算盤打得如此之精,也令人歎為觀止了。

因此,李登輝的人事佈局系以連戰與宋楚瑜兩人為主軸,一則予人兼顧省籍平衡的錯覺,再則藉此收手指臂使之效,此一權力架構確有其高明之處,佈局也不可謂不深遠。依此推論,則三年後李登輝總統任期屆滿後,勢將推出連戰競選首任民選總統,再搭配一位外省中生代(如陳履安或宋楚瑜)擔任副總統,李登輝即使不再競選連任,也可幕後加以遙控大權,變成「台灣的鄧小平」。雖不在幕前活動,仍具實際的影響力,李登輝表面卸任,實際上是退而不休,「李登輝時代」仍然繼續維持下去,這是「李家天下」的如意算盤。

若此一佈局實現,則包括林洋港、邱創煥在內的本省籍大老,三年後也幾乎可以確定必須與李登輝一起下台,以李登輝的胸襟和度量,肯定不願讓林洋港在他卸職後大展雄風,開創另一個嶄新的「林洋港時代」,即以現實權力運作而言,在未來三年內,李系人馬已遍佈黨政軍各個山頭,基於政治利害,也不樂於見到林洋港等非主流勢力的竄起,勢必運用各種力量予以防範打壓,林洋港縱然有極高的民間聲望,恐怕也很難殺出重圍,除非林洋港敢於另立門戶,自組政黨,否則三年後林洋港的機會不見得比連戰多。

唯李登輝權力佈局預料將遭到兩大內外的挑戰:

民進黨與新K的挑戰

一是來自民進黨的挑戰,在「台獨」與「獨台」合流將非主流勢力整垮後,勢必凸顯彼此之間的對立面與矛盾面,即必須面臨政權誰屬的現實利害衝突,預料雙方的「蜜月期」即將結束,各自佈署年底的縣市長選舉,民進黨若能取得過半數的11個縣市長席位,將嚴重威脅李登輝政權的執政地位,甚至影響明年底的省市首長選舉。換言之,民進黨極有可能打亂李登輝的人事佈局,在不知不覺中取代國民黨政權,李登輝妄圖以本土化政權和「生命共同體」來弱化民進黨對他執政地位的威脅,未免過於天真和浪漫,這方面李登輝不僅犯了機會主義的毛病,也是政治判斷不成熟的象徵。

二是來自黨內中生代右翼勢力的制肘,此以「新國民黨連線」為代表。目前新連線已正式向內政部提出政團登記的申請,不論核准與否,新連線將是今後黨內「反李」力量的大本營,其黨內鬥爭也將藉此政團的公開化而持續不斷下去,造成主流派極為燙手的山芋,若彼此不能各讓一步,共享政權,則最後極有可能演變為不惜分裂的局面,以新連線成員目前高昂的鬥志,與民間潛在的發展空間,此股力量將是猶較民進黨更難排除的障礙,對李登輝政權的挑戰與威脅將日甚一日。

李登輝經過多次內部權力鬥爭,不能不承認在技巧上精進不少,尤其他的領袖意志性格十分堅定,非主流派中尚無出其右者,「反李」勢力若不能總結經驗教訓,重整陣營並推出足以威脅李登輝的領袖人物,則預料三到五年內要反敗為勝、取主流派而代之的可能性將越來越少,而鷸蚌相爭的結果,民進黨或將是最後的漁利者,此點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