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曉波老師今天凌晨兩點離開了,享壽77歲。
雖然不曾正式受教於老師,但我始終感念老師的教導與愛護,對老師執弟子禮。
老師好酒,又總是喝烈酒。
勸他要稍稍節制,要多多保重,咱們要等著看兩岸統一啊!
老師聽了,就呵呵一笑,說,來,乾一杯。
老師中風之後,家人保護他,把他照顧得很好。
我們一直聽聞他恢復意識,逐漸復原,可以閱讀。
一直想著,什麼時候他身體可以恢復,大夥兒再歡笑共聚。
沒想到,這樣的願望,終究成空。
今天傳來,曉波老師走了。
2
他為了和平統一,奮鬥了40年,生前卻來不及看到兩岸統一。
家屬遵照老師的遺言,不設靈堂,不辦公祭,骨灰灑在台灣海峽。
早上,起了大風,呼呼的吹著。
老師啊!
一路好走!
家祭勿忘告乃翁。若我得能見到中國統一,當到海峽舉杯灑酒奠祭,與老師大醉一場,告慰老師。
3
曉波老師生前自述:「作一個太平盛世的中國人,是近代一代代中國人多麼卑微而緲不可及的願望啊!」
老師一家,就是一部中國近代的苦難史。
他早年經歷台大哲學系事件。
而他的母親,因為是共產黨,年輕時被國民黨槍斃,所以他很小就失去母親。
直到1991年,他以政治受難者家屬的身份,發表《我的母親章麗曼》,社會才第一次知道,他自幼母親就被國民黨槍斃。
老師的家族,一生,為了中國,付出了多少代價。
但他只說,就因為有千千萬萬的王家,所以,中國才能脫胎換骨!
4
可以想見,他胸懷的波瀾壯闊,怎樣讓他在自幼失怙的苦痛裡,艱苦卓絕的奮鬥中,不改初心。
他的痴心與樂觀,又如何始終支撐他一路前行。
老師雖來不及見到統一,卻見證了中國的逐漸強大,這也是他老懷彌慰的事。
5
一閉上眼,彷彿就看見老師端著酒杯,對我勸慰說:「智賢啊!不要擔心!你看日據50年,皇民化多厲害!
但一光復,不就一夜之間煙消雲散了嗎?哈哈哈!」
我心裡憂慮,但不忍心跟老師爭辯。
只好笑著陪老師,乾了一杯,同消萬古之愁。
6
老師是著學有成的哲學大學者,卻更是一生支持統一,望國家興盛的愛國志士。
他竭盡全力,發掘,維護台灣在日據下的抗日史實,不容青史盡成灰。
這在媚日的台灣,是多麼的不合時宜!
2009年開始,他開始致力於課綱微調。
也不過是把已經台獨化嚴重的教科書,稍稍撥亂反正於1/100而已。
例如,把「日治」台灣改回成「日據」。在慰安婦前,加上「被迫」兩個字。
這極微量的更動,都遭致台獨的鎖定,羞辱和打擊。
最後,馬英九無法堅持到底,教科書終究回歸台獨。
台獨為了幫日本洗白,始終堅持慰安婦是自願的。
所以,連在教科書都動手腳。
老師對於在歷史上,還給最悲慘,卑微的慰安婦一點點公道,卻從不妥協,絕不退讓。
當時台灣媒體,除了我和極少數人全力支持老師以外,不是對他冷嘲熱諷,羞辱霸凌,就是冷落他。
但看老師,橫眉冷對千夫指,始終堅持,要讓世世代代,知道慰安婦的悲慘,捍衛台灣女兒的尊嚴。
7
早上至今,我還在震央之中。
恍惚之間,難以成文。
師母非常漂亮,有一次聚會,老師帶師母出席,我不識泰山,還以為老師竟然有小三,從此這件事,引為笑談。
師母,請保重啊!
老師一生豪邁慷慨,不管遇到什麼橫逆,都是個硬骨子的英雄。
對朋友,學生和晚輩,極盡照拂。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林則徐曾寫: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老師,這兩句,其實也就是您。
一生無愧了。
期待兩岸統一,海峽灑酒告慰您之日。
早上聽聞老師仙逝,憂傷恍惚之間,難以成文。
老師請原諒。
社論
七七抗戰75週年
國際視窗
中國與世界
「港區國安法」與台灣事情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編後
送別《海峽評論》創辦人王曉波
王曉波著作選