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的世紀辛酸與美國夢

李本京
(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榮譽教授)


前 言

美國號稱「移民國家」,深一層來看,卻並非如此,這是因為人們對「移民」兩字的認知至今仍有落差。也就是說某些人自己就不承認是移民(Immigrant)而是「遷居者」(emigrate),差幾個字母,意義大不同。問題在誰是「移民」,誰又是「遷居者」。也就是誰是主?誰是客。要看清這一不公現象,一定要先從17世紀的美國「屯墾時期」說起。

1620年9月乘著「五月花」號帆船抵達麻省東岸之鱈魚角(Cape Cod),開始了「屯墾時期」。他們多因尋求宗教自由來到此一新的土地。他們是來建立新國,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從這一天開始,這批屯墾者就在宗教的感召下,團結自律建立了美國。他們堅信在上天的眷顧下,與其他族群是不一樣的。他就是來自「英國的白人新教徒」(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 WASP,可音譯之「我是白」)。他們才是這個國家的主人,其他來的族群則是移民。在「白人至上」主義籠照的美國大地,身為移民第二代的川普,儘管其第一及第三任太太均是第一代移民,而他仍然以反移民作為爭取選民的有力口號。

由此以觀,可知今日在美國仍存在反移民之想法,也就在如此一個思想混亂的時代,有了今日獨特之「零和思維」現象。族群歧視者在這種情況下,利用排他性之行為就很自然地自以為是地排擠另一族群,以爭取某種「虛無之安全感」。

川普某些不當言論自然引起族群歧視之行為。最令人吃驚的是美國及加拿大在新冠疫情發展初期,即有了攻擊華裔之案件。一直在底層之亞洲移民,此次再度成為粗暴民眾污辱凌虐之對象,要瞭解為何華人從19世紀中葉就在美國受盡凌虐,則應回顧遠在那時是怎樣在美國過著萬分辛酸的日子。「美國夢」屬於WASP,輪不到中國人的。

世紀的辛酸,非人的待遇

19世紀中葉飄洋過海的華工,懷著淘金或打工之奢想來到美國,卻在夢想實現前魂斷他鄉,既或勉能活下去,也烙上了無比悲哀之印記。加州在當時是首富之區,這是因為在舊金山附近有了金礦。1850年後廣東省的移工成群結隊來到加州,然而好景不常,當勤勞的華裔礦工因為努力而有好的收入後,卻不為其他族群所容,受到了非法排斥。在如此環境下,華工被趕出淘金行列,他們得了病,只能到瘋人院或專門收容黑死病(傳染病)之醫院。

一般美國白人深信華人均為傳染病患者,政客也趁機與極右派白人聯合起來排斥華工。甚至在1881年選了3月6日為假日以參加政府主辦之排華大遊行,並著力宣傳華工係美國白人失業之主因。民間也積極宣傳華工無文化,無道德,骯髒、好色、好賭、吸毒、殺嬰、殘忍等罪名,徹底摧毀華工的人格,而成為「我是白」必欲去之而後快之對象。

在如此不利環境中,華工雖被趕出淘金行業,卻積極參與美國及加拿大之鐵路工程,成為不可或缺之工人。然而並未得到白人認同。終於在1882年5月6日,國會通過「排華法案」。此法為美國有史以來唯一的一個以特定族群為排斥對象之法條。此法成立後,直至1943年才由小羅斯福廢止,這是因為中美共同開始對日戰爭之故。令人感嘆的是,迄今仍無任何總統代表美國向華裔致歉。

華工在美國社會上曾是霸凌之對象,更是被謀害槍擊的對象,1871年洛杉磯就有21個華工被屠殺,數十人受傷,1885年在懷俄明州岩石泉,屠殺28位華工,重傷數十。除了這些大型非法屠殺案件,尚有數不清的槍擊華工事件。凶手從未法辦、判刑。1960年後,美國社會多次砲轟3K黨之非法私刑,卻不見任何批判當年殺害華工事件之審理方式。

當年歧視華工者尚有宗教領袖,如19世紀末期一本在加州發行之《全美天主教季刊》,即大肆刊登有關「不受歡迎之移民族(華工)」,使華人成了白人及黑人之共同敵人。事實上,「我是白」為首之反華社團將華人列為反對之目標,美政府在1884年又公佈了一個針對1882年「排華法案」「增修案」,文中特說明「既或華人持他國護照,亦視同所用之護照為中國」,可見華工遭歧視之程度有多深。

21世紀之反華浪潮

1943年美政府去除「排華法案」迄今已近80年,佐以事實,赫然得見排華之風仍在。雖然非政治人物推動,然而一連串民間自動發起之風潮,實屬一大警訊。時至今日,華人在美地位仍為一大問號。「排華法案」不再,「排華行為」屢見,對華人而言,他們一直被「我是白」當作「永恆的外國人」,而「我是白」則認定他們才是這塊土地上真正的主人。

評析華裔在今(2020)年遭逢惡意攻擊前,應先審視有關華裔目前在美之分佈概況,就亞裔人口總量以觀,今日約為2,200多萬人,其中華裔約為520萬人,具有學士以上學位的占亞裔中比例最高,就收入而言,華裔年收入約七萬多美元,目前居住在加州之華人最多,其他則分佈在紐約州、德州等。為表示對華人無歧視,華府在2016年5月特別立法,棄殖民時代西方世界廣用之「東方人」(Oriental),改稱亞裔(Asian American)。

儘管政府有令,然而趁著新冠爆起,一些深懷歧視華人之白人及黑人就利用此一紊亂時期攻擊華人。今年5月28日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綽號雙子城)因警察執勤過度致嫌犯於死而發生暴動,華人即受到無妄之恐嚇。連球星林書豪也有被歧視之經驗。

過去百餘年中,白人與黑人反華行為不斷。「四海一家」在美國是句笑話。2013年10月16日夜間,美國ABC電視脫口秀節目中有位六歲男童大喊Kill all People in China(殺光中國人),節目主持人吉米.金梅爾(Jimmy Kimmel)竟然回應「這是很有趣的想法」!電視台一直不道歉,結果引發大規模抗議,逼得該台在次年1月10日向所有華人道歉,白宮也稱這種言論不代表「大部分美國民眾之看法」。

對亞裔不善的實例,隨處可見,2016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也有歧視亞裔,尤其對華人有著非常不妥的安排,典禮主持人介紹一位幼年亞裔拿著一個公事包上台,意味亞裔敬業之刻板印象,引起亞裔人公憤,由李安領頭簽名抗議,這份長達25名知名亞裔藝人的抗議聲,迫使奧斯卡主持方道歉了事。聞名全球之藝人如周潤發、章子怡亦發聲,抗議美國歧視亞裔。

前文述及之「排華法案」雖廢除,華人在美之人卻未曾落實,如在1946年前,不允許華人購置房屋,在1948年前,不允許華人與其他族群通婚,此類歧視華人有關之法律居然在1943年廢除「排華法案」後仍然通行,令人難以置信。加州眾議員方文忠(Paul Fong)在2009年7月提出第42號共同決議文(Assembly Concurrent Resolution 42, ACR 42),正式承認150年前開始對華裔移民的迫害並致歉,全體州議員無異議通過而由時任州長之阿諾史瓦辛格簽字生效。全美則直到1967年,美最高法院才一致裁決「禁止異族通婚法律」應予廢除。

2014年5月9日美國勞工部將「中國鐵路工人」的名字刻在部內大廳的勞工名人堂,紀念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完成鐵路最艱苦的數段工程。華工的工資比愛爾蘭工人少很多,他們多來自廣東,然而有名冊可稽者僅300多人。直至2011年,參院才通過對當年「排華法案」表示「遺憾」,次年眾院亦作同樣表示。

反華思維與排華運動

建國以來,美國就不斷發生反華思維與反華運動,若僅以今天的眼界來看待此類現象,不易得到一個客觀公正的結論。美國現存移民資料中有關華裔部分是不夠的,如究竟有多少華工參與鐵路興建工程,這恐怕永遠沒有答案,因為當年來美工作之奴工多是一文不名,一字不識的低層苦力,多未受任何教育,僅仰賴專業代書代寫家書,也都報喜不報憂,信中看不到他們工作的真實狀況。所以就中文資料而言,是不夠也不確實的。

就英文資料而言,則不會蒐集準確資訊,僅以公司最大利益為主,對華裔則視同工具,因此也不會留下任何對華工有利之資料,留下的當然就是負面的。

這也就是為何華裔的公民權直到二戰後才逐漸取得,在所有負面資訊中,以文學作品最有效,也最直接。其中具有重磅之傷害力的以「傅滿洲」(Fu Manchu)為最。「傅滿洲」是英國推理小說作家薩克斯.羅默(Sax Rohmer)創作的傅滿洲系列小說中的虛構人物,在1913年《傅滿洲的謎團》(The Mystery of Dr. Fu Manchu)一書中首次出現,後來搬上舞台並在一些好萊塢電影(如《鋼鐵人3》)中出現。書中他是一個博學多聞、奸巧欺詐的「不一樣的人」,意為「黃禍」來臨。此一虛構人物是一場悲劇之主角,談不上什麼藝術成就,好萊塢的電影在加深觀眾對一個像傅滿洲的人之懷疑、敵視。

在美國犯案的,各族裔都有,然而對華裔的案子卻令人不解,對華裔的案子偵查到底,決不放鬆。2016年川普尚未上台(與其「反中」政策套不上關係)就有這樣一個案子:

司法部從2014年2月到2015年9月間,先後撤回對四名華裔科學家的間諜指控,一向為華裔發聲的眾議員趙美心(Judy Chu)痛心疾呼,「我們不能再容忍另一宗華裔被凌虐的案子。種族偵防必須停止。趙美心呼籲官方在立案調查此類敏感案件時,務必慎重。自川普上台後,司法單位僅偵查與北京「千人計劃」有關而起訴的即多達50、60案,其中包括白人及華裔,被偵測者或被起訴,不但丟了工作,還可能要進監,情況嚴重。「千人計劃」因而不再在美國運作。

具體廣泛反華裔之行為有1996年1月初發生在北加州之「驅逐華裔」運動。「全美亞裔法律聯合會」2015年初公佈的資料顯示,2014年反亞裔案有452件,比2013年多35%,北加州最多,事實上,亞裔在過去兩百年中一直忍受不公平待遇。

北加州舊金山發生過一場襲擊華裔的案子,2015年底時,一名叫佩基(Robert Page)的白人在停車場殺死一名華裔,他在自白書上大大地寫著「我要殺一個中國人」,他如此憎恨華裔其來有自。主因是北加州中國人數量與日俱增,收入多在中上等,引起嫉恨。肇事者多為青年白人,他們在校成績多落後於華裔青年,這種憤恨最終就以暴力解決。

在這樣的情況下,白人至上主義自然復起,加上川普一再發表反中言論,予老百姓以「反華有理」感覺。他們身處同溫層,相互取暖,而形成反華團體,進而發展「部落主義」的環境。這是一種反國際化反多元化的部落思維,這股亂流破壞了全球化航道,加速種族歧視的發展,也奠定了川式民粹主義之基石。

川普的民粹主義是今日「反中」標記。如他棄COVID-19之名,用Chinese, Wuhan, Kungfu Virus(中國、武漢、功夫病毒),這些都是歧視用語,非「新冠病毒」之正式名字,蔡政府與其中央社跟著川普走,稱「武漢肺炎」。

美國反華裔暴行也傳染到北方鄰居加拿大,僅溫哥華一地在2020年3、4月間就有20宗。而2019年全年僅12宗。2020年3月的仇恨犯罪中,有45%疑似存在「反亞洲因素」,4月上升到73%。這些不幸案件,卻成為加拿大主流媒體之賣座新聞。卑詩省之省報跟川普看齊,標題用China Virus。

這種標題引起讀者共鳴,也就是說,在白人的骨子裡,尤其像加拿大的「我是白」可說是歧視華人「根正苗紅」的族群。該報用「反中」語言引起民眾支持,並不意外。「帶著你們的病毒回中國」等充滿歧視的口吻,正代表大多數加拿大人看待華裔的真實心態。

加拿大的主流媒體多有此類反華裔言論及傾向,顯然比美國還嚴重。如「聯邦保守黨」的司隆(Derek Sloan),竟然無禮地質問首席衛生官員譚詠詩(Theresa Tam)是為加拿大還是為中國工作。此類族群歧視言論居然未遭輿論批評,令人嘆息不已。眼見此一歪風在政府無作為之下,當地華裔社區已經聯合起來要求加國社會各界給予華裔一個公道。

結 語

不容諱言,美國與加拿大均有強烈白人至上主義氣勢,川普正是他們的精神導師。他不懼批判,仍然資助激進右派分子與其活動。根據美國《軍事時代》(Military Times)雜誌2020年的一項民調,約有22%阿兵哥查覺到軍中有「白人民族主義」活動,35%的阿兵哥覺得「白人民族主義」活動有傷社會之安定。從這一民調可看出「白人民族主義」已然在美國社會中立了足,定了調,不可能就此消失。

歧視亞裔是美國白人社會之一個信念,不易去除。美國是個以金錢掛帥之資本主義社會,多元不太可能共存。如普立茲獎作家阮越清(Viet Thanh Nguyen)在其刊於Time(《時代》)雜誌之大作The Moral Minority Trap(道德少數派的陷阱)文中就坦白地說“Race will continue to divide us”(種族會繼續撕裂我們)。她並指出美國今日三大問題:種族歧視、社會階級及戰爭;她明確指出,美國每年都在備戰或製造衝突。於是在社會上就看到族群間之爭鬥、資本家之爭利,以及浪費無限軍費。美國年度軍備費用高達7,400多億美元,遠超其他國家之總合,美國同時也是世上最大之軍火商,營業額是全球所有國家之總和。

美國是個百分之百資本主義國家,一切以利為本,有句話非常入神的形容美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原文為America is built on the business of driving other business out of business,(美國立基於專門幹掉別人生意的生意上),一個非常直白的語句,清楚說明了美國是怎樣的一個國家。

事實上,美國就是為了「我是白」立國,他們有上帝保護,有槍枝有人才,他們的世界不是一個多元的世界,而是以「我是白」為中心的單極世界。中國是一個歷史久遠,文化深厚,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國家。顯然,中國一向令「我是白」感到不自在,從19世紀開始歧視中國人,直至今日。他們以西方的眼光和傳統審視中國人,當然就有不正確的概念。

傅滿洲是本小說中的虛構人物,然而卻成為街道巷尾議論中國人的基本觀念。其結論是唯有「我是白」才是這一國家的真正主人。中國人是不受歡迎的來客,今天又何嘗不是這樣。美國人為中國某些文化著迷,如文字、京戲、國畫等,然而這並不代表西方人甘拜下風,視中國文化為至上至佳。相反,卻極力要中國人學習美國文化、習俗,更重要的是政體。如今美國人的結論是:中國不會學美國政治制度,不可能將華府政體搬到北京去。

一般美國人心目中的中國是個非常獨特的國家,這一看法,很自然地就搬到他們對華裔的看法上。美國人可能較易與日裔融合,對華裔卻多了一層疏離感。華裔對美國社會上反華聲音多有無力感,第一代華裔更是如此。他們或不自覺地可能會感到能好好睡一覺,作一個「美國夢」怎麼會這麼難。◆

社論

七七抗戰75週年

國際視窗

中國與世界

「港區國安法」與台灣事情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編後

送別《海峽評論》創辦人王曉波

王曉波著作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