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西斯主義是當前的主要危機

王莉


台灣正處於歷史的轉捩點上。戒嚴體制的崩壞和老法西斯主義的衰頹,反映了上層建築的部分質變,舊民主運動在中產階級逐漸融入統治階級後,已完成階段性任務而結束。經濟基礎中勞動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尚未充分反映至上層建築,勞工運動處於低潮。

民進黨已墮落為台獨黨,國民黨的內鬥以黨內「獨台」聯合黨外「台獨」取得勝利而告一段落,「台獨」「獨台」又聯合又鬥爭的鬧劇仍將繼續公演,國民黨分裂的危機依然潛伏,民進黨內派系矛盾暗流洶湧,島內政局的總趨勢反映了中產階級和大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逐漸轉化為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短期內主要將表現在議會鬥爭和選舉鬥爭上。政治領域中統獨矛盾正逐漸上升,尤其近年來李登輝為了國民黨內奪權鬥爭的需要而刻意扶植台獨,形成「統」和「獨」兩頭小而「獨台」中間大的政治局面,使李登輝暫時站在權力平衡點上,一隻手拉攏「台獨」打擊朝野統派,另一隻手以「維持國號國體」壓抑在野獨派。以致買辦主義和賣國主義蟠據著大批輿論陣地,台獨思潮氾濫成災,愛國民主力量遭受壓迫。腐敗的官僚體制在金權政治的陰影下,將難以推動「官僚買辦資本主義」向國際化的「買辦資本主義」過渡。台獨新法西斯主義蠢蠢欲動,妄圖以「台獨建國藍圖」調整修補上層建築,維護腐朽的經濟基礎。

內因必須透過外因發展,土壤中的種子必須要有適當的溫度、濕度和養分才能發芽生長。因此觀察台灣政局,除了分析經濟基礎和各階級內在運動規律外,也要估計島內各政治力量連橫合縱互相作用互相影響的結果,更不能忽視國際背景,尤其是朝野兩大黨和美國的互動關係,島內糾纏迷亂的政治迷團,一旦走出感性亂流就國際範圍來觀察,帝國主義妖獸的魔影即無所遁形。

新法西斯主義是當前的主要危機,第三世界的法西斯主義是帝國主義的代理人,帶有濃厚的買辦性和封建色彩,洋土味混雜,氣氛妖冶怪異。當前社會意識的發展,非理性往往牽制著理性,本能常代替思維。呈現在主流社會運動中的,不是艱苦細緻的組織和調查研究工作以及理智的熱誠,形成主導力量的經常是短期利益的考量,淺薄的權術謀略和盲目的宗教性狂熱。「在台灣的中華民國」總統執政黨主席和三軍統帥為了鞏固王位,居然不惜挑撥省籍矛盾,勾結台獨賣國賊,以黨魁之尊積極從事黨內派系鬥爭,蔚為政壇奇觀。「三一四」反映了新法西斯主義一定的組織和動員能力,在旁觀警察的「縱容」和「寬容」下,有組織有預謀的暴徒得以從容不迫地「修理」反台獨人士,彷彿納綷德國「水晶夜(Kristallnacht)」事件的重演。

統獨之間在意識型態方面誰勝誰負的鬥爭,還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才能解決,這是因為祖國分裂四十多年來,部分知識份子和民眾在法西斯教育以及西方強勢文化和傳播媒界的洗腦下,深受傳統封建思想、反共法西斯主義和帝國主義等保守意識型態的影響,使他們比較容易接受同質的台獨思想,不容易接受本質上不同的以人民大團結為基礎的統一思想。曾經聽過某位傾向台獨的教授洋洋得意地預言:台獨必然是未來的思潮,因為台灣人民在多年的反共教育下,對社會主義已有充分的「免疫力」,國民黨法統神話破滅以後,填補思想真空的只能是反共的台獨思想。目前看來,預言似乎已部分成真。這段課堂裡的「教誨」,不但反映了新老法西斯主義的繼承脈絡,更揭示了「獨台」、「台獨」目標一致手段不同的共生關係。統治機器多年來散佈的毒素,沉積在人民的集體潛意識中,不知不覺地影響人們的情感和思想,這種影響將會長期存在,即使在中國統一以後的一段時間內也不容易完全消除,那時台獨思想作為反動的意識型態,可能以本來面目或以新形式出現,甚至和國內外其他反動勢力掛勾,繼續作怪直到滅亡。

影響人們政治傾向的往往不是是非問題而是利益問題,不同的利益團體有不同的是非觀念。這種「利益集團論」,就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和勞資矛盾的側面而言,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然而如果不加限制地完全照搬到政治領域,以經濟鬥爭庸俗化地解釋階級鬥爭,將陷入社會黨的改良主義觀點。中產階級出生的知識份子在接觸進步意識型態時,名詞概念的陌生,思想模式和價值體系的差異,和階級保衛本能的內因等盤根錯結的心理框框,往往使他們產生疑而且懼的反感。階級意識是階級社會中不同階級的意識型態,是處於不同階級的人們主客觀環境的產物,統治階級意識總是占支配地位。階級意識包含思想感情、願望要求、風俗習慣和道德觀念等維繫社會組織的心理機制,透過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如從小父母的耳提面命、親戚鄰居的議論褒貶、良師益友的循循善誘、職業環境的訓練以及代表本階級或(和)內部各集團不同政見的教導,凝聚成階級意識,對保衛階級利益起著重大的作用。因資本主義工業化而興起的中產階級,階級意識逐漸上升,政治上要求更多的參與和權力下放,中產階級民主運動曾起過推動歷史的作用,表現為總的量變過程中的部分質變,更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改造了舊統治機器,使統治者作決策時必須考慮中產階級的利益,政策的形成必須透過資產階級民主代議制的程序,更多地滲入中產階級意見。然而勞動階級意識並未完全覺醒,所以勞動人民仍然缺乏保衛階級利益的心理機制,陷於政治上幼稚和易於被利用的處境。

中產階級(尤其是下層)由於社會地位僅高於(但最接近)勞動階級,因此勞動階級力量的上升往往引起他們深刻的焦慮和不確定感,這種危機意識在一定的歷史條件(如經濟危機、政局動盪和〔或〕國際戰爭)下,會推動中產階級和大資產級結成反共聯盟,並且聯合其他反動派和部分受煽惑的勞工群眾,共同壓抑勞動階級的興起。這是法西斯主義的社會基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法西斯主義的經濟基礎。當前兩岸敵意的降低和日益密切的經貿關係有利於中國統一,但是祖國的社會主義因素往往觸動中產階級的恐共情結,而且島內勞動階級意識已處於萌芽階段,繼續強調民主將會加速勞動階級意識的覺醒,使勞動人民要求更多的民主,進而威脅中產階級利益。局限於階級本性的反動政客們終於背叛民主運動,向對立面台獨轉化,妄圖轉移廣大人民的民主要求。最近在統治階級當權派「獨台」的推波助瀾下,台獨黑潮席捲寶島思想界,新法西斯分子妄圖建立「台獨傀儡政權」,即使短暫的獨立或高漲的台獨傾向,也有利於他們討價還價。

工業先進國家的勞工運動史往往是我們的啟示錄。美國勞工運動也充滿逆流和漩渦,尤其是運動中隱伏的種族主義傾向,可以說是富有革命傳統的美國人民的恥辱。上世紀末活躍於美國西部的種族主義組織「美國勞工聯盟」曾打著保護本土勞工的旗號,煽動群眾排華、排猶和排斥其他少數民族,以爭取下層民眾選票,騙取政治資本,更製造意識中的保守性和落後性的政治手段,在戰前的法西斯運動中發展到顛峰,德國納粹黨(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stche Arbeiterpartei〕)同時以「反對資本立義」(其實本質上極力維護資本主義),「實行社會主義」和「反對共產主義」作為號召,吸引了不少勞工群眾。這種現象至今仍然是許多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和政治理論家深感興趣的研究課題,外勞問題也可以在歷史經驗中追尋線索,資本家一方面僱用外勞以減低成本和(或)壓制工潮,隨後挑撥外勞和本地勞工的矛盾,分化勞動人民,這種先進工業國家統治階級早已使用過的手段,似乎已隱約在島內出現。

左派台獨是新法西斯運動左翼,理論上屬於偽馬克思主義範疇,以「台灣民族論」為主軸,「省籍矛盾」和「地方主義意識」被絕對化擴大化為「民族矛盾」,形成法西斯式的「台灣民族優秀論」。其實只要片面地強調島內勞動階級某些眼前的局部的利益,搬弄馬列主義的概念和術語,不必臆造「台灣民族論」也能拼湊出以獨立自決為綱領的形左實右理論,這樣至少還稱得上是社會主義運動中的逆流,勉強有資格爬上「右傾機會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的寶座。

左獨份子對台灣問題只有局部性短期性的考量,無視於長期性全球反帝鬥爭的整體戰略。在帝國主義者的心目中,「社會主義台獨」固然不如「資本主義台獨」,但卻遠勝於「統一」,甚至「資本主義統一」,因為一個統一強大的中國必然將改變世界均勢,更進一步制衡帝國主義,有利於世界人民大團結。具有世界觀的帝國主義者看得很清楚,「左獨」可以充當棋局中的次要棋子,因為台灣在資本主義絕對優勢的統治下,「左獨」只能起著削弱統派尤其是「統左」的反動作用,客觀上幫助了帝國主義,並不具有奪取政權的危險。如果有朝一日左獨和美國黃色工會掛勾,愛國民主人士也不必過於訝異。

左獨經典《台灣人四百年史》的主線是台灣民族論。本書的特點是大量材料的堆砌,除了反覆的台灣民族論濫調,對於歷史事件往往只有排列式現象性的敘述,缺乏本質性的分析和前瞻。對台獨和帝國主義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避重就輕、語焉不詳。對新中國的發展只見政治領域

權力鬥爭,不見社會結構的巨大改變和人民力量的興起,與國民黨大陸問題專家的看法大同小異。作者包藏禍心,把以階級矛盾為主要矛盾的所有台灣社會矛盾都歸結為「民族矛盾」,妄圖以時髦的偽馬列主義旗旛將嫩稚的青年靈魂招上新法西斯主義道路。台灣前進會的《馬恩列學說與台灣革命》是80年代初期針對《夏潮》的投槍,全書(初版)376頁,有216頁的篇幅,從浩瀚的馬列主義和其他左派著作中胡亂抄錄了些漂亮文句充數,第二部分(占160頁)和第一部分之間沒有內在聯繫,筆鋒突兀轉變,猛然以「台灣民族論」為基調,攻擊「中華民族沙文主義」和「中國兼併主義」,總結論是遠在天邊的「台灣社會主義革命」必須以近在眼前的「台灣民族民主革命」(即台獨)為前導。

當前奇談怪論的猖獗,並非是孤立的偶然的現象,而是反映了台獨新法西斯主義在意識型態領域的猖狂進攻。中國統一運動作為長期性全球反帝鬥爭的重要組成部份,其正當性和進步性將在同錯誤思想鬥爭中愈辯愈明,其整體戰略和局部戰術,也將在實踐中不斷地改正和創新。台灣人民必然將衝破黎明前的黑暗,走上中國統一的光明之路。◆

社論

國際之窗

中國的崛起與挑戰

人權問題

李登輝與國民黨

辜汪會談

台大哲學系事件

藏獨問題

兩岸關係

歷史回顧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