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發展比較快,其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兩岸經濟、文化的互補性。
從經濟方面說,海峽兩岸貿易額1992年達到70億美元,到大陸投資設廠的台商金額則達到64億美元。海峽兩岸解凍剛四、五年時間,其經濟交流這麼快的發展,從台灣方面來說,是由於近十餘年來經濟發展較快,具有雄厚的外匯儲備,也具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和科技力量,需要不斷的進行資本增殖,但台灣地小人眾,市場狹小,勞動力和資源都缺乏,而周圍又有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等這些經濟力量強大的國家和地區,1997年香港歸還中國以後,對它的對外經濟交往將有一定影響,所以,具有廣大市場、廉價勞動力和豐富的資源,又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中國大陸,自然成為台商理想的發展目標。從中國大陸來說,發展經濟的資源、勞動力、市場條件都很好,改革開放方針的全面貫徹和在沿海、沿江、沿邊設立不少經濟特區,無疑將推動經濟的發展。但是,要充分利用和發揮具有相當優勢的資源條件、勞動力條件和市場條件,使它們變為發展經濟的機制,必須具有大量的開發資金和管理經驗、技術力量,因此,發展同國外和港、台地區的經濟貿易,吸引台商來大陸投資設廠,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將起重大的促進作用。這種經濟上的互利性和互補性,是海峽兩岸經濟交往不斷發展的客觀原因。
從文化方面說,中國是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文明古國」,被稱為「禮儀之邦」,今天由56個兄弟民族組成中華民族,是許多民族和部落經過長期的鬥爭與融合而形成的。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多采多姿的中國文化,是各民族多種文化成分和諸多學派經過長期鬥爭與融合而成的。據《世界日報》1987年7月29日載,經中國科學院專家到東山島實地考察鑒定,確定在東山島發現的史前人類遺骨,以及一批哺乳動物化石,絕大多數屬於地質時期的中、晚更新世熊、象、鹿、山羊的化石,其中一塊為史前人類的右側殘斷肱骨。在漫長的第四紀期間,台灣海峽部分曾露為陸地,閩台古陸橋的確存在。又據《人民日報》1987年1月24日載,華裔學者、美國易經考古學會會長洪天水在美國宣佈,根據他研究,30年前台灣大南村發現的一塊山地木雕,上有四千五百年前易經「損卦」的全部經文和兩千年前已亡失的上古河圖、洛書及樂律天文等寶貴資料,證明「台灣山胞先民係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台灣各族人民同大陸各族人民一樣,同是龍的傳人,炎黃後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是包括台灣各族人民在內的中國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中國文化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中華民族的共同的思維方式、心理結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及意志、情操、感情。信仰、習慣等。台灣各族人民和大陸各族人民有共同的文化傳統,其思想文化有明顯的滲透性、互補性。自1987年台灣開放大陸探親以來,至1992年底為止,海峽兩岸民間互訪已超過四百萬人次,各種文化體育交流和學術交往也日益增加,這同思想文化的滲透性、互補性是分不開的。
海峽兩岸經濟、文化的互補性是海峽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不斷發展的重要原因,同時又是海峽兩岸從長期隔離走向統一的客觀條件,我們主張大力發展海峽兩岸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祖國早日統一。在我國文化傳統中,「中和」、「中道」思想影響很大,在這思想的影響下,在處理人際關係上,主張「和為貴」,提倡「謙讓」作風;在對待國家民族問題上,強調安定和統一。這一思想,具有較強的自我更新能力,並在人民群眾中形成了一種維護民族安定統一的整體觀念,對於中華民族的不斷克服危機和維護大一統局面,起過積極的作用。二千餘年來,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無數次的分裂和動亂,甚至出現過像南北朝這樣的大分裂、大動亂,但是,這些分裂和動亂都是不得人心的,最後總是在人民的支持下克服危機,建立新的安定統一局面。當然,維護民族的安定統一局面是多種原因造成的,然而,中國人民長期來形成的「中和」、「中道」觀念,不能不說是一個積極的因素。4月27-28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海峽兩岸「汪辜會談」,此舉無疑是海峽兩岸交往中的一個進步,是值得歡迎的。◆
社論
國際之窗
中國的崛起與挑戰
人權問題
李登輝與國民黨
辜汪會談
台大哲學系事件
藏獨問題
兩岸關係
歷史回顧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